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309618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0680042773.X
申请日:2006-1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0244 , B60N2/002 , B60N2/862 , B60N2/888 , B60N2002/026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头枕装置,其在不复杂化配线结构的情况下基于电容的改变提高头部检测的可靠性。头枕装置(10)设置有:头枕后部(11),其支撑到座椅靠背;以及头枕前部(12),其在靠近头枕后部(11)的完全闭合位置和与头枕后部(11)分离的完全打开位置之间自由地前后移动。头枕前部(12)通过致动器(14)移动。头枕前部(12)具有:传感器电极(16a),其构造成使得其电容随着乘员头部的靠近程度改变;以及电子控制单元(15),其用于控制致动器(14)从而移动头枕前部(12)并用于基于传感器电极(16a)的电容改变来检测乘员头部的靠近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522466A
公开(公告)日:2009-09-02
申请号:CN200780037632.3
申请日:2007-06-29
Applicant: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头枕移动机构(10),其包括用于使支撑部(4A)和头枕基部(4C)彼此连结的连杆构件(12,12)以及形成在头枕基部(4C)中的长孔(11H和11H)。长孔(11H和11H)用于可滑动地收容被设置到支撑部(4A)的连接轴(13A),从而确定支撑部(4A)的姿势位置。长孔(11H和11H)的形状被形成为随着连杆构件(12,12)的转动使支撑部(4A)相对于头枕基部(4C)从车辆后侧碰撞发生之前的初始位置向前和向上移动到碰撞准备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946058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075453.0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IPC: B65G35/00
Abstract: 提供能够向行驶面上的规定位置简便且精确地固定的搬运台车。能够载置搬运物(W)并行驶的搬运台车(1)具有沿着行驶面(F)行驶的行驶部(3)和相对于从行驶面(F)突出的锚固件(A)通过本车行进方向的移动而卡合的卡合部(4)。卡合部(4)具有在货台(2)的底部中互相在与本车行进方向正交的车宽方向上错开地配置且向对应的锚固件(A)分别卡合的第一卡合部(4A)和第二卡合部(4B)。
-
公开(公告)号:CN101076465A
公开(公告)日:2007-11-21
申请号:CN200580042403.1
申请日:2005-12-06
IPC: B60N2/42 , B60N2/48 , B60R21/015 , B60R21/0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根据检测头架与乘员的头部之间的距离的传感器信号使头架移动的控制中,即使乘员的头部在预定的范围内移动,也可消除像作出反应而移动头架那样的烦恼。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构成。即,车辆用座椅的头架其构成为利用头架驱动机构向前后方向移动的头架控制系统,包括:检测头架与乘员的头部之间的距离的传感器,以及可控制使头架驱动机构动作用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其构成为:在传感器检测到的头架与头部之间的距离处于具有可能适应车辆的后方冲撞的距离宽度的恰当范围之外时,通过利用头架驱动机构使该头架移动到可能适应车辆的后方冲撞的适当位置上。
-
公开(公告)号:CN114504210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110332129.2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隔断装置,能够将与周围之间适当地隔开。隔断装置(4)设于座椅(1)并具有将与相邻的座椅之间隔开的隔断件(10)。隔断件(10)构成为,具有安装于座椅靠背(2)并将就座者的头部从后方覆盖的后方面板(11)和从后方面板(11)通过一侧方(左方)向前方伸出并将就座者的头部从一侧方覆盖的侧方面板(12),且不将就座者从前方、上方、下方和另一侧方(右方)覆盖。后方面板(11)具有上部和两侧部向前方弯曲且在前方变凹的三维曲面的内周面即第一凹弯曲面(11A)。侧方面板(12)具有上部和前后部以与第一凹弯曲面(11A)平滑地连续的方式向另一侧方弯曲且在另一侧方变凹的三维曲面的内周面即第二凹弯曲面(12A)。
-
-
公开(公告)号:CN101522466B
公开(公告)日:2011-11-02
申请号:CN200780037632.3
申请日:2007-06-29
Applicant: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头枕移动机构(10),其包括用于使支撑部(4A)和头枕基部(4C)彼此连结的连杆构件(12,12)以及形成在头枕基部(4C)中的长孔(11H和11H)。长孔(11H和11H)用于可滑动地收容被设置到支撑部(4A)的连接轴(13A),从而确定支撑部(4A)的姿势位置。长孔(11H和11H)的形状被形成为随着连杆构件(12,12)的转动使支撑部(4A)相对于头枕基部(4C)从车辆后侧碰撞发生之前的初始位置向前和向上移动到碰撞准备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6442877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211616044.8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IPC: B60N2/90
Abstract: 提供一种确保遮篷主体的大小并且能够储存于更低的位置的座椅遮篷装置。具有第一连杆(31)及第二连杆(32),是使遮篷主体(10)与座椅靠背(SB)以在它们之间构成四节连杆机构的方式连结的两根连杆,并通过相互协作的旋转而使遮篷主体(10)相对于座椅靠背(SB)在座椅前后方向上展开储存。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分别与遮篷主体连结的各可动侧连结点相对于分别与座椅靠背连结的各固定侧连结点,在最大展开位置(A1)位于座椅上方,在最大储存位置位于座椅下方。并且,第一可动侧连结点相对于第二可动侧连结点,在最大展开位置(A1)配置成位于座椅上方的纵向排列状,在最大储存位置配置成位于座椅后方的横向排列状。
-
公开(公告)号:CN110723044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10635664.8
申请日:2019-07-15
Applicant: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IPC: B60N3/00
Abstract: 一种桌板装置,包括:多个平板部,所述多个平板部被构造成形成桌板表面并包括第一平板部和第二平板部;以及平板支撑机构,该板支撑机构将第一平板部和第二平板部支撑在水平状态中,使得第一平板部和第二平板部能够形成连续桌板表面,其中,平板支撑机构包括升降机构,该升降机构被构造成支撑第一平板部和第二平板部,使得处于水平状态中的第一平板部和第二平板部能够在高度方向上相对于彼此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1523064A
公开(公告)日:2009-09-02
申请号:CN200780037539.2
申请日:2007-06-14
Applicant: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1/101 , B60N2/888 , B60N2/897 , Y10T74/20402 , Y10T74/20408 , Y10T74/2042 , Y10T74/2045 , Y10T74/20462 , Y10T74/20468 , Y10T403/18 , Y10T403/32114
Abstract: 操作缆线(40)具有从下端侧牵引被插入筒状外构件(42)中的内构件(41)的操作结构。具有双层结构的操作缆线(40)与由头枕(4)的支柱(4B)和插入到支柱(4B)中的推杆(50)构造的双层缆线轴向连接。具体地,将支柱(4B)插入到位于座椅靠背(2)的上部的支撑件(2S)中,使支柱(4B)的下端和内构件(41)的上端彼此轴向连接,使得管状支柱中的推杆(50)的下端与外构件(42)的头部(42H)彼此靠近。结果,当牵引操作缆线(40)时能够通过外构件(42)的头部(42H)推动推杆(5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