双相不锈钢管的制造方法、矫正方法、强度调整方法以及矫直机的操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26849A

    公开(公告)日:2010-01-13

    申请号:CN200880002300.6

    申请日:2008-01-15

    Inventor: 大迫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3/04 B21D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双相不锈钢管的制造方法、矫正方法、强度调整方法以及矫直机的操作方法。其中,在使用多级辊式管矫直机对双相不锈钢管进行矫直时,在不需要改善机械强度时将下述式(1)所定义的A值调整为在2.0%以下,在需要改善机械强度时将下述式(1)所定义的A值调整为大于2.0%且为3%以下。由此,调整双相不锈钢管的机械强度。A=(Di-Hi)/Di…(1)。其中,式(1)的各符号的意思如下所述。Di:矫直机的第i轧机进入侧的管的外径(mm)。Hi:矫直机的第i轧机的辊槽底部间隔(mm)。

    无缝管的制造方法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10536B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0780010651.7

    申请日:2007-03-14

    Inventor: 大迫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23/00 B21B17/14 B21B19/04 C21D1/18 C21D8/10 C21D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从穿孔轧制到热处理连续进行的节能效果明显的制管法,制造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质的无缝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造方法包括穿孔轧制工序、拉伸轧制工序、定径轧制工序、再加热工序、淬火工序及回火工序,使上述定径轧制工序在无缝管的温度为600℃以上且小于800℃的条件下结束,在上述再加热工序中,将400℃以上的无缝管装入再加热炉中,再加热到Ac3相变点以上且1000℃以下的温度。

    油井用无缝钢管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37394A

    公开(公告)日:2006-09-27

    申请号:CN200610067977.0

    申请日:2006-03-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02 C22C38/04 C22C38/22

    Abstract: 本发明的能够以可以实现节能的有效的机构进行制造的强度稳定性优异的油井用无缝钢管,含有C:0.14~0.35%、Si:0.05~1.0%、Mn:0.05~2.0%、Cr:0.05~1.5%、Mo:0.05~2.0%、Ti:0~0.05%、V:0~0.1%以及Al:0.010%以上,并且Al含有率,和根据Ti和V修正的N含有率的积的值为0.00001~0.00050,剩余部由Fe和杂质组成,杂质中的P为0.025%以下,S为0.01%以下。优选含有Ti、V、Nb或B而使淬火性和耐硫化物应力腐蚀裂纹性提高,另外,含有Ca、Mg或REM而进行夹杂物的形态改善,从而使耐硫化物应力腐蚀裂纹性提高。

    钢管冷却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90286A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780027472.4

    申请日:2007-05-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管冷却方法,其能在不降低钢管的制造效率的情况下有效地抑制对壁厚/外径为0.07以下的薄壁钢管进行淬火时发生的淬火弯曲,通过一边使水平配置的铜管(2)沿圆周方向进行旋转,一边向其内部喷射冷却水来使钢管2的内表面冷却,并且通过使平面状的冷却水(5a、5b)沿着钢管(2)的轴向从上方流过其外表面来使外表面冷却。使内表面的冷却比外表面的冷却早7秒以上开始实施。外表面的冷却是通过使平面状的冷却水(5a、5b)分别沿距钢管(2)的最上部大致等距离的2个位置(4a、4b)流下来进行的,使沿钢管(2)的旋转方向上游侧的位置流下的冷却水(5a)的流量大于沿旋转方向下游侧的位置流下的冷却水(5b)的流量。

    具有优异抗氢致开裂性的高强度无缝钢管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88726A

    公开(公告)日:2005-10-26

    申请号:CN03823580.3

    申请日:2003-09-26

    Abstract: 有优异抗氢致开裂性的高强度无缝钢管,由以下元素组成(以质量%计):C:0.03-0.11%、Si:0.05-0.5%、Mn:0.8-1.6%、P:0.025%或更少、S:0.003%或更少、Ti:0.002-0.017%、Al:0.001-0.10%、Cr:0.05-0.5%、Mo:0.02-0.3%、V:0.02-0.20%、Ca:0.0005-0.005%、N:0.008%或更少以及O(氧):0.004%或更少,余量为Fe和杂质,其特征也在于钢的微观结构为贝氏体和/或马氏体,铁素体沉析到晶界上以及屈服应力为483MPa或更高。此外,为确保钢的高强度,无缝钢管优选含(以质量%计)0.05-0.5%的Cu和0.05-0.5%的Ni中的至少一种。为生产上述钢管,需要限制轧制后的淬火起始温度、冷却速率及回火温度。通过这种配置,可提供具有483MPa或更高的屈服应力以及有优异抗氢致开裂性的无缝钢管,其适合用作管道。

    无缝管的制造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10536A

    公开(公告)日:2009-04-15

    申请号:CN200780010651.7

    申请日:2007-03-14

    Inventor: 大迫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23/00 B21B17/14 B21B19/04 C21D1/18 C21D8/10 C21D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从穿孔轧制到热处理连续进行的节能效果明显的制管法,制造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质的无缝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造方法包括穿孔轧制工序、拉伸轧制工序、定径轧制工序、再加热工序、淬火工序及回火工序,使上述定径轧制工序在无缝管的温度为600℃以上且小于800℃的条件下结束,在上述再加热工序中,将400℃以上的无缝管装入再加热炉中,再加热到Ac3相变点以上且1000℃以下的温度。

    具有优异抗氢致开裂性的高强度无缝钢管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20758C

    公开(公告)日:2008-09-24

    申请号:CN03823580.3

    申请日:2003-09-26

    Abstract: 有优异抗氢致开裂性的高强度无缝钢管,由以下元素组成(以质量%计):C:0.03-0.11%、Si:0.05-0.5%、Mn:0.8-1.6%、P:0.025%或更少、S:0.003%或更少、Ti:0.002-0.017%、Al:0.001-0.10%、Cr:0.05-0.5%、Mo:0.02-0.3%、V:0.02-0.20%、Ca:0.0005-0.005%、N:0.008%或更少以及O(氧):0.004%或更少,余量为Fe和杂质,其特征也在于钢的微观结构为贝氏体和/或马氏体,铁素体沉析到晶界上以及屈服应力为483MPa或更高。此外,为确保钢的高强度,无缝钢管优选含(以质量%计)0.05-0.5%的Cu和0.05-0.5%的Ni中的至少一种。为生产上述钢管,需要限制轧制后的淬火起始温度、冷却速率及回火温度。通过这种配置,可提供具有483MPa或更高的屈服应力以及有优异抗氢致开裂性的无缝钢管,其适合用作管道。

    油井用无缝钢管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12222C

    公开(公告)日:2008-08-20

    申请号:CN200610067977.0

    申请日:2006-03-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02 C22C38/04 C22C38/22

    Abstract: 本发明的能够以可以实现节能的有效的机构进行制造的强度稳定性优异的油井用无缝钢管,含有C:0.14~0.35%、Si:0.05~1.0%、Mn:0.05~2.0%、Cr:0.05~1.5%、Mo:0.05~2.0%、Ti:0~0.05%、V:0~0.1%以及Al:0.010%以上,并且Al含有率,和根据Ti和V修正的N含有率的积的值为0.00001~0.00050,剩余部由Fe和杂质组成,杂质中的P为0.025%以下,S为0.01%以下。优选含有Ti、V、Nb或B而使淬火性和耐硫化物应力腐蚀裂纹性提高,另外,含有Ca、Mg或REM而进行夹杂物的形态改善,从而使耐硫化物应力腐蚀裂纹性提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