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597683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180071148.9
申请日:2011-10-14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3/22 , B60R16/0222 , H02G3/083 , H02G3/08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密封圈的密封性。密封圈具备密封圈主体和按压部件。密封圈主体由弹性材料形成,具备供线束插通的线束插通部和设于线束插通部的外周的凸缘状部。按压部件构成为能够在配置于凸缘状部的背部的状态下安装于安装板,在安装于安装板的状态下,将凸缘状部按压到安装板。在凸缘状部的与安装板相对的部分形成密封部,并且在凸缘状部的密封部的背部形成凹部。
-
公开(公告)号:CN108292834B
公开(公告)日:2020-03-13
申请号:CN201680070496.7
申请日:2016-12-02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电缆的保持结构,其具备:电缆(11),其形成为从护套(14)的端部导出电线(13A~13D);第1保持件(52A),其具备第1夹持部(60);第2保持件(52B),其具备第2夹持部(65),第2夹持部(65)在与第1夹持部(60)之间夹持电缆(11);橡胶栓(15),橡胶栓(15)具有在橡胶栓(15)外嵌于护套(14)的端部的状态下供电线(13A~13D)分别贯通的多个贯穿孔(22),并且橡胶栓(15)被第1保持件(52A)以及第2保持件(52B)保持;以及捆束部件(90),其卷绕于第1夹持部(60)和第2夹持部(65)的外侧。
-
公开(公告)号:CN103597683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180071148.9
申请日:2011-10-14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3/22 , B60R16/0222 , H02G3/083 , H02G3/08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密封圈的密封性。密封圈具备密封圈主体和按压部件。密封圈主体由弹性材料形成,具备供线束插通的线束插通部和设于线束插通部的外周的凸缘状部。按压部件构成为能够在配置于凸缘状部的背部的状态下安装于安装板,在安装于安装板的状态下,将凸缘状部按压到安装板。在凸缘状部的与安装板相对的部分形成密封部,并且在凸缘状部的密封部的背部形成凹部。
-
公开(公告)号:CN108292834A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680070496.7
申请日:2016-12-02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电缆的保持结构,其具备:电缆(11),其形成为从护套(14)的端部导出电线(13A~13D);第1保持件(52A),其具备第1夹持部(60);第2保持件(52B),其具备第2夹持部(65),第2夹持部(65)在与第1夹持部(60)之间夹持电缆(11);橡胶栓(15),橡胶栓(15)具有在橡胶栓(15)外嵌于护套(14)的端部的状态下供电线(13A~13D)分别贯通的多个贯穿孔(22),并且橡胶栓(15)被第1保持件(52A)以及第2保持件(52B)保持;以及捆束部件(90),其卷绕于第1夹持部(60)和第2夹持部(65)的外侧。
-
公开(公告)号:CN101632208B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0880006341.2
申请日:2008-02-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6/0215
Abstract: 将多个缆线捆扎而成的束线(32)的固定器(40),具有保持束线(32)的保持部(42)和从该保持部突出的两个突起部(44)。突起部(44)包含有伸出形成的伸出部(46)。由于在突出部(44)中的从保持部(42)的基座面(48)至伸出部(46)的长度不同,所以,各个伸出部(46)插入贯通孔(56)的时刻错开,可以减小突起部(44)的插入负荷。从而,可以改进将束线(32)固定到托架(54)上的作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632208A
公开(公告)日:2010-01-20
申请号:CN200880006341.2
申请日:2008-02-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6/0215
Abstract: 将多个缆线捆扎而成的束线(32)的固定器(40),具有保持束线(32)的保持部(42)和从该保持部突出的两个突起部(44)。突起部(44)包含有伸出形成的伸出部(46)。由于在突出部(44)中的从保持部(42)的基座面(48)至伸出部(46)的长度不同,所以,各个伸出部(46)插入贯通孔(56)的时刻错开,可以减小突起部(44)的插入负荷。从而,可以改进将束线(32)固定到托架(54)上的作业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