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5412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661582.7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 G01L5/17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三维应力分量的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涉及隧道围岩应力测试领域,主要为解决传统的测量隧道三维应力分量的方法操作工序繁复、效率低下的问题。该方法包括:获取隧道内的至少十二个岩样,其中,所述至少十二个岩样是基于隧道的六个不同方向的钻孔获取的,每个方向至少获取两个岩样;基于所述至少十二个岩样确定六个方向的最佳正应力分量;基于所述六个方向的最佳正应力分量和每个方向的三个余弦表达式确定目标观测值表达式;基于所述目标观测值表达式确定所述隧道三维应力分量。本发明用于隧道三维应力分量的确定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1539163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365693.X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泥石流弯道超高值的方法,包括根据摩尔库伦准则建立与泥石流参数相关的泥石流过弯的切向速度产生的切向分量超高值,利用宾汉体模型建立与泥石流参数相关的法向分量爬高值模型。获取泥石流参数,包括泥石流沟道宽度、泥石流沟道曲率半径、泥石流泥深、泥石流沟道圆心角、泥石流沟道纵坡,泥石流流速、泥石流容重,泥石流粘滞系数、泥石流极限剪应力、泥石流粘聚力和泥石流内摩擦角。将获取的泥石流参数带入切向分量超高值模型和法向分量爬高值模型,求和得到泥石流弯道超高值。本发明考虑了泥石流体自身性质、泥石流发生地外部环境,还从物理力学的角度考虑了爬高效应对泥石流弯道超高值影响,能准确的计算泥石流弯道超高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155369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2010086327.0
申请日:2020-02-11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1B2/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速铁路路基工程领域,特别是一种无砟轨道基床结构及其条形基础宽度的确定方法,其中无砟轨道基床结构包括基床,还包括至少两个水平间隔设置的条形基础,相邻所述条形基础之间设置有消能装置,所述消能装置为弹性结构件,所述条形基础顶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连接有所述基床。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无砟轨道基床结构,设置有条形基础和消能装置能够有效防止膨胀岩膨胀导致基床上拱,且该结构只需要由下而上分层施工即可,施工便捷,工程造价低。
-
公开(公告)号:CN111155369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010086327.0
申请日:2020-02-11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速铁路路基工程领域,特别是一种无砟轨道基床结构及其条形基础宽度的确定方法,其中无砟轨道基床结构包括基床,还包括至少两个水平间隔设置的条形基础,相邻所述条形基础之间设置有消能装置,所述消能装置为弹性结构件,所述条形基础顶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连接有所述基床。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无砟轨道基床结构,设置有条形基础和消能装置能够有效防止膨胀岩膨胀导致基床上拱,且该结构只需要由下而上分层施工即可,施工便捷,工程造价低。
-
公开(公告)号:CN111654869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400328.8
申请日:2020-05-13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无线网络自组网方法,涉及通信网络技术,本发明包括下述步骤:1)确定一个节点作为网络的中心节点,其他节点作为从节点,然后由中心节点选择无干扰的频点发送建网广播,广播内容包括中心节点标识;2)未加入网络的从节点扫描支持的频点,计算扫描到的各邻居节点的Weight值,选择Weight值最大的节点作为父节点,与之建立连接以加入网络;3)从节点加入网络后,广播自己的路由信息,以便下级节点能及时加入网络,进而完成所有节点的前端预组网;4)服务器根据各节点参数信息建立网络模型,并优化网络结构和网络能耗,获得最优网络结构,然后将最优网络结构中各节点的路由参数下发至各节点;5)各节点依据服务器下发的路由参数调整自身路由参数。本发明在保障数据传输高可靠性和网络稳定性的前提下,提升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抗损毁能力和强自愈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93634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89458.8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四川交奥智控防护科技有限公司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三维形变自动监测设备及其测量方法,所述设备包括:视觉模块,用于实现监测范围内所有观测点的视觉测量;激光测距仪,用于实现所述监测范围内所有观测点的距离测量;二维云台,用于安装所述视觉模块和所述激光测距仪;主控模块,用于获取视觉模块和激光测距仪的测量数据,以及二维云台转动的水平角度和俯仰角度,计算得到监测范围内每个观测点的三维坐标,并控制二维平台水平运动和俯仰运动。本申请采用视觉测量技术、激光测距技术并结合云台控制技术实现观测点三维形变测量,其仅需要采用国产的云台设备、视觉测量设备和激光测距仪并结合智能算法即可实现,实现了完全国产化的替代,节约了成本,并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6407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183515.X
申请日:2024-08-27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毛晓兵 , 王胜男 , 张济辞 , 张毅 , 武鹍 , 唐朝国 , 梁栋 , 邓维韬 , 金旭炜 , 巩云 , 姚富宏 , 刘强 , 田玉琳 , 张雨婷 , 傅均承 , 张杰 , 李天昊
IPC: F24F11/88 , F24F11/64 , G06F30/27 , G06F30/13 , G06N3/0442 , F24F110/10 , F24F110/12 , F24F110/20 , F24F110/22 , F24F110/70 , F24F120/10 , G06F119/08 , G06F11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车站空调水系统流量智能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1、通过SketchUp软件构建被EnergyPlus识别的轨道交通车站3D模型;A2、通过EnergyPlus软件搭建空调系统;A3、修改影响空调系统热负荷的关键参数产生数据;A4、构建交通车站室内的空调系统负荷LSTM预测模型;A5、通过数据集及LSTM预测模型模拟室内空调系统的预测负荷值,将预测负荷值转换为轨道交通车站空调水系统控制总流量,调整轨道交通车站的空调水系统。通过EnergyPlus模拟软件进行多次模拟并将运行产生的大量数据汇总形成数据集并进行预处理,基于预处理后的数据集及LSTM预测模型模拟实时室内空调系统负荷值,并将其转换为空调水系统控制总流量,实现对空调水系统的智能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1654869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010400328.8
申请日:2020-05-13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无线网络自组网方法,涉及通信网络技术,本发明包括下述步骤:1)确定一个节点作为网络的中心节点,其他节点作为从节点,然后由中心节点选择无干扰的频点发送建网广播,广播内容包括中心节点标识;2)未加入网络的从节点扫描支持的频点,计算扫描到的各邻居节点的Weight值,选择Weight值最大的节点作为父节点,与之建立连接以加入网络;3)从节点加入网络后,广播自己的路由信息,以便下级节点能及时加入网络,进而完成所有节点的前端预组网;4)服务器根据各节点参数信息建立网络模型,并优化网络结构和网络能耗,获得最优网络结构,然后将最优网络结构中各节点的路由参数下发至各节点;5)各节点依据服务器下发的路由参数调整自身路由参数。本发明在保障数据传输高可靠性和网络稳定性的前提下,提升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抗损毁能力和强自愈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212452110U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20968273.6
申请日:2020-06-01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1B2/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路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路路肩桩板墙加固构造,包括若干个沿线路纵向设置的加固桩,加固桩与原路肩桩板墙锚固桩之间相对应,且相对应的加固桩与原路肩桩板墙锚固桩之间通过传力墙连接,传力墙与原路肩桩板墙锚固桩之间的连接高度大于或者等于新旧场坪标高之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传力墙及加固桩,将原路肩桩板墙锚固桩上因场坪高度降低而增加的荷载经过传力墙传递至加固桩上,并通过加固桩进一步传递至下部稳定地层中;进一步通过设置传力墙与原路肩桩板墙锚固桩之间传递荷载的连接高度,保证桩板墙的原设计安全度,使之不会因新场坪标高降低后悬臂段增大、锚固段减短而失衡倾倒,保证桩板墙的结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12358343U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20855690.X
申请日:2020-05-20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2D17/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质灾害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陡倒悬危岩边坡防护结构,包括由锚杆固定在边坡上的若干支顶纵梁,支顶纵梁沿边坡分布,支顶纵梁的顶端与倒悬危岩体连接,还包括若干横梁,横梁和支顶纵梁连接呈网格状。支顶纵梁用于支顶上部倒悬危岩体,防止上部倒悬危岩体崩塌坠落;通过设置横梁将支顶纵梁连接成整体,即使某一个支顶纵梁锚固边坡的锚杆失稳,也能通过相连接的其它结构保持相对固定,提高了支顶纵梁的自身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