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弯曲装置
    1.
    发明公开
    金属弯曲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83207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1078713.X

    申请日:2024-08-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弯曲装置,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该金属弯曲装置包括第一模体及第二模体;第一模体形成有供待加工金属件容置的容置位;第二模体与第一模体可相对远离或靠近,第二模体包括升降主体及间隔设置在升降主体上且与容置位相对设置的若干压弯件,至少部分压弯件的高度位置可独立调节地设置于升降主体上。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金属弯曲装置,提高了金属弯曲加工的效率,省时省力,可根据要求,加工出不同弯曲程度的金属,能够满足不同尺寸规格的金属的弯曲加工需求。本发明的金属弯曲装置具有操作方便、钢筋成型精度高、可周转使用和使用灵活等优势。

    一种智能化安全网取挂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639891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720130.6

    申请日:2024-06-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化安全网取挂装置,包括:杆件设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摄像头设置于杆件的第一端;抓取结构设置于杆件的第一端,抓取结构适于抓取或松开安全网上设有的挂设结构,挂设结构与挂钩配合,以固定安全网;显示屏,设置于杆件的第二端,且显示屏与摄像头信号连接;智能化安全网取挂装置适于通过摄像头拍摄安全网挂设位置处,并将影像实时传输至显示屏显示,根据显示屏的显示内容操作抓取结构以取挂所述安全网;本申请通过摄像头结合显示屏,可以清晰地看到位于挂钩处的安全网的情况,方便拆取挂设安全网,省时,省力,降低安全风险,提高施工效率。

    一种钢框架屋盖安全通道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230975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387660.5

    申请日:2023-10-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框架屋盖安全通道,属于高空作业技术领域,包括:支架和跳板,其中支架具有可拆卸地跨设在单根钢梁上的多个,每个支架上分别具有水平设置并朝向单根钢梁两侧外部延伸的横梁,横梁的长度大于单根钢梁的宽度;本发明通过将支架可拆卸地跨设在单根钢梁上,初步完成支架的安装,然后将跳板铺设在支架的横梁上,横梁的长度大于单根钢梁宽度,所以跳板的宽度较大,便于工人在跳板上行走,本方案中的支架通过可拆卸的方式与单根钢梁连接,分离后支架不会受到损坏并且能够重复使用,有效的降低了施工成本。

    一种土体成孔防塌孔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345122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571154.1

    申请日:2023-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体成孔防塌孔装置,包括采用合金材料制成的固定底盘和可拆卸安装于固定底盘上的调节环;固定底盘中部开设有安装孔,调节环连接于安装孔上,调节环的内环孔口为可调节设置,适于与施工土体的待施工孔口对应设置。设置固定底盘安装在施工土体上便于将调节环与施工土体的待施工孔口对应,通过设置内环孔口可调节的调节环以便于适应不同尺寸大小的施工洞口进行施工使用,在遇到不同尺寸大小的施工洞口时无需定制加工新的加固装置,可重复周转使用,相比于传统的孔口加固装置适用范围更高,且本申请中的固定底盘与安装盘均采用合金材料制成,更加结实耐用,不易损坏,耐久性好,使用周期长,可以降低装置更换成本。

    一种变形监测装置、边坡支护体系及其变形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50948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395716.1

    申请日:2023-10-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形监测装置、边坡支护体系及其变形监测方法,属于边坡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柔性尺、固定组件和监测模块,柔性尺上设置有刻度值,用于布置在边坡的面层上;固定组件设置在柔性尺的第一端,用于将柔性尺的端部固定在边坡的面层上;监测模块设置在柔性尺的第二端,柔性尺滑动插入监测模块内,监测模块内设置有至少一个视觉传感器,视觉传感器用于记录柔性尺在监测模块内移动后的刻度值变化、并将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器;在使用时,通过数据处理器分析数据,并将数据反馈至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可以对面层的变形量进行动态监测;本发明提供的变形监测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感技术不能准确地反应柔性面层的形变量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