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0005509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411333001.8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C09D183/04 , C09D7/61 , C09D7/62 , C09D163/00 , C09D111/00 , C09D7/65 , C09K3/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超疏水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疏水复合防冰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超疏水防冰涂层,包括复合超疏水聚合物基底及其嵌合在其表面的防冰颗粒;所述复合超疏水聚合物基底表面具有凹‑脊结构,所述防冰颗粒嵌合在凹结构内部表面。通过在复合超疏水聚合物基底上形成有防冰颗粒嵌埋的凹‑脊结构,显著提升了涂层的整体性能。嵌埋在凹陷结构中的超疏水颗粒增强了表面的疏水性,减少了水分在表面的附着,进而有效降低了冰的形成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84512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792014.1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变压器绕组轴向位移故障诊断方法及相关设备,通过对未发生绕组故障变压器的第一幅频特性曲线进行特征提取获得第一波形特征参考值,及对发生绕组故障变压器的第二幅频特性曲线进行特征提取获得第二波形特征参考值,通过对比第一波形特征参考值与第二波形特征参考值来诊断绕组故障的方法,无需进行人为的判断,具有对绕组故障快速、高效、准确诊断等优点,进而提高了变压器绕组故障诊断的准确率,可以更大程度上保障变压器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82650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928571.5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瓦级输入功率的5.8GHz微波整流电路,包括:SMA‑KHD输入插座,用于接收5.8GHz微波能量;隔直电容,用于隔离整流5.8GHz微波能量后输入到顶层微带线;顶层微带线,用于对5.8GHz微波能量进行阻抗匹配和谐波抑制;整流二极管,用于对5.8GHz微波能量进行整流;滤波电感,用于滤除整流后的直流波形的高频波后为负载供电。本发明通过SMA‑KHD输入插座接收5.8GHz微波能量,经过隔直电容、顶层微带线、整流二极管和滤波电感的处理,最终将微波能量高效地转换为直流电能供给负载使用,确保整个电路具有较高的整流效率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217283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011083175.5
申请日:2020-10-12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力设备状态在线监测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汇总平台,以及与所述数据采集汇总平台依次连接的数据综合处理平台、数据分析、部署及应用平台和设备状态告警平台。该系统采用物联终端、数据采集、智能感知、标准协议转换、信息融合、智能诊断、监测预警等技术和手段,实现变电站内物联网终端数据集成和数据分析。采用信息交互、数据共享、数据分析、标准化接口等方式,实现与其它外部系统的信息交互。采用分层、分级、定制化的信息采集手段,实现物联网终端数据采集、标准协议转换、数据分析等功能。通过本系统能快速实现站内物联网终端数据采集及分析,以及设备状态感知与监测、设备状态评价和设备状态异常预警等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575951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629879.1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T5/73 , G06T5/50 , G06T5/60 , G06N3/0464 , G06N3/045 , G06N3/0475 , G06N3/09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力图像的雨纹去除方法,该方法包括:采集电力系统中的实际巡检图像,获取电力图像;根据特征聚合模块FAM、连续残余通道注意模块RCA和融合模块构建去雨网络模型;利用所述电力图像获取若干个特征,并确定目标函数L;根据所述目标函数L对去雨网络模型进行优化;根据优化后的去雨网络模型确定电力图像去除雨纹后的图像;本发明基于构建去雨网络模型并对其进行优化,最后使用优化后的去雨网络模型对无人机巡检采集的有雨巡检图像进行恢复,进而提高后期目标识别和检测等任务的执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35376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575332.8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4B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射频收发装置,包括发射组件以及接收组件,接收组件与发射组件对应;发射组件包括发射件以及第一聚集件,第一聚集件间隔设置在发射件的一侧,发射件用于发射信号,聚集件用于将发射件发射的信号聚集并发射;接收组件包括接收件以及第二聚集件,第二聚集件与第一聚集件相对设置,接收件间隔设置在第二聚集件远离第一聚集件的一侧,接收件用于接收由发射件发射并经过第一聚集件和第二聚集件的信号。在发射件与接收件之间设置第一聚集件和第二聚集件,能够在信号的传输过程中对信号进行聚集,能够有效的提高信号的传输效果,提高了信号的传输效率,即使在较长距离之间传输信号也能被有效大量的接收。
-
公开(公告)号:CN110334651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1910602558.X
申请日:2019-07-05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V20/13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9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迁移学习的变电站坐标校验方法,首先获取变电站卫星图像。从所述变电站卫星图像中筛选部分含有变电站的卫星图像,得到含变电站卫星图像,随机从所述变电站卫星图像中获取部分变电站的卫星图像,得到随机变电站卫星图像。根据含变电站卫星图像和随机变电站卫星图像创建训练集,之后在ImageNet数据集上获取预训练模型,将预训练模型上添加识别变电站所需的层后形成适用识别变电站的迁移学习模型,再通过训练集训练所述迁移学习模型得到可用于识别变电站图像的变电站识别模型,最后通过所述变电站识别模型判断变电站坐标的准确性。本申请的坐标校验方法能够有效筛选出小范围偏差的数据,显著提高变电站坐标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029690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245428.3
申请日:2022-10-12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20 , G06Q50/06 , G06F16/2458 , G06F16/29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维护方法及相关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输电线路所在目标区域的历史灾害数据,所述历史灾害数据包括地质灾害类型、所述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所述目标输电线路的GIS数据;基于所述历史灾害数据建立电网地质GIS数据库;根据所述电网地质GIS数据库确定所述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对所述目标输电线路的危险性关联程度;基于所述危险性关联程度和所述目标输电线路的自身易损性生成维护策略。采用所述历史灾害数据建立电网地质GIS数据库,结合所述目标输电线路的自身易损性,能够更准确地指导已建工程的差异化特巡特维和新建工程的路径选址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5655222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00823.7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输电塔倾斜监测装置的安装位置选取方法及相关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输电塔的基础信息;基于所述基础信息构建所述目标输电塔的仿真模型;为所述仿真模型设置预设工况,获取所述目标输电塔的塔顶倾斜率和备选位置的倾斜率,所述备选位置位于所述目标输电塔的主材和/或所述目标输电塔的横截面上;基于所述备选位置的倾斜率和所述塔顶倾斜率在所述备选位置中选取目标位置,基于所述目标位置设置检测装置,以完成输电塔倾斜监测。通过对输电塔倾斜监测装置的安装位置的选取,能够使得输电塔倾斜监测装置被安装在最能够反应输电塔状态的位置,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495825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230941.5
申请日:2022-10-08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破坏临界值的确定方法及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分析的输电杆塔的设计参数;利用所述设计参数建立待分析的输电杆塔的有限元模型;根据预设的破坏准则与杆件类型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有限元模型进行不均匀沉降作用下所述输电杆塔的受力分析,确定不同破坏准则的所述输电杆塔的破坏临界值。通过上述方式,不同的杆件类型有不同的破坏准则,可以更加合理的评估基础不均匀沉降作用下输电杆塔的破坏临界值,从而实现输电线路安全运营的要求,也为高压输电杆塔结构设计校核、线路运维监测提供重要的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