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三维频率选择表面的宽带广角度吸波器

    公开(公告)号:CN116646740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775599.5

    申请日:2023-06-27

    Inventor: 胡炳奎 邓天伟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三维频率选择表面的宽带广角度吸波器,包括若干个结构相同且连续排列的三维频率选择表面单元,每个三维频率选择表面单元为空心长方体,均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和金属底板;本发明提供的吸波器通过将水平结构与垂直结构相组合的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吸波器的角度稳定性,对于0~60°斜入射的TE和TM波,可以在2.1倍频带宽内实现超过90%的吸收;同时,本发明中的吸波器具有低剖面的优点,厚度和周期尺寸较小,便于和其他器件集成,便捷性高;另外,本发明中的频率选择表面单元的每一层结构中均采用了中心对称的图案设计,降低了吸波器对入射电磁波的极化方向敏感性。

    一种全双工相控阵列及其射频去耦网络

    公开(公告)号:CN117411497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706939.5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中山大学

    Inventor: 郭雅婷 邓天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全双工相控阵列及其射频去耦网络,全双工相控阵列包括互相交错排列的发射子阵列和接收子阵列,通过在天线的接收子阵列内部增加额外的去耦参考单元,在接收功能一致的前提下,通过阵列位置排布来构建去耦参考单元和接收单元之间的耦合差异,射频去耦网络则根据这一差异,在前端的射频去耦网络的参考通道进行幅度和相位调节,使参考通道中的自干扰信号幅度与接收通道相同或相近,而相位相反,两通道合路消除自干扰信号的同时,能够保留感兴趣的接收信号,实现全双工通信功能。

    面向高速移动场景的仿射频分多址接入通信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113047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032425.X

    申请日:2023-01-06

    Applicant: 中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面向高速移动场景的仿射频分多址接入通信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响应于多个单天线用户的仿射频分多址接入连接,根据获取的单天线用户数目和各个单天线用户的通信吞吐量需求协商确定各个单天线用户在离散仿射傅里叶变换域的下行子载波资源块后,响应于各个用户下行数据的传输,将由各个发射天线根据第一预设信号发送规则和各个单天线用户的下行子载波资源块得到的下行频域信号向量进行时域转换处理得到下行时域信号向量,并通过双弥散无线信道发送至各个单天线用户,以使各个单天线用户根据下行接收时域信号向量和下行子载波资源块得到用户下行数据。本发明能满足高速移动场景下多用户同时通信的应用需求,具备广泛的工程应用前景。

    一种近距离双站地基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406223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701205.8

    申请日:2023-12-12

    Applicant: 中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近距离双站地基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方法及系统,属于雷达探测技术领域。成像方法包括:接收双站雷达系统回波信号并处理,得到基带回波信号;对基带回波信号做距离徙动校正,得到距离徙动校正信号;换标距离徙动校正信号得到伪极坐标信号,伪极坐标信号与伪极坐标关联,伪极坐标由目标点相对发射站的距离、相对发射站的角度,相对接收站的距离和相对接收站的角度构建;解调伪极坐标信号,得到目标点的伪极坐标。利用上述成像方法可以在近距离条件下,利用较低的算法复杂度,实现较高的聚焦精度。

    基于改进的LMS算法的自干扰抵消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405129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293398.1

    申请日:2023-03-23

    Applicant: 中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的LMS算法的自干扰抵消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其中方法包括:根据全双工ISAC系统发送端所发送的发送信号及滤波器的权重系数,计算所述滤波器的输出信号;根据所述全双工ISAC系统中基带接收信号及所述输出信号进行误差计算,得到误差信号;根据所述误差信号和改进的箕舌线函数,构造步长调整函数,并根据所述步长调整函数对所述权重系数进行迭代更新;根据更新后的权重系数对误差信号进行迭代更新,当更新后的误差信号的功率达到最小值时,输出更新后的误差信号及其对应的输出信号。本发明的改进算法使得全双工ISAC系统的数字域自干扰抵消过程可在保持较快收敛性的同时还能保持较低的计算复杂度。

    一种基于耦合馈电的单站收发同时槽线螺旋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5621726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144568.1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中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耦合馈电的单站收发同时槽线螺旋天线,以其中的第一螺旋状槽缝隙和第三螺旋状槽缝隙作为发射天线,以第二螺旋状槽缝隙和第四螺旋状槽缝隙作为接收天线,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共平台、共口径,实现了体积的大幅降低;另一方面,以第一圆弧金属微带馈线、第二圆弧金属微带馈线、第三圆弧金属微带馈线、第四圆弧金属微带馈线对第一长方形耦合槽、第二长方形耦合槽、第三长方形耦合槽、第四长方形耦合槽在天线中心位置进行耦合馈电,其高度比传统的巴伦馈电方式小约四分之一最低频率对应的波长,实现了天线的低剖面设计,具有宽频带、低剖面、高隔离的优势。本发明广泛应用于天线技术领域。

    一种全双工相控阵列及其射频去耦网络

    公开(公告)号:CN117411497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706939.5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中山大学

    Inventor: 郭雅婷 邓天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全双工相控阵列及其射频去耦网络,全双工相控阵列包括互相交错排列的发射子阵列和接收子阵列,通过在天线的接收子阵列内部增加额外的去耦参考单元,在接收功能一致的前提下,通过阵列位置排布来构建去耦参考单元和接收单元之间的耦合差异,射频去耦网络则根据这一差异,在前端的射频去耦网络的参考通道进行幅度和相位调节,使参考通道中的自干扰信号幅度与接收通道相同或相近,而相位相反,两通道合路消除自干扰信号的同时,能够保留感兴趣的接收信号,实现全双工通信功能。

    一种近距离双站地基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406223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701205.8

    申请日:2023-12-12

    Applicant: 中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近距离双站地基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方法及系统,属于雷达探测技术领域。成像方法包括:接收双站雷达系统回波信号并处理,得到基带回波信号;对基带回波信号做距离徙动校正,得到距离徙动校正信号;换标距离徙动校正信号得到伪极坐标信号,伪极坐标信号与伪极坐标关联,伪极坐标由目标点相对发射站的距离、相对发射站的角度,相对接收站的距离和相对接收站的角度构建;解调伪极坐标信号,得到目标点的伪极坐标。利用上述成像方法可以在近距离条件下,利用较低的算法复杂度,实现较高的聚焦精度。

    一种地基雷达间断形变监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310706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603626.7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中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基雷达间断形变监测方法及系统,根据场景假设和模型误差分析,提出了二维方位角非线性模型重新定位误差补偿,可以补偿因雷达位置偏移而引入的相位误差。本方案适用于地基雷达长期缓慢形变监测,可以提高雷达布设的灵活性,降低数据处理复杂度,拥有较高的误差补偿精度,提升形变测量精度,将本方案应用到建筑物间断监测中,补偿后形变测量精度优于毫米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