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38392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211708191.8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轨道交通器材有限公司 ,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保定朝雄电气化电力器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咬合式防脱型加长定位双钩,包括抱箍一、抱箍二、连接飞翅一和连接飞翅二,其中抱箍一与抱箍二拆卸连接,连接飞翅二与连接飞翅一拆卸连接,抱箍一垂直设置在连接飞翅一的一端上侧,抱箍二垂直设置在连接飞翅二的一端上侧,抱箍一的下侧通过平板一与连接飞翅一连接,抱箍一的底部设置有穿插孔,平板一靠近穿插孔的一侧设置有咬合槽一,抱箍二的底部设置有插接凸起,插接凸起与穿插孔插接连接。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内咬合式防脱型加长定位双钩,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固定螺栓松动导致铁路接触网故障频发、定位器位置固定不易调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001656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708286.X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保定朝雄电气化电力器材有限公司 , 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轨道交通器材有限公司
IPC: B60M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咬合式防脱型支撑器,卡箍一的下侧设置有咬合部一,咬合部一的中部开设有穿插孔,穿插孔的下侧设置有咬合槽一,卡箍二的下侧设置有咬合部二,咬合部二与穿插孔插接连接,咬合部二的底端设置有与咬合槽一相匹配的咬合凸起一,咬合凸起一与咬合槽一卡接连接,咬合部一的底部设置有卡勾,卡勾通过连接部与咬合部一固定连接,连接部与卡勾之间设置有使定位管穿过的缺口,卡勾的直径由靠近缺口的一端向靠近连接部一端逐渐增大。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内咬合式防脱型支撑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固定螺栓松动导致铁路接触网故障频发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061770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708110.4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保定朝雄电气化电力器材有限公司 ,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轨道交通器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咬合式防脱型铁路接触网用腕臂结构,包括腕臂支柱、腕臂支撑、平腕臂、斜腕臂、定位管支撑、定位管和定位器,平腕臂和斜腕臂的一端均与腕臂支柱连接,平腕臂水平连接在腕臂支柱的上侧,斜腕臂倾斜设置在平腕臂的下侧,斜腕臂远离腕臂支柱的一端通过蝶形固定支座与平腕臂连接,腕臂支撑倾斜设置在平腕臂与斜腕臂之间,腕臂支撑的上端通过连接器一与平腕臂连接,腕臂支撑的下端通过支撑器与斜腕臂连接。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内咬合式防脱型铁路接触网用腕臂结构,减少了螺钉的使用,减少了现有技术中因固定螺栓较多而导致接触网故障频发的问题,提高了腕臂支撑连接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铁路接触网整体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19077056U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23537187.8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 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轨道交通器材有限公司 , 保定朝雄电气化电力器材有限公司
IPC: B60M1/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咬合式防脱型支撑器的局部连接结构,包括腕臂支撑、斜腕臂、定位管和支撑器,腕臂支撑位于斜腕臂的上侧,腕臂支撑的上端与平腕臂连接,腕臂支撑的下端通过支撑器与斜腕臂连接,定位管位于斜腕臂的下侧,定位管的一端与支撑器的卡钩连接,支撑器包括卡箍一和卡箍二,卡箍一和卡箍二拆卸连接,卡箍一的下侧设置有咬合部一,咬合部一的中部开设有穿插孔,穿插孔的下侧设置有咬合槽一,卡箍二的下侧设置有咬合部二,咬合部二与穿插孔插接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内咬合式防脱型支撑器的局部连接结构,提高了腕臂支撑连接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铁路接触网整体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18986408U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23537428.9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保定朝雄电气化电力器材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轨道交通器材有限公司
IPC: B60M1/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定位管内咬合式防脱型连接器,包括夹紧板一和夹紧板二,夹紧板一和夹紧板二的中部设置有相适配的弧形连接部,夹紧板一的上侧设置有连接板一,夹紧板二的上侧设置有连接板二,连接板一上设置有两个上下分布的安装孔,连接板二上设置有两个连接孔,夹紧板一的下侧设置有咬合连接部一,咬合连接部一的中部开设有穿插孔,穿插孔的下侧设置有咬合槽一,夹紧板二的下侧设置有咬合连接部二,咬合连接部二与穿插孔插接连接,咬合连接部二的底端设置有与咬合槽一相匹配的咬合凸起一,咬合凸起一与咬合槽一卡接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定位管内咬合式防脱型连接器,解决了因固定螺栓松动,导致铁路接触网故障频发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5818979U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20738339.6
申请日:2016-07-14
Applicant: 保定朝雄电气化电力器材有限公司 ,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60M1/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汇流排定位线夹,具有定位线夹本体,包括线夹衬垫,所述线夹衬垫设置于所述定位线夹本体的下部的T形槽内,所述线夹衬垫与汇流排的接触面为弧形结构。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为汇流排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窜动提供空间,解决汇流排在悬挂点处卡滞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897197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823160.0
申请日:2022-07-14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缺陷统计和预测的接触网维修策略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描绘以公里标和时间为坐标轴的接触网实际缺陷分布图;针对接触网实际缺陷分布图,划分簇、计算各簇质心;计算各簇所对应的实际风险度;通过应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对接触网缺陷进行概率学预测,得到接触网预测缺陷记录;构建接触网预测缺陷分布图,计算得到簇划分结果及各簇对应的预测风险度;根据接触网预测缺陷记录和簇划分结果及各簇对应的预测风险度,调整维修策略,确定维修频率和维修重点。本发明预测下一个检修周期内接触网系统重点缺陷类型发生的时间分布和高发位置,显著提高运营维护策略与被运营线路特点的匹配性,提高人员和资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667348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206008.2
申请日:2016-04-01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60M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M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铁牵引供电系统车辆段的接线技术领域,尤其是基于轨道电路模式的车辆段回流电缆与钢轨接线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接线方法如下:(1)在股道1和股道N的外侧设置主回流电缆,以及在股道1至N之间的股间增设辅助的回流箱;(2)各回流箱之间的软电缆连接根数为N;(3)将从回流箱中引出的3根(或2根,具体根数根据工程实际选取)软电缆连接至邻近侧的可连接钢轨上。本发明通过增设回流箱,大幅度减少电缆与钢轨连接点,避免电缆经钢轨转接,不仅降低了施工安装及运营维护成本,也提高了回流路径的可靠性,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可在我国地铁领域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771700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110889449.8
申请日:2021-08-04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长距离轨道交通高速架空刚性接触网电分相设备,包括中性段和电气导通装置,两个供电臂间设置有三个中性段,所述供电臂与其相邻的中性段通过电气导通装置连接,位于中间位置的中性段接地。本发明设置3个中性段,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1个或2个中性段,电分相长度的适量加长可保证受电弓通过时不同相位供电的安全转换,避免自动过分相产生的过电压及涌流问题,并通过将位于中间位置的中性段可靠接地,实现电分相的消弧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017746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948123.2
申请日:2022-08-09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G06F17/11 , G06F17/1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配曲线工况的靴轨仿真模型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接触轨的竖曲线数据和平面曲线数据,计算顺线路X、垂直线路Y和铅锤Z三方向坐标;步骤2:根据设计信息数据和步骤1的计算结果,计算防爬器、端部弯头、鱼尾板、膨胀接头和悬挂点的顺线路X、垂直线路Y和铅锤Z三方向坐标;步骤3:根据接触轨型号和步骤2的计算结果,计算出每个悬挂点的支座反力,两个相邻悬挂点挠曲线;挠曲线由集中外力挠度材料力学方程计算得到,支座反力由静力学力矩平衡计算得到。本发明针对平面曲线和竖曲线工况,额外考虑支座反力产生的接触轨挠度对动力学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靴轨动态仿真的精度和实际的贴合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