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501871B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0780004134.9
申请日:2007-01-31
Applicant: 京瓷株式会社
IPC: H01L3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224/48091 , H01L2224/48227 , H01L2224/48465 , H01L2924/00014 , H01L292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和发光组件,即使在使用出射光的波长短的发光元件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由发光元件射出的光而导致的劣化,经长期使用也难以产生发光亮度等的劣化。发光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容器(20),其由透光性的无机材料构成,并具有凹状开口部;发光元件(1),其经由玻璃接合材料(4)收容在容器(20)的凹状开口部内,并在基板(10)上形成有第一导电型层(11)、发光层(12)以及第二导电型层(13);以及盖(21),其由透光性的无机材料构成,并闭塞容器的凹状开口部。所述容器(20)和盖(21)由石英玻璃、含有硼酸和硅酸的光学玻璃、水晶、蓝宝石或萤石等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1507006A
公开(公告)日:2009-08-12
申请号:CN200780031804.6
申请日:2007-08-30
Applicant: 京瓷株式会社
IPC: H01L3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3/58 , H01L33/507 , H01L33/54 , H01L2224/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其具有:基体(11);在基体(11)上安装的发光元件(12);和在发光元件(12)的上方设置的发光部件(13)。还具有与发光元件(12)的侧面(12s)接触的由透光性材料形成的光学部件(14)。光学部件(14)具有:设置有发光元件(12)的开口(14p),和与发光部件(13)对置的平坦形状的上表面(14u)。由此减低发光装置中的发光分布的偏差。
-
公开(公告)号:CN101501871A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780004134.9
申请日:2007-01-31
Applicant: 京瓷株式会社
IPC: H01L3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224/48091 , H01L2224/48227 , H01L2224/48465 , H01L2924/00014 , H01L292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和发光组件,即使在使用出射光的波长短的发光元件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由发光元件射出的光而导致的劣化,经长期使用也难以产生发光亮度等的劣化。发光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容器(20),其由透光性的无机材料构成,并具有凹状开口部;发光元件(1),其经由玻璃接合材料(4)收容在容器(20)的凹状开口部内,并在基板(10)上形成有第一导电型层(11)、发光层(12)以及第二导电型层(13);以及盖(21),其由透光性的无机材料构成,并闭塞容器的凹状开口部。所述容器(20)和盖(21)由石英玻璃、含有硼酸和硅酸的光学玻璃、水晶、蓝宝石或萤石等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0392877C
公开(公告)日:2008-06-04
申请号:CN200410090071.1
申请日:2004-11-01
Applicant: 京瓷株式会社
IPC: H01L3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3/00 , H01L33/483 , H01L33/504 , H01L2224/13 , H01L2224/45144 , H01L2224/48091 , H01L2224/73265 , H01L2924/00014 , H01L2924/00
Abstract: 本发明的发光装置(41)具备陶瓷构成的基体(42)、框体(43)、发光元件(44)、配线导体和透光性部件(45)。基体(42)在上面形成发光元件(44)的安放部(42a)。框体(43)以围绕安放部(42a)的方式接合在该基体(42)的上面外周部上,同时将内周面作为反射面。配线导体,一端形成于基体(42)的上面上并与发光元件(44)的电极电连接,同时另一端导出至基体(42)的侧面或下面。透光性部件(45)设置为在框体(43)的内侧覆盖发光元件(44),且含有将发光元件(44)发光的光进行波长变换的荧光体。基体(42)的所述陶瓷所含的晶粒的平均粒径为1~5μm。
-
公开(公告)号:CN101147270B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680009702.X
申请日:2006-03-23
Applicant: 京瓷株式会社
IPC: H01L3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3/60 , H01L33/62 , H01L2224/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抑制由于基体与反射部件的热膨胀系数差等引起的发光装置的配光分布变动的发光元件收纳用封装。其中包括:在上表面具有发光元件(4)的搭载部(1a)的基体(1);框状的第1反射部件(2),其以包围搭载部(1a)的方式设置在基体(1)的上表面,且内周面作为第1光反射面(2a);和框状的第2反射部件(3),其以包围第1反射部件(2)的方式相对于第1反射部件(2)的外周面(2b)隔着间隙(7)设置在基体(1)的上表面,并且在第1反射部件(2)的上端的上方设置有第2光反射面(2b)。可减小反射部件(2、3)与基体(1)之间产生的应力。
-
公开(公告)号:CN1612369A
公开(公告)日:2005-05-04
申请号:CN200410090071.1
申请日:2004-11-01
Applicant: 京瓷株式会社
IPC: H01L3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3/00 , H01L33/483 , H01L33/504 , H01L2224/13 , H01L2224/45144 , H01L2224/48091 , H01L2224/73265 , H01L2924/00014 , H01L2924/00
Abstract: 本发明的发光装置(41)具备陶瓷构成的基体(42)、框体(43)、发光元件(44)、配线导体和透光性部件(45)。基体(42)在上面形成发光元件(44)的安放部(42a)。框体(43)以围绕安放部(42a)的方式接合在该基体(42)的上面外周部上,同时将内周面作为反射面。配线导体,一端形成于基体(42)的上面上并与发光元件(44)的电极电连接,同时另一端导出至基体(42)的侧面或下面。透光性部件(45)设置为在框体(43)的内侧覆盖发光元件(44),且含有将发光元件(44)发光的光进行波长变换的荧光体。基体(42)的所述陶瓷所含的晶粒的平均粒径为1~5μm。
-
公开(公告)号:CN101507006B
公开(公告)日:2011-08-24
申请号:CN200780031804.6
申请日:2007-08-30
Applicant: 京瓷株式会社
IPC: H01L3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3/58 , H01L33/507 , H01L33/54 , H01L2224/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其具有:基体(11);在基体(11)上安装的发光元件(12);和在发光元件(12)的上方设置的发光部件(13)。还具有与发光元件(12)的侧面(12s)接触的由透光性材料形成的光学部件(14)。光学部件(14)具有:设置有发光元件(12)的开口(14p),和与发光部件(13)对置的平坦形状的上表面(14u)。由此减低发光装置中的发光分布的偏差。
-
公开(公告)号:CN101147270A
公开(公告)日:2008-03-19
申请号:CN200680009702.X
申请日:2006-03-23
Applicant: 京瓷株式会社
IPC: H01L3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3/60 , H01L33/62 , H01L2224/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抑制由于基体与反射部件的热膨胀系数差等引起的发光装置的配光分布变动的发光元件收纳用封装。其中包括:在上表面具有发光元件(4)的搭载部(1a)的基体(1);框状的第1反射部件(2),其以包围搭载部(1a)的方式设置在基体(1)的上表面,且内周面作为第1光反射面(2a);和框状的第2反射部件(3),其以包围第1反射部件(2)的方式相对于第1反射部件(2)的外周面(2b)隔着间隙(7)设置在基体(1)的上表面,并且在第1反射部件(2)的上端的上方设置有第2光反射面(2b)。可减小反射部件(2、3)与基体(1)之间产生的应力。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