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盾构隧道装配式内部结构的模型及其试验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24468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011421522.0

    申请日:2020-12-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盾构隧道装配式内部结构的模型,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盾构隧道装配式内部结构的模型试验制作方法,其步骤包括在木板上根据构件尺寸切割出两套相同尺寸的第一木质模板和第二木质模板,所述第一木质模板和第二木质模板在竖直方向上正对且间隔设置,用有一定厚度的铝片包围切割好的第一木质模板和第二木质模板,在棱角处对铝片进行弯折使其与第一木质模板、第二木质模板贴合,并用铁丝固定住铝片与第一木质模板底部接触部分,在铝片围合成的模具内注入石膏,然后在铝片顶部放入第二木质模板,并用有预紧力的拉紧装置固定好两套木板模板和铝片,待石膏凝固后,取下两套木板模板和铝片,打磨石膏表面进行拼装,完成制作。

    一种预制箱涵及其布设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25066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1710945278.X

    申请日:2017-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节高度的预制箱涵结构,包括:由水平顶板和设置在水平顶板两侧的竖直侧墙组成的预制箱涵箱体,以及两个分别设置在竖直侧墙底部用于调节竖向高度的楔形组件,箱涵横断面呈“n”形或“口”形,侧墙底部为纵向楔形,楔形组件包括连接件、楔形块和楔块固定件,连接件固定设置在竖直侧墙底部,楔形块通过楔块固定件与连接件固定连接,楔形块设置在盾构隧道管片衬砌内侧上方。本发明的预制箱涵通过调节楔形组件与箱体竖直侧墙的纵向相对位置,调整预制箱涵的高度,从而精确调节预制箱涵箱体顶面与路面/轨面的间距,以消除或减小盾构隧道施工传导的累积误差,进而减小隧道内径,节省投资;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应用效果良好。

    一种利用水压力支护的基坑修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37331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1710449153.8

    申请日:2017-06-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水压力支护的基坑修建方法,包括:S1在基坑周边施工围护结构,并确定基坑场地处的地下水位;S2根据地下水位的埋深,对基坑内水位进行调整,使得基坑内水位高于基坑外水位,以此形成基坑内外水位差;S3利用水位差使基坑围护结构内侧的水土压力高于外侧水土压力,以此作为支护,实现围护结构的受力平衡;S4按计算确定的内外水位差进行基坑开挖,并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通过逐步降水或往基坑内灌水保持内外水位差,直至开挖至坑底,完成基坑修建。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合理利用水压力实现基坑内外水压差来保证基坑结构受力平衡,实现基坑完全无支撑施工,解决目前利用锚索等支护方案带来的占用坑内空间、支护效果不好等问题。

    一种隧道管片弹性密封垫的防水试验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969884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1710266185.4

    申请日:2017-04-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管片弹性密封垫的防水试验方法,包括S1预制带密封垫沟槽的试验台底座;S2制作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S3用第一压板与底座组合进行两密封垫接触面试验,确定两密封垫之间接触面的第一耐水压能力及漏水方式;S4用第二压板与底座组合进行密封垫与沟槽壁接触面试验,确定密封垫与沟槽壁之间接触面的第二耐水压能力及漏水方式;S5比较第一耐水压能力和第二耐水压能力,并将较小的值确定为弹性密封垫的最大耐水压能力,其对应的漏水类型即确定为密封垫失效的方式。本发明还公开了相应的弹性密封垫的防水试验装置。本发明可精确模拟实际工程中管片接缝弹性密封垫的变形、受力等力学特征,能够真实准确测试及反映弹性密封垫的防水性能。

    一种盾构隧道现浇内部结构的模型及其试验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24467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421514.6

    申请日:2020-12-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盾构隧道现浇内部结构的模型,包括两个模型固定装置、第一铝片、第二铝片、第三铝片、第四铝片、Π型板、具有预紧力的拉紧装置,模型固定装置呈半弧状,模型固定装置上开设有三个孔洞,三所述孔洞并排设置,两模型固定装置在竖直方向上正对且间隔分布,第一铝片、第二铝片和第三铝片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模型固定装置的三个孔洞卡接,沿模型固定装置外边缘周长方向,第四铝片包覆两所述模型固定装置,Π型板的两端分别与第四铝片的两端相连,Π型板贴合两所述模型固定装置设置,Π型板和第四铝片将两所述模型固定装置完全围合在内,拉紧装置缠绕在Π型板和第四铝片外侧。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盾构隧道现浇内部结构的模型试验制作方法。

    一种非直角防水密封垫转角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1749719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594867.X

    申请日:2020-06-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盾构隧道管片防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直角防水密封垫转角结构,包括转角段连接垫和两条直条段密封垫,所述转角段连接垫的两侧分别通过隔板与两条直条段密封垫连接;所述转角段连接垫的外侧面与两条直条段密封垫的外侧面形成倒角结构,且所述转角段连接垫的外侧面位于两条直条段密封垫的外侧面形成的直角的内侧。本发明可以在保证挤压应力及弹性的前提下,减少转角处的转角段连接垫的实体体积,加大密封垫开孔率,使得管片拼装时密封垫能够顺利压入管片沟槽内,避免角部应力集中。

    公轨合建隧道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594220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587085.3

    申请日:2020-06-2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公轨合建隧道,包括管片、第一隔墙、第二隔墙和排废水系统,管片围设形成隧道空间,第一隔墙将隧道空间分隔为并列设置的地铁区间、管廊及排烟道和疏散通道。地铁区间设置在管廊及排烟道和疏散通道之间,第二隔墙设置在疏散通道内围设形成废水泵房,排废水系统配置为将废水排出废水泵房。本申请提供的公轨合建隧道,在地铁排烟通道需要连续设置的情况下,通过将废水泵房设置在疏散通道内的富裕空间,解决了排烟通道与废水泵房的空间冲突问题,同时也避免了拆除公轨合建隧道的管片并在公轨合建隧道的底部或者侧部扩挖以形成废水泵房所带来的施工风险。

    一种弹性密封件的老化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73972A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2010438696.1

    申请日:2020-05-2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弹性密封件的老化试验装置,包括:安装板,形成有安装部;限位板,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限位板上形成有一侧开口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用于容纳所述弹性密封件,所述弹性密封件至少部分凸出所述限位板;以及连接件,通过所述安装部将两所述安装板可调节的固定,两所述限位板的所述安装槽相对设置;通过调节所述连接件的松紧程度以及两所述安装板的相对位置,模拟所述弹性密封件的受力状态。同时还提供一种弹性密封件的老化试验方法。本申请的一种弹性密封件的老化试验装置及方法,老化试验装置具有可以模拟弹性密封件的受力状态,老化寿命预测精准的优点。

    一种用于单洞双线隧道内的紧急救援站

    公开(公告)号:CN107191220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551737.6

    申请日:2017-07-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F11/00 E21F1/0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铁路隧道内的紧急救援站,其设置在铁路隧道内,其特征在于,该紧急救援站两端分别与大直径单洞双线盾构隧道相连接,且其与盾构隧道均采用相同的上下层结构,上下层之间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紧急救援站的上层为与隧道贯通的轨行空间,上层的洞顶开设有排烟口,其与顶部设置的竖向排烟道相通,用于通风排烟;下层为与隧道疏散通道贯通的紧急救援层,且上层与下层直之间通过楼梯连接,下层疏散层与上部轨行区隔离,可为从列车上疏散来的人员提供安全空间,可通过底部的贯通疏散通道救援至隧道外。本发明的紧急救援站可以有效解决大直径单洞双线盾构隧道的中间救援难题,避免增加(大)竖井或另外设置辅助坑道等不必要的浪费。

    一种适用于隧道管片纵缝的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7060816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366602.2

    申请日:2017-05-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11/0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隧道管片纵缝的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包括预埋在待拼装的第一管片中的连接榫件以及预埋在待拼装的第二管片中的卯件,该待拼装的第一管片与该待拼装的第二管片之间形成一分布方向与隧道掘进方向相同的纵缝,通过所述待拼装的第一管片中的所述连接榫件与所述待拼装的第二管片中的卯件之间的咬合作用以锁紧所述待拼装的第一管片和第二管片,并实现该第一管片和第二管片的连接。本发明在保证接缝刚度的情况下可同时减少接缝螺栓手孔,有效改善接缝处的混凝土受力,降低接缝处混凝土局部受压破坏的风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