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54986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670932.7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围岩变形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围岩变形自动化监测装置及使用方法,该装置包括外壳、可伸缩吸盘、三维激光扫描仪、若干移动轮、若干风扇、动力模块和控制及通讯模块;所述外壳为中空的长方体结构,其下表面中心处开设有通孔,可伸缩吸盘位于外壳内部,其一端固定于外壳上表面内部中心处,另一端可通过外壳下表面开设的通孔伸出实现固定,三维激光扫描仪设置于外壳上表面的外部中央位置,若干风扇均匀设置于外壳的顶部和四周表面。本装置可通过移动轮配合风扇实现自行移动,可伸缩吸盘实现自动固定,对隧道环境的适应性强且无需额外人力在洞内操作,人员投入更少,成本更低,还可不间断采集变形数据,实时传输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757167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1051215.6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易失稳碎裂岩地层的隧道掏槽式开挖方法。碎裂岩地层大断面隧道施工中,分部开挖面积较大时容易发生溜塌。本方法于隧道拱部施作超前小导管,分部开挖顶部环向掏槽左部和顶部环向掏槽右部,环向掏槽左部和顶部环向掏槽右部位于隧道顶部,组成隧道拱部范围内的环向掏槽;使超前小导管后端裸露,前段嵌固于岩体,紧贴超前小导管焊接钢筋网,与超前小导管形成网架结构;之后分部开挖其余部分,并施做支护。本发明通过隧道拱部环向掏槽进一步缩小分部开挖面积,拱部超前支护与钢筋网片形成网架结构能够预防拱部溜塌,拱墙径向注浆能够预防边墙溜塌,隧道整体溜塌风险进一步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6804375A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310540207.7
申请日:2023-05-12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靳宝成 , 徐亚峰 , 李国良 , 何永旺 , 李雷 , 史先伟 , 符亚鹏 , 徐冲 , 徐勇 , 马钰沛 , 徐博 , 薛书怀 , 曹国栋 , 陈霄汉 , 贺思悦 , 曹志伟 , 陈志远
IPC: E21F16/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寒区隧道防寒排水措施类型及长度的确定方法。现有寒区隧道防寒排水措施设计不考虑洞内自然风引起的纵向温度场非对称性,容易导致隧道出现冻害。本方法根据邻近气象站测定的最冷月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气象站海拔高度、隧址区海拔高度,计算得到隧道两端洞口气温计算值;根据隧道两端洞口高差、洞口压差、长度、当量直径,计算得到隧道洞内自然风速;根据隧道洞内自然风速、隧道两端洞口气温计算值,计算得到隧道纵向温度场分布;进而确定寒区隧道防寒排水措施类型及长度。本发明获得了准确的隧道纵向温度场分布,克服了寒区隧道防寒排水措施长度无法定量确定的缺点,提高了用于严寒地区隧道洞口防寒措施设置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046170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294426.9
申请日:2021-11-03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利用横通道的特长隧道四掌子面同时作业的施工通风系统,其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工区长度的增加造成的掌子面通风效果较差,工作环境恶劣的问题。该通风系统在正洞及井底横通道的三处设置横通道封堵墙和正洞封堵墙形成新风风室;原井底横通道两侧约40m处增设两处作为施工路径的临时横通道,洞外新风通过2台风机及通风风管送入新风风室内并临时储存,新风风室内设置4台风机将新风再导入到4个施工掌子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