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43468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332182.6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大学 ,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式隧道防水板侵入衬砌缺陷试验系统、方法及衬砌缺陷试验单元的制作方法,试验系统包括衬砌缺陷试验单元、可旋转式隧道模型实验平台及地质雷达,衬砌缺陷试验单元由多个衬砌缺陷试验子单元构成,每个衬砌缺陷试验子单元均为空心圆筒体在径向上切开的1/m,使m个衬砌缺陷试验子单元在周向上组合成中心贯通的空心圆筒体,其中至少一个衬砌缺陷试验子单元具有设定的衬砌缺陷。本发明各个衬砌缺陷试验子单元可自由搭配组合,方便移动拼接且可以循环利用,通过室内模型实验,对预制的可拼接式不同型式的衬砌缺陷模型进行地质雷达探测,实现复合式隧道防水板衬砌缺陷检测数据的采集。
-
公开(公告)号:CN115015051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210641745.0
申请日:2022-06-08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中建铁投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填介质失稳破坏可视化试验装置,属于地质监测技术领域,包括填充箱,用于充填模拟土体的填充介质;多个加载机构,用于为填充箱内的填充介质施加应力;注水机构,用于为填充箱内加入渗透进所述填充介质的流体;填充箱设于所述加载框架内,加载机构设置在所述加载框架上;其中,填充箱(1)的一侧面由透明材料制成。本发明实现了模拟水流自上而下渗透破坏的过程;在应力杆上安装有位移传感器,可以间接监测应力加载过程中的位移变化情况;可拆卸替换的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分为带孔的不可伸缩第一底板和可伸缩的不透水第二底板,分别模拟透水情况下的充填介质渗透失稳破坏以及不同断层情况下的充填介质失稳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15507818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210957273.X
申请日:2022-08-10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式监测的后方交会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测量第一个断面前设置初始基准点,按照初始基准点量测第一个断面上测点坐标,根据测点的空间位置转换坐标系,统一第一个断面上所有测点的其中一个坐标值,任意选取第一断面上两点以及初始基准点中的一点作为新基准点,量测第二个断面上测点的坐标,统一第二断面上所有测点的其中一个坐标值,任意选取第二断面上两点以及上一断面中的一点作为新基准点,量测下一断面上点的坐标值,以此类推,完成整个监控量测过程。利用已测点作为基准点,避免了监测过程中的重新设站,减少了工作量;每一断面上都统一各点的其中一个坐标值,减少了误差累积。
-
公开(公告)号:CN118309371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22529.6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中化学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省公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工程定向凿岩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微云台、凿岩定向钻进系统及方法。其中,凿岩定向钻进系统,包括定位钻进激光器、微云台和风枪;微云台安装在风枪上,用于支撑所述定位钻进激光器;微云台包括微云台稳定器;微云台稳定器还与三个相互垂直方向上的驱动电机连接;微云台稳定器下部连有底座,面向定向钻孔工作面的所述底座一侧嵌置有微距测量传感器,微距测量传感器用于检测振动信号至微云台稳定器,微云台稳定器用于控制三个驱动电机转动,带动定位钻进激光器在三个相互垂直方向旋转,直至调整激光束至初始指定角度。本发明具有提高风枪凿岩钻进的准确性、有效性与高效性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386128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071473.X
申请日:2023-01-17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G06V40/20 , G06V10/764 , G06V10/77 , G06V10/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工人行为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工人施工状态检测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隧道工人施工状态检测方法,包括:获取施工状态参数,所述施工状态参数包括隧道中环境参数和人体参数;对所述施工状态参数进行降维,标准化处理不同量纲的信息得到反应工人施工状态的主成分;将得到的所述主成分输入BP神经网络,输出多个值作为坐标进行工人施工状态的判别分类。本发明充分利用施工过程与环境参数、施工人员、施工器械之间的内在联系,解决了施工现场粉尘浓度较高、可见度低、施工过程中工人部分骨架关节点坐标采集困难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711614A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211200765.0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中化学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省公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山东大学
IPC: G01C1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监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ATR光束指引的全站仪目标点照准设备及方法。设备包括:激光发射系统、望远镜系统、分光系统、ATR光束发射系统和CCD阵列,所述望远镜系统包括物镜和目镜;所述ATR光束发射系统包括遥控式万向节和ATR光束发射探针,所述遥控式万向节前端搭载有构件卡槽,所述构件卡槽内安装ATR光束发射探针;所述激光发射系统发射的光线经过监测物体反射依次穿过物镜、分光系统和ATR光束发射系统,投射在CCD阵列上;通过遥控ATR光束发射探针摆动控制全站仪的摆头运动,使物镜的十字准星中心带动CCD阵列中心移动,致ATR光束对准CCD阵列中心,实现望远镜视野跟随。通过遥控ATR光束移动来指引全站仪寻找目标监测点,完成无人化监测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5480241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1053693.1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隧道掌子面超前地质预报机器人系统及方法,包括:机器人运载模块上搭载的垮塌监测模块和雷达探测模块;垮塌监测模块通过对掌子面进行岩体图像采集与激光测振,对掌子面进行稳定性监测;雷达探测模块包括夹持有地质雷达的地质雷达探测臂,驱动地质雷达探测臂竖向移动的竖向探测臂和横向移动的横向探测臂;竖向探测臂的一端设于横向探测臂上,竖向探测臂的另一端设有地质雷达探测臂,根据探测模式,在掌子面稳定性监测无异常时,控制地质雷达探测臂带动地质雷达进行掌子面超前地质预报。在确保掌子面安全前提下,实现超前地质预报无人化施作,解决传统地质雷达预报人工操作困难、测线布设受限及存在围岩坍塌等风险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452224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040671.1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G01L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自动伸缩传感器布置装置及方法,包括圆筒状固定外壳,所述圆筒状固定外壳一端开口处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内表面、深入圆筒状固定外壳内设置有可伸缩杆,所述可伸缩杆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挡板外沿设置有控制所述可伸缩杆改变长度的控制器;圆筒状固定外壳能够沿轴线方向放入钻孔内,控制器控制所述可伸缩杆的长度,将放置于圆筒状固定外壳内、可伸缩杆顶部的传感器顶入钻孔深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当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检测值达到设定值时,停止动作。本发明可用于隧道建设等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快速布置传感器,采集围岩中的地质力学信息,研究施工过程中力学、塌方和围岩变形规律,有利于实际工程的安全施工和灾害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4084198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196958.9
申请日:2021-10-14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列车行进过程中安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声波传感的列车状态判识及警告系统及方法。其中,该系统包括分布式光纤、光电解调仪、远程分析子系统和实时调度控制子系统;所述分布式光纤埋设于列车轨道两旁,所述分布式光纤上设置有分布式声波传感,分布式声波传感用于采集相应位置处的干涉信号并传送至光电解调仪进行解调,得到传相应位置处的振动信号并送至远程分析子系统;所述远程分析子系统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振动信号,得到列车状态信息,并将列车状态信息传送至实时调度控制子系统,所述实时调度控制子系统用于对列车状态信息进行识别并判断是否存在异常,若存在异常则进行告警。
-
公开(公告)号:CN113341454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590961.2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爆破震源的隧道前方不良地质体超前预报系统及方法,包括:采集装置,用于在预报循环中采集每个开挖循环内爆破震源处的地震波;传输装置,用于将地震波转换为数字信号后,由中继设备传输至无线覆盖区域,以在无线覆盖区域汇集各个爆破震源处的地震波数字信号,将地震波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后传输至分析装置;分析装置,用于对地震波模拟信号基于临灾阀值辨识方法进行临灾判断,得到隧道前方不良地质体超前预报结果将掌子面爆破震源作为主动震源,通过无线检波器,采用相同检波器接收和多次激发进行采集的探测方式采集爆破地震波,通过无线传输将地震波传送到主机后进行地质灾害的临灾判识,达到地质灾害提前预警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