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87299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057349.4
申请日:2013-02-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70 , A47C5/12 , A47C7/18 , A47C7/185 , A47C7/20 , A47C27/122 , A47C27/20 , A47C27/22 , A47C31/006 , B60N2/7035 , B60N2/707 , B60N2/707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辆座椅的缓冲垫。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包括用于支撑就座的乘客的缓冲垫;该缓冲垫分为左垫部分、中间垫部分和右垫部分;软树脂泡沫分散遍及左垫部分、中间垫部分和右垫部分;该左垫部分具有用于保持第一体积的弹性三维纤维网状物的左保持体积;该右垫部分具有用于保持第二体积的弹性三维纤维网状物的右保持体积;并且该中间垫部分不具有被包含在内部的一定体积的弹性三维纤维网状物。
-
公开(公告)号:CN101554848A
公开(公告)日:2009-10-14
申请号:CN200910133742.0
申请日:2009-04-08
Applicant: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IPC: B60N2/235
Abstract: 用于车辆用座椅的连接装置,其将车辆用座椅(1)的两个对象构件(2f,3f)彼此可相对转动地连接,包括:分别一体连接到一对象构件的第一和第二连接构件(20,10),其盘面相配合且能相对转动;锁定构件(30),其配置在连接构件之间且被第一连接构件沿圆周方向支撑,且能通过使外周齿面(30a)与第二连接构件的内周齿面(12a)啮合来锁定连接构件之间的相对转动;和操作构件(40),其使锁定构件在外周齿面与内周齿面啮合的啮合状态和从该状态解除的啮合解除状态之间移动;第二连接构件形成有支撑部(15),该支撑部在内周齿面的径向外侧位置处沿轴向收容第一连接构件的圆环部(22)且从外周侧包围圆环部,从而二者彼此支撑以相对转动。
-
公开(公告)号:CN101554849B
公开(公告)日:2011-10-26
申请号:CN200910133743.5
申请日:2009-04-08
Applicant: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IPC: B60N2/235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座椅中的连接装置,其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连接元件,该第一和第二连接元件被能够彼此相对转动地轴向相对置地彼此联接;锁定构件,该锁定构件定位于第一和第二连接元件之间;操作构件,该操作构件定位于第一和第二连接元件之间;以及保持构件,该保持构件被配置和构造成沿圆周方向夹紧第一和第二连接元件。保持构件具有保持部,并且在由保持构件的保持部轴向支撑第二连接元件的状态下被固定到第一连接元件。
-
公开(公告)号:CN101554849A
公开(公告)日:2009-10-14
申请号:CN200910133743.5
申请日:2009-04-08
Applicant: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IPC: B60N2/235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座椅中的连接装置,其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连接元件,该第一和第二连接元件被能够彼此相对转动地轴向相对置地彼此联接;锁定构件,该锁定构件定位于第一和第二连接元件之间;操作构件,该操作构件定位于第一和第二连接元件之间;以及保持构件,该保持构件被配置和构造成沿圆周方向夹紧第一和第二连接元件。保持构件具有保持部,并且在由保持构件的保持部轴向支撑第二连接元件的状态下被固定到第一连接元件。
-
公开(公告)号:CN101554848B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0910133742.0
申请日:2009-04-08
Applicant: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IPC: B60N2/235
Abstract: 用于车辆用座椅的连接装置,其将车辆用座椅(1)的两个对象构件(2f,3f)彼此可相对转动地连接,包括:分别一体连接到一对象构件的第一和第二连接构件(20,10),其盘面相配合且能相对转动;锁定构件(30),其配置在连接构件之间且被第一连接构件沿圆周方向支撑,且能通过使外周齿面(30a)与第二连接构件的内周齿面(12a)啮合来锁定连接构件之间的相对转动;和操作构件(40),其使锁定构件在外周齿面与内周齿面啮合的啮合状态和从该状态解除的啮合解除状态之间移动;第二连接构件形成有支撑部(15),该支撑部在内周齿面的径向外侧位置处沿轴向收容第一连接构件的圆环部(22)且从外周侧包围圆环部,从而二者彼此支撑以相对转动。
-
公开(公告)号:CN102725177A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080062247.6
申请日:2010-09-01
Applicant: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2356 , B60N2/236 , Y10T74/19637
Abstract: 作为锁定装置的座椅倾斜装置(4)中,构成其锁定部件的棘爪(30B)由形成在引导件(20)上的引导壁(21a、21b)以其两侧部贴靠的方式被引导成相对于引导件(20)仅能够向半径方向的内外方移动,棘爪(30B)被分割成以在由旋转凸轮(40)向行进方向压动时被向彼此相反的侧方向推压分离,而被按压在各侧的引导壁(21a、21b)上的方式相互倾斜抵接的两个分割棘爪(30B1、30B2)。所述分割线以形成倾斜面(30B1a、30B2a)和垂直面(30B1b、30B2b)的方式设定,倾斜面(30B1a、30B2a)使两个分割棘爪(30B1、30B2)相对于棘爪(30B)的行进移动方向倾斜地进行面抵接,垂直面(30B1b、30B2b)使两个分割棘爪(30B1、30B2)在与棘爪(30B)的行进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进行面抵接。
-
公开(公告)号:CN102725177B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080062247.6
申请日:2010-09-01
Applicant: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2356 , B60N2/236 , Y10T74/19637
Abstract: 作为锁定装置的座椅倾斜装置(4)中,构成其锁定部件的棘爪(30B)由形成在引导件(20)上的引导壁(21a、21b)以其两侧部贴靠的方式被引导成相对于引导件(20)仅能够向半径方向的内外方移动,棘爪(30B)被分割成以在由旋转凸轮(40)向行进方向压动时被向彼此相反的侧方向推压分离,而被按压在各侧的引导壁(21a、21b)上的方式相互倾斜抵接的两个分割棘爪(30B1、30B2)。所述分割线以形成倾斜面(30B1a、30B2a)和垂直面(30B1b、30B2b)的方式设定,倾斜面(30B1a、30B2a)使两个分割棘爪(30B1、30B2)相对于棘爪(30B)的行进移动方向倾斜地进行面抵接,垂直面(30B1b、30B2b)使两个分割棘爪(30B1、30B2)在与棘爪(30B)的行进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进行面抵接。
-
公开(公告)号:CN101680477B
公开(公告)日:2012-02-08
申请号:CN200880018151.2
申请日:2008-03-24
Applicant: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236 , B60N2/34 , F16C11/10 , Y10T74/19623
Abstract: 本发明的连接装置(1)包括:内齿构件(6),其具有内齿(6c);引导构件(2),其具有可转动地支撑内齿构件(6)的外周面的转动支撑部(2b);第一和第二外齿构件(4,5),其被可动地安装在引导构件(2)上;以及切换构件(3),其能够通过使第一和第二外齿构件(4,5)移动而在锁定状态和解除锁定状态之间切换。此外,连接装置(1)包括松动防止机构(13),该松动防止机构(13)能够在锁定状态下由切换构件(13)经由第一外齿构件(4)对外齿构件(6)施加朝向引导构件(2)的转动支撑部(2b)的推力来防止内齿构件(6)相对于引导构件(2)的松动。在第二外齿构件(5)的外齿(5a)和内齿构件(6)的内齿(6c)之间形成空间(14)。空间(14)允许外齿(5a)和内齿(6c)相互啮合,并且沿径向在外齿(5a)和内齿(6c)之间形成间隙。
-
公开(公告)号:CN101299946B
公开(公告)日:2010-05-19
申请号:CN200680041377.5
申请日:2006-09-07
Applicant: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IPC: A47C1/025
Abstract: 一种车辆座椅倾角调节装置(4),其包括棘轮(10)、引导件(20)、三个棘爪(40a-40c)以及转动凸轮(50)。由于三个棘爪(40a-40c)的该布置限定了三个间隔距离,并且其中一个间隔距离被确定为大于其余两个间隔距离。在棘轮(10)圆周方向上的单个部位处在棘轮(10)的内齿部(11)的内周面的一部分形成无齿的突出平坦部(11b)。该突出平坦部沿径向向内突出超过内齿(11a)的顶端。较小的其余两个间隔距离被确定成小于突出平坦部(11b)的圆周长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299946A
公开(公告)日:2008-11-05
申请号:CN200680041377.5
申请日:2006-09-07
Applicant: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IPC: A47C1/025
Abstract: 一种车辆座椅倾角调节装置(4),其包括棘轮(10)、引导件(20)、三个棘爪(40a-40c)以及转动凸轮(50)。由于三个棘爪(40a-40c)的该布置限定了三个间隔距离,并且其中一个间隔距离被确定为大于其余两个间隔距离。在棘轮(10)圆周方向上的单个部位处在棘轮(10)的内齿部(11)的内周面的一部分形成无齿的突出平坦部(11b)。该突出平坦部沿径向向内突出超过内齿(11a)的顶端。较小的其余两个间隔距离被确定成小于突出平坦部(11b)的圆周长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