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884594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10874924.8
申请日:2017-09-2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北条胜之
IPC: G01P3/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角速度测量装置以及相对角速度测量装置。角速度测量装置对被固定在旋转轴上的齿轮的角速度进行测量,并具备:磁传感器,其为一对,并被配置在与齿轮的齿面相对置的位置处,并且以非接触的方式对该齿面的形状进行检测;运算部,其被构成为,生成对一对磁传感器的各自的输出检测信号进行合成而得的波形,并将输出波形输出,且根据该输出波形而对齿轮的角速度进行计算,其中,一对磁传感器被配置为,在将齿轮的圆周方向的齿面形状中的一个周期设为一个齿距时,所述输出检测信号相对性地以{(n-1)+(1/6)}齿距的量而错开。
-
公开(公告)号:CN100564949C
公开(公告)日:2009-12-02
申请号:CN200680003563.X
申请日:2006-02-2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及其制造方法,该动力传递装置在加工时的变形能够被抑制。作为旋转部件的螺旋齿轮(10)具有从毂部(11)径向向外延伸的盘部(12),该盘部(12)设有作为通过激光加工形成的狭缝状孔部的通孔(122)。
-
公开(公告)号:CN103403941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180068487.1
申请日:2011-03-0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3627 , H01M10/0431 , H01M10/30 , H01M10/446 , H01M10/4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缩短二次电池是否良好的判定的时间。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包括第1步骤~第4步骤。在第1步骤中,将制造后的二次电池充电至第1电压。在第2步骤中,在放置二次电池之前,将比第1电压低的第2电压作为目标电压,进行定电流定电压模式下的放电或充电。在第3步骤中,在放置二次电池前后,测定二次电池的开路电压。在第4步骤中,基于放置二次电池前后的开路电压的差,进行二次电池是否良好的判定。
-
公开(公告)号:CN103403941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180068487.1
申请日:2011-03-0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3627 , H01M10/0431 , H01M10/30 , H01M10/446 , H01M10/4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缩短二次电池是否良好的判定的时间。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包括第1步骤~第4步骤。在第1步骤中,将制造后的二次电池充电至第1电压。在第2步骤中,在放置二次电池之前,将比第1电压低的第2电压作为目标电压,进行定电流定电压模式下的放电或充电。在第3步骤中,在放置二次电池前后,测定二次电池的开路电压。在第4步骤中,基于放置二次电池前后的开路电压的差,进行二次电池是否良好的判定。
-
公开(公告)号:CN103262327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080070734.7
申请日:2010-12-1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5 , H01M4/1391 , H01M10/056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 , H01M4/139 , H01M10/052 , H01M10/058 , H01M10/44 , Y02E60/122 , Y02P70/54 , Y02T10/7011 , Y10T29/49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负极的金属异物的集中析出被抑制,难以发生短路的锂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本制造方法包括:在将正极、隔板和负极相互组装,含浸非水电解质后,进行1分钟以内的充电,使得正极的最高到达电位相对于锂的氧化还原电位成为3.2V以上的工序;从所述充电的结束时起放置10分钟以内的工序;和在所述放置后,进行1分钟以内的放电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2308432A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1080002571.9
申请日:2010-04-2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北条胜之
IPC: H01M10/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8
Abstract: 本发明以提供电池的温度的测定精度提高的电池温度测定装置和电池温度测定方法、电池的制造方法为课题。因此,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涉及电池温度测定装置,测定电池的温度,具有: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热敏电阻;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导电性部件;以及基于上述热敏电阻的特性变化来测定上述电池的温度的温度计测部;使上述热敏电阻的上述第一电极与上述电池所具备的具有导电性的壳体接触,使上述热敏电阻的上述第二电极与上述温度计测部连接;使上述导电性部件的上述第一端部与上述壳体接触,使上述导电性部件的上述第二端部与上述温度计测部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2473972B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0980160144.0
申请日:2009-07-0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北条胜之
IPC: H01M10/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8 , G01R31/3627 , G01R31/3679 , H01M10/0481 , H01M10/0525 , H01M10/30 , H01M10/345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检测与电池内部的反应相伴的微小的弹性波并正确地掌握电池的内部状态的变化的电池的内部状态检测装置。电池(1)的内部状态检测装置(10)具备:限制部件(5·5),其对电池(1)施加按压力;非金属板(11),其配置在电池(1)和限制部件(5)之间;和多个AE传感器(13),其固定于非金属板(11),由限制部件(5·5)对电池(1)施加按压力,由多个AE传感器(13)检测在电池(1)内产生的弹性波(W),通过对检测出的弹性波(W)进行解析来检测电池(1)的内部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2308432B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080002571.9
申请日:2010-04-2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北条胜之
IPC: H01M10/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8
Abstract: 本发明以提供电池的温度的测定精度提高的电池温度测定装置和电池温度测定方法、电池的制造方法为课题。因此,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涉及电池温度测定装置,测定电池的温度,具有: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热敏电阻;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导电性部件;以及基于上述热敏电阻的特性变化来测定上述电池的温度的温度计测部;使上述热敏电阻的上述第一电极与上述电池所具备的具有导电性的壳体接触,使上述热敏电阻的上述第二电极与上述温度计测部连接;使上述导电性部件的上述第一端部与上述壳体接触,使上述导电性部件的上述第二端部与上述温度计测部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2473972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0980160144.0
申请日:2009-07-0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北条胜之
IPC: H01M10/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8 , G01R31/3627 , G01R31/3679 , H01M10/0481 , H01M10/0525 , H01M10/30 , H01M10/345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检测与电池内部的反应相伴的微小的弹性波并正确地掌握电池的内部状态的变化的电池的内部状态检测装置。电池(1)的内部状态检测装置(10)具备:限制部件(5·5),其对电池(1)施加按压力;非金属板(11),其配置在电池(1)和限制部件(5)之间;和多个AE传感器(13),其固定于非金属板(11),由限制部件(5·5)对电池(1)施加按压力,由多个AE传感器(13)检测在电池(1)内产生的弹性波(W),通过对检测出的弹性波(W)进行解析来检测电池(1)的内部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0406761C
公开(公告)日:2008-07-30
申请号:CN200510117377.6
申请日:2005-11-0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北条胜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7/037 , F16C19/364 , F16C19/547 , F16C25/083 , F16H57/0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转动体的支承结构。该支承结构例如是包括差速器壳的差速装置,该差速器壳被支承在壳体(28)中以便可通过包括设置在外圈(32)与内圈(30)之间的多个锥形滚子的锥形滚子轴承(26)而绕壳体(28)的轴线转动。在该差速器壳中,具有预定弹性力的波状弹簧(42)设置在外圈(32)与壳体(28)之间。而且,该差速装置包括在波状弹簧(42)由于外圈(32)沿轴向的移动而完全收缩之前停止外圈(32)的移动的止动机构(44),和设置在壳体(28)与波状弹簧(42)的位于壳体一侧的端部之间并且其硬度高于壳体(28)的硬度的保护部件(64)。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