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分类模型训练方法、图像分类方法、设备和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496955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459133.6

    申请日:2022-11-1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图像分类模型训练方法、图像分类方法、设备和介质,通过将有标签样本输入至图像分类模型,得到监督损失;将无标签样本输入至图像分类模型,得到伪标签和半监督损失,无标签样本由无标签数据集进行不同程度的图像增强处理得到;根据无标签样本的伪标签的属性和对应的图像增强处理的程度,筛选相应无标签样本作为图像分类模型中预设分类的正样本、负样本和锚点,将正样本、负样本和锚点输入至损失函数进行计算,得到对比学习损失,负样本携带有不可靠伪标签;根据监督损失、半监督损失和对比学习损失,确定总损失,将总损失输入至图像分类模型进行反向传播以更新图像分类模型的参数,提升了模型的预测精度,加快了模型收敛速度。

    基于深度融合神经网络的稀疏视角CT成像方法和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4723842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569044.0

    申请日:2022-0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融合神经网络的稀疏视角CT成像方法和设备。该方法通过获取稀疏视角的投影测量数据来降低单次CT扫描照射剂量,并使用滤波反投影法得到初始CT图像;构建由初始CT图像编码器、投影测量数据编码器、深层特征融合模块、融合特征解码器和全局信息补充模块构成的深度融合神经网络,训练深度融合神经网络,在训练过程中使用模拟退火进行人工衰减,损失函数由平均绝对误差和结构相似性误差组合而成,最终获得高质量CT重建图像。本发明与其他计算量相当的CT重建方法如滤波反投影法相比,能够更有效地去除稀疏视角CT图像中的重建伪影,并能够显著提升经典的图像度量指标如均方根误差、峰值信噪比、结构相似性指标等。

    模型训练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599094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151576.6

    申请日:2025-02-11

    Abstract: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模型训练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将训练数据分别输入至教师模型、辅助模型和学生模型,所述教师模型是已训练的。教师模型对训练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并将提取的教师中间特征传递至所述辅助模型。所述辅助模型对所述训练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并将提取的辅助中间特征传递至所述学生模型;以及,基于第一损失函数训练所述辅助模型,所述第一损失函数包括所述辅助中间特征与所述教师中间特征之间的第一特征蒸馏损失。所述学生模型对所述训练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学生中间特征;以及,基于第二损失函数训练所述学生模型,所述第二损失函数包括所述学生中间特征与所述辅助中间特征之间的第二特征蒸馏损失。

    基于图像大模型微调策略的语义分割系统、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576404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410052104.0

    申请日:2024-0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大模型微调策略的语义分割系统、方法及装置,在微调过程中,冻结参数量占比最大的图像大模型特征提取模块,微调分支特征提取模块、特征交互模块以及预测模块。同时在分支特征提取模块中,使用多层卷积神经网络类模型,引入多尺度的卷积特征作为空间先验特征,利用卷积的平移不变性、参数共享性和保持空间相关性的特点,弥补了基于自注力机制的特征提取器缺少针对图像的归纳偏置的缺陷,实现较好的语义预测;同时设计特征交互模块,使得图像大模型的主干特征与含有空间先验信息的分支特征充分交互,在不更新主干特征提取器参数的情况下,使得交互后的新特征更加适合下游任务的数据分布,提高模型的性能表现。

    一种人与智能交互的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74099B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171869.3

    申请日:2022-0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与智能交互的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与方法,根据神经网络类型选择数据集;调用数据集对深度学习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完成深度学习网络模型的量化;对量化后的深度学习网络模型进行编译;并将编译后的深度学习网络模型传输至边缘端计算机辅助诊断设备;边缘端计算机辅助诊断设备接收待诊断图像,结合用户在待诊断图像标记的可疑病灶,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待诊断图像输入至编译后的深度学习网络模型中进行处理,得到图像处理结果;本发明在计算机辅助系统中以人工标注的方式引入反馈机制,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可以确定可疑病灶区域的长轴和短轴,进而确定包含病灶区域的最小矩形作为感兴趣区域,降低了数据处理量。

    一种人与智能交互的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74099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1171869.3

    申请日:2022-0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与智能交互的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与方法,根据神经网络类型选择数据集;调用数据集对深度学习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完成深度学习网络模型的量化;对量化后的深度学习网络模型进行编译;并将编译后的深度学习网络模型传输至边缘端计算机辅助诊断设备;边缘端计算机辅助诊断设备接收待诊断图像,结合用户在待诊断图像标记的可疑病灶,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待诊断图像输入至编译后的深度学习网络模型中进行处理,得到图像处理结果;本发明在计算机辅助系统中以人工标注的方式引入反馈机制,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可以确定可疑病灶区域的长轴和短轴,进而确定包含病灶区域的最小矩形作为感兴趣区域,降低了数据处理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