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646930A
公开(公告)日:2010-02-10
申请号:CN200880010495.9
申请日:2008-03-2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株式会社明和先进技术
IPC: G01J5/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J5/0003 , G01J1/0455 , G01J2005/0077 , G01J2005/008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温度测定装置及温度测定方法,提取铸造用模具(1)的热图像(10)中的特征点(41、42、43),以使这些特征点与预先拍摄到的基准热图像(30)中设定的基准特征点(61、62、63)重合的方式对热图像(10)实施规定的几何变换处理,生成校正热图像(20),以使校正热图像(20)中的校正特征点(51、52、53)与相对应的基准特征点(61、62、63)重合的方式将校正热图像(20)和基准热图像(30)重叠,由此生成差图像(40)。据此,即使在多个热图像之间拍摄视场错位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生成可靠性高的差图像。
-
公开(公告)号:CN108290214B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1680068177.2
申请日:2016-11-1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株式会社MEC国际 , 株式会社明和先进技术 , 株式会社尼康
Abstract: 在对形成于模具内部的冷却通路压送制冷剂的方式的铸造装置中,使得不用对以往的装置施加大的变革,就能够以短的时间可靠地检测模具内的制冷剂的泄漏。铸造装置(1)具备:压送装置(5),对形成于模具(2)的内部的冷却通路(4)压送制冷剂;和脱模剂涂敷装置(10),对模具涂敷脱模剂。铸造装置(1)还具备对制冷剂混入荧光剂的单元(荧光剂罐(8))、对混入了荧光剂的制冷剂被压送来的状态下的模具(2)的成形面(3)照射黑光的单元(4)以及拍摄成形面(3)的拍摄装置(14)。所述拍摄装置(14)一体组装于脱模剂涂敷装置(10)。
-
公开(公告)号:CN101652644B
公开(公告)日:2011-10-12
申请号:CN200880010794.2
申请日:2008-03-2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株式会社明和先进技术
IPC: G01J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J5/0003 , G01J5/004 , G01J5/0044 , G01J5/02 , G01J5/026 , G01J5/04 , G01J5/043 , G01J5/08 , G01J5/0803 , G01J5/0846 , G01J5/0859 , G01J5/12 , G01J5/522 , G01J2005/0077 , G01J2005/0081
Abstract: 对应用于热成像法的红外辐射温度计,能够检测该红外辐射温度计的计测异常,并推断计测异常原因,如对物透镜的污染及红外辐射温度计机构部故障等。本发明具有:模拟透镜(21),在红外辐射温度计(10)的对物透镜(11)周围,以比对物透镜(11)更容易污染的位置及姿态被配置;激光位移计(22),每隔规定时间或在规定时刻向摸拟透镜(21)投射光线,并接收由模拟透镜(21)反射的光,对该受光量进行测定;判断单元(50),根据由激光位移计(22)测定的受光量计算投射光的衰减率,并根据算出的衰减率推断模拟透镜(21)的污染程度,根据模拟透镜(21)污染程度判断是否发出对物透镜污染的警告,并判断红外辐射温度计(10)的测定异常。
-
公开(公告)号:CN108290214A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680068177.2
申请日:2016-11-1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株式会社MEC国际 , 株式会社明和先进技术 , 株式会社尼康
Abstract: 在对形成于模具内部的冷却通路压送制冷剂的方式的铸造装置中,使得不用对以往的装置施加大的变革,就能够以短的时间可靠地检测模具内的制冷剂的泄漏。铸造装置(1)具备:压送装置(5),对形成于模具(2)的内部的冷却通路(4)压送制冷剂;和脱模剂涂敷装置(10),对模具涂敷脱模剂。铸造装置(1)还具备对制冷剂混入荧光剂的单元(荧光剂罐(8))、对混入了荧光剂的制冷剂被压送来的状态下的模具(2)的成形面(3)照射黑光的单元(4)以及拍摄成形面(3)的拍摄装置(14)。所述拍摄装置(14)一体组装于脱模剂涂敷装置(10)。
-
公开(公告)号:CN101646930B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申请号:CN200880010495.9
申请日:2008-03-2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株式会社明和先进技术
IPC: G01J5/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J5/0003 , G01J1/0455 , G01J2005/0077 , G01J2005/008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温度测定装置及温度测定方法,提取铸造用模具(1)的热图像(10)中的特征点(41、42、43),以使这些特征点与预先拍摄到的基准热图像(30)中设定的基准特征点(61、62、63)重合的方式对热图像(10)实施规定的几何变换处理,生成校正热图像(20),以使校正热图像(20)中的校正特征点(51、52、53)与相对应的基准特征点(61、62、63)重合的方式将校正热图像(20)和基准热图像(30)重叠,由此生成差图像(40)。据此,即使在多个热图像之间拍摄视场错位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生成可靠性高的差图像。
-
公开(公告)号:CN101652644A
公开(公告)日:2010-02-17
申请号:CN200880010794.2
申请日:2008-03-2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株式会社明和先进技术
IPC: G01J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J5/0003 , G01J5/004 , G01J5/0044 , G01J5/02 , G01J5/026 , G01J5/04 , G01J5/043 , G01J5/08 , G01J5/0803 , G01J5/0846 , G01J5/0859 , G01J5/12 , G01J5/522 , G01J2005/0077 , G01J2005/0081
Abstract: 对应用于热成像法的红外辐射温度计,能够检测该红外辐射温度计的计测异常,并推断计测异常原因,如对物透镜的污染及红外辐射温度计机构部故障等。本发明具有:模拟透镜(21),在红外辐射温度计(10)的对物透镜(11)周围,以比对物透镜(11)更容易污染的位置及姿态被配置;激光位移计(22),每隔规定时间或在规定时刻向摸拟透镜(21)投射光线,并接收由模拟透镜(21)反射的光,对该受光量进行测定;判断单元(50),根据由激光位移计(22)测定的受光量计算投射光的衰减率,并根据算出的衰减率推断模拟透镜(21)的污染程度,根据模拟透镜(21)污染程度判断是否发出对物透镜污染的警告,并判断红外辐射温度计(10)的测定异常。
-
公开(公告)号:CN106132586B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580013230.4
申请日:2015-01-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青木科学研究所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株式会社MEC国际
Abstract: 本发明的油性脱模剂是包含石油系烃溶剂(a)和高温粘着剂(b)的脱模剂,在用于压铸及铸造的模具上涂布,尤其对300℃以上的高温模具也具有高粘着性及高润滑性,能够防止拉痕。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微粒子化和速度控制,以控制粘着量的方式对高温的模具涂布该本发明的油性脱模剂的方法、以及静电涂布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7774963B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710723654.0
申请日:2017-08-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散热器的制造方法,其不需要用于将基材升温的大量的热能而能够简易且高效地在基材的表面形成热辐射性被膜。对在基材(W)的表面形成热辐射性被膜的散热器进行制造的散热器的制造方法包含:第一步骤,向成型模具(10)的腔体(C)内注入熔融金属(Y)来铸造基材(W);以及第二步骤,在从铸造后打开了成型模具(10)的时刻至基材(W)经由铸造而保有的温度小于使热辐射性涂料成膜于基材(W)所需的温度亦即成膜温度的时刻为止的期间内,对基材(W)喷吹热辐射性涂料,或者使热辐射性涂料落到基材(W),由此进行涂覆。
-
公开(公告)号:CN103501936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280020348.6
申请日:2012-04-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8/80 , B82Y30/00 , B82Y40/00 , C01B32/15 , C21D1/68 , C21D1/72 , C21D1/74 , C21D7/06 , C23C8/24 , C23C8/26
Abstract: 提供了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方法,其包括向主要由铁构成的金属材料的表面施用稀硫酸,在施用稀硫酸后、在于所述金属材料的表面层中形成氮化层的氮化条件下、在CO、CO2和有机气体中的至少一种存在下在所述金属材料上进行热处理,以在所述金属材料的氮化层表面上形成碳膜,该碳膜包括碳纳米线圈、碳纳米管和碳纳米丝中的至少一种。
-
公开(公告)号:CN102245330A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0980144434.6
申请日:2009-10-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7/2209 , B22D17/2218 , B22D2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铸模具,并实现了一种流动性良好,并且熔融金属以恰当的速度凝固的压铸方法。通过使用当作用的压力增大时导热系数增大的表面处理层(24)来覆盖压铸模具(12)的型腔形成面(9b)的一部分,从而在将熔融金属向型腔(9)内填充完成之前,通过被表面处理层(24)所覆盖的型腔形成面(8b)而维持良好的流动性,并且在将熔融金属向型腔(9)内填充完成之后,通过被导热系数增大了的表面处理层(24)所覆盖的型腔形成面(8b)而对熔融金属进行冷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