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10102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211288143.8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 济南黄河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济南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济南城建动能转换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4B28/00 , C04B28/12 , C04B38/00 , E01D19/12 , G01N29/04 , G01N33/44 , C04B111/40 , C04B111/52 , E01D10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多孔吸声/超弹减振耦合降噪型聚氨酯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是以混合矿料、混合橡胶颗粒和湿固化型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剂为主要原料在最佳制备工艺参数下制得所述的降噪型聚氨酯混合料,主要原料中,由目标空隙率和目标橡胶颗粒掺量的要求,经配合比试验确定混合矿料的级配和湿固化型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剂的用量;最佳制备工艺参数是指: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确定的矿料拌和温度、矿料拌和时间、混合料容留时间和混合料击实次数;本发明通过设计多孔吸声/超弹减振耦合降噪型聚氨酯混合料的材料配方,并结合最佳的制备工艺参数,使混合料的多
-
公开(公告)号:CN115710102A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211288143.8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 济南黄河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济南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济南城建动能转换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4B28/00 , C04B28/12 , C04B38/00 , E01D19/12 , G01N29/04 , G01N33/44 , C04B111/40 , C04B111/52 , E01D10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多孔吸声/超弹减振耦合降噪型聚氨酯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是以混合矿料、混合橡胶颗粒和湿固化型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剂为主要原料在最佳制备工艺参数下制得所述的降噪型聚氨酯混合料,主要原料中,由目标空隙率和目标橡胶颗粒掺量的要求,经配合比试验确定混合矿料的级配和湿固化型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剂的用量;最佳制备工艺参数是指: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确定的矿料拌和温度、矿料拌和时间、混合料容留时间和混合料击实次数;本发明通过设计多孔吸声/超弹减振耦合降噪型聚氨酯混合料的材料配方,并结合最佳的制备工艺参数,使混合料的多孔吸声/超弹减振的性能达到最优。
-
公开(公告)号:CN112921737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0117377.5
申请日:2021-01-28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IPC: E01C7/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氨酯多孔混合料铺装压实及通车时间节点的控制方法,属于道路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控制方法简单,计算的结果准确率高,可以保证聚氨酯多孔混合料在铺装至初压、复压、终压和通车时的压实度及使用性能,填补了聚氨酯多孔混合料铺装压实及通车时间节点控制方法的空白,对聚氨酯多孔混合料面层施工有指导意义。实施例的结果显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方法可以准确得到聚氨酯多孔混合料铺装初压、复压、终压和通车等各时间节点对应的施工时刻。
-
公开(公告)号:CN112942008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13437.6
申请日:2021-01-27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橡胶颗粒掺量聚氨酯混合料用胶量的确定方法,方法包括:1)采用纯石料级配制备聚氨酯混合料,测试所述聚氨酯混合料的用胶量;2)根据所述聚氨酯混合料的各档集料对应的表面积系数,计算所述各档集料的吸油量占比;3)测试橡胶颗粒吸收聚氨酯胶黏剂的饱和时间、相同粒径橡胶颗粒和石料的吸油量,计算等体积橡胶颗粒与石料吸油比的比例关系;4)根据橡胶颗粒替换相应粒径的石料,结合所述吸油比,计算所述高橡胶颗粒掺量聚氨酯混合料的用胶量。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用于确定橡胶颗粒掺量超过20%的聚氨酯混合料的用胶量,能使高橡胶颗粒聚氨酯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达到最优。
-
公开(公告)号:CN117552283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676057.9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IPC: E01C7/30 , E01C7/08 , G16C60/00 , G06F30/20 , G06T7/136 , G06T5/70 , G06T5/73 , G06T7/62 , G06T7/00 , G01N33/42 , G01N21/84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路面混合料的“弹性‑骨架‑空隙”结构,属于路面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超弹多孔混合料特殊的材料组成,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弹性‑骨架‑空隙”结构形式,该结构是促使超弹多孔路面兼具降噪排水、自应力除冰等复合功能的根本原因。同时,结合宏观物理力学试验、细观离散元模拟以及数字图像处理等方法,基于混合料的单轴压缩动态模量、空隙率、橡胶颗粒与粗集料接触个数、混合料内部力链结构组成形式及接触力等指标,提出了一种“弹性‑骨架‑空隙”结构的判别方法,用于判定混合料的骨架组成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7467397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187544.9
申请日:2023-09-14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IPC: C09J175/08 , C09J11/04 , C09J11/06 , C09J11/08 , C08G18/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氨酯胶粘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溶剂长固化时间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聚醚多元醇60~65%,异氰酸酯25~35%,无机填料5~10%,抗氧剂0.5~1.0%,紫外线吸收剂0.5~1.0%,负催化剂0.5~1.0%。本发明提供的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延缓固化速率,延长表干时间至2h以上,同时无溶剂引入,更环保安全,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工艺简单易操作。使用该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制备聚氨酯多孔混合料时,提高了聚氨酯混合料的施工开放时间、劈裂强度高、低温性能好,使聚氨酯胶粘剂的运用突破运输距离限制,适于大规模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6903341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669603.X
申请日:2023-06-07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IPC: C04B28/14 , C04B38/00 , C04B111/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道路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护坡用低碱水泥基多孔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植物护坡用低碱水泥基多孔胶凝材料包含以下原料:粗集料、水泥、建筑石膏、硅灰、增强剂、过磷酸钙、尿素、柠檬酸、减水剂和水。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植物护坡用低碱水泥基多孔胶凝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植物护坡用低碱水泥基多孔胶凝材料的孔隙率在25%至35%之间,抗压强度达10MPa以上,孔隙碱度在9以下,能使植物根系扎入多孔胶凝材料内部并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能够实现与坡面的良好粘结,用于公路、水利等工程边坡防护,起到保持水土、加固坡面、绿化环境、修复生态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338107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719832.9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IPC: E01C7/32 , C04B26/16 , C04B38/00 , C04B111/52 , C04B111/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增强型复合功能路面结构及其铺设方法,路面结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混合料上面层、第一聚氨酯粘结层、混合料中面层、第二聚氨酯粘结层、混合料下面层;混合料上面层为抗飞散型聚氨酯多孔弹性混合料上面层PERS‑13;第一聚氨酯粘结层为慢反应型双组份聚氨酯粘结层;混合料中面层为聚氨酯多孔弹性混合料中面层PERS‑20;第二聚氨酯粘结层为慢反应型双组份聚氨酯应力吸收层;混合料下面层为聚氨酯多孔弹性混合料下面层PERS‑25。本发明提供的路面结构具备较强的排水、除冰、降噪等复合功能,能够有效预防多孔弹性混合料面层脱粘的问题,延长了路面结构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9612912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1265245.1
申请日:2018-10-29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浇注式沥青超热老化后性能指标快速预测方法,该方法通过最小二乘法建立凝胶渗透色谱数据与常规性能指标数据的线型标准曲线;通过将测试样的GPC试验数据,代入标准曲线后,快速计算得到老化后浇注式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复数模量、劲度模量等指标,对于浇注式沥青来讲,各常规指标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均在0.9以上,相比红外光谱法能够同时给出更多性能指标的预测值,并提供更高的测试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265075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0842112.X
申请日:2018-07-27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26/26 , C04B20/023 , C04B2111/0075 , C04B2111/27 , C04B14/02 , C04B14/062 , C04B14/305 , C04B20/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水损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以重量份计其组成包括:改性沥青4-7份、硅烷偶联剂水解溶液1-2份、石料93-96份。所述改性沥青以重量份计其组成为:基质沥青94-97份,硅烷表面改性SiO22-4份和硅烷表面改性TiO21-2份,利用高速剪切法制得。其制备方法是首先将石料用硅烷偶联剂水解溶液进行表面改性,然后与改性沥青混合,该方法制备的改性沥青混合料其高、低温性能、水稳定性能均得到不同程度增强,同时,还具有一定的降解汽车尾气的效果;并且本发明选用的改性剂制备方便,原材料成本低,得到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每吨成本仅比常规基质沥青混合料高约10%,极具性价比优势,体现出良好的市场推广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