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碳复相贝氏体钢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61722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904798.7

    申请日:2022-07-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碳复相贝氏体钢轨,按质量百分比,钢轨组成包括:C:0.14%‑0.19%,Si:1.40%‑1.60%,Mn:1.65%‑1.84%,Cr:0.60%‑0.90%,Mo:0.35%‑0.45%,V:0.02%‑0.06%,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并且Mn和Cr的占比总和为2.4%≤Mn+Cr≤2.7%,所述钢轨的显微组织包括板条贝氏体铁素体,先共析铁素体,奥氏体以及马氏体,按体积百分比,所述贝氏体铁素体为75%‑85%,所述先共析铁素体为10%‑15%,所述奥氏体为3%‑8%,所述马氏体为小于3%。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低碳复相贝氏体钢轨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的成品钢轨抗拉强度在980‑1180MPa之间,延伸率不低于15%,具有优良的强韧综合力学性能,适用于非重载铁路的小曲线半径、线路条件苛刻、接触疲劳伤损突出路段。

    一种钢轨疲劳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3718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1132588.6

    申请日:2024-08-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轨疲劳试验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钢轨疲劳试验装置以及一种钢轨疲劳试验方法。钢轨疲劳试验装置包括:用于支撑钢轨的第一支辊和第二支辊;用于向所述钢轨施加垂向载荷的垂向加载夹具,所述垂向加载夹具包括可在所述钢轨的轨头上滚动的滚动压头;用于存储润滑介质的储液器;以及与所述储液器流体连通并且用于向所述钢轨的轨头施加所述润滑介质的喷头。本发明提供的钢轨疲劳试验装置,可以在疲劳试验过程中准确地模拟存在润滑条件的车轮滚动加载服役状态,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价轨头润滑条件下的钢轨服役性能。

    一种低碳复相贝氏体钢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61722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04798.7

    申请日:2022-07-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碳复相贝氏体钢轨,按质量百分比,钢轨组成包括:C:0.14%‑0.19%,Si:1.40%‑1.60%,Mn:1.65%‑1.84%,Cr:0.60%‑0.90%,Mo:0.35%‑0.45%,V:0.02%‑0.06%,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并且Mn和Cr的占比总和为2.4%≤Mn+Cr≤2.7%,所述钢轨的显微组织包括板条贝氏体铁素体,先共析铁素体,奥氏体以及马氏体,按体积百分比,所述贝氏体铁素体为75%‑85%,所述先共析铁素体为10%‑15%,所述奥氏体为3%‑8%,所述马氏体为小于3%。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低碳复相贝氏体钢轨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的成品钢轨抗拉强度在980‑1180MPa之间,延伸率不低于15%,具有优良的强韧综合力学性能,适用于非重载铁路的小曲线半径、线路条件苛刻、接触疲劳伤损突出路段。

    中等强度热轧贝氏体钢轨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61704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05161.X

    申请日:2022-07-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等强度热轧贝氏体钢轨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冶炼:对炼钢原料进行冶炼处理,得到钢坯;其中,所述炼钢原料的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C:0.15%‑0.20%、Si:1.20‑1.40%、Mn:1.60%‑1.90%、Cr:0.70%‑0.90%、Mo:0.30%‑0.50%、Ni:0.50%‑0.70%、Mo+Ni≥0.90%,V≤0.05%,其余为Fe和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2)钢坯轧制:将所述钢坯轧制为50‑75kg/m的断面钢轨;(3)钢轨温控处理:将所述断面钢轨加热至300‑380℃后保温6‑10h,然后冷至室温后得到中等强度热轧贝氏体钢轨产品。本发明通过降低钢轨的屈强比,提高了钢轨的韧性,从而增强了钢轨在瞬时高应力作用下的变形能力。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通过上述方法制造而成的中等强度热轧贝氏体钢轨。

    中等强度热轧贝氏体钢轨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61704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0905161.X

    申请日:2022-07-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等强度热轧贝氏体钢轨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冶炼:对炼钢原料进行冶炼处理,得到钢坯;其中,所述炼钢原料的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C:0.15%‑0.20%、Si:1.20‑1.40%、Mn:1.60%‑1.90%、Cr:0.70%‑0.90%、Mo:0.30%‑0.50%、Ni:0.50%‑0.70%、Mo+Ni≥0.90%,V≤0.05%,其余为Fe和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2)钢坯轧制:将所述钢坯轧制为50‑75kg/m的断面钢轨;(3)钢轨温控处理:将所述断面钢轨加热至300‑380℃后保温6‑10h,然后冷至室温后得到中等强度热轧贝氏体钢轨产品。本发明通过降低钢轨的屈强比,提高了钢轨的韧性,从而增强了钢轨在瞬时高应力作用下的变形能力。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通过上述方法制造而成的中等强度热轧贝氏体钢轨。

    一种高屈强比的热轧钢轨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48105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230214.3

    申请日:2023-09-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轨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屈强比的热轧钢轨及制备方法,方法包括:将经过冶炼连铸得到的铸坯进行五段式步进加热,第一段加热温度为500~750℃,加热时间≥30分钟;第二段加热温度为750~950℃,加热时间≥30分钟;第三段加热温度为950~1100℃,加热时间≥30分钟;第四段加热温度为1100~1200℃,加热时间≥30分钟;第五段加热温度为1200~1250℃,60分钟≥加热时间≥30分钟;将加热后的铸坯利用7机架轧机连续紧密布局(即BD1+BD2+UR1E1+UR2E2+UF,其中UR1E1、UR2E2、UF紧密布局)轧制成钢轨并将钢轨冷却至室温,钢轨轨头终轧温度为800~850℃,钢轨轨底终轧温度为950~1000℃,在轧制过程中,对轨头区域喷吹冷却介质;对冷却至室温的钢轨进行矫直。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钢轨屈强比。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