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02328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370983.8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中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广义啁啾分复用的信号传输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通过在发送端对各啁啾子载波使用特定的脉冲成形窗和在接收端对各啁啾匹配子载波使用匹配滤波窗,抑制通信系统中由双弥散信道引入的分数时延和分数多普勒效应,即接收符号的扩散,提升系统等效信道的稀疏性,使得通信接收端接收到的符号之间的干扰大大降低。用于信道估计的接收导频符号的扩散程度减缓,使得信道估计更加精准,减少了发送端所需保护符号数目,提高了通信系统的可达容量;等效信道更加稀疏,接收端的导频符号和数据符号之间的干扰减少使得系统的导频‑数据分离性更高,两者使得通信系统的信号检测复杂度更低,检测效果也越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113047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032425.X
申请日:2023-01-06
Applicant: 中山大学
IPC: H04W72/0453 , H04W72/541 , H04L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面向高速移动场景的仿射频分多址接入通信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响应于多个单天线用户的仿射频分多址接入连接,根据获取的单天线用户数目和各个单天线用户的通信吞吐量需求协商确定各个单天线用户在离散仿射傅里叶变换域的下行子载波资源块后,响应于各个用户下行数据的传输,将由各个发射天线根据第一预设信号发送规则和各个单天线用户的下行子载波资源块得到的下行频域信号向量进行时域转换处理得到下行时域信号向量,并通过双弥散无线信道发送至各个单天线用户,以使各个单天线用户根据下行接收时域信号向量和下行子载波资源块得到用户下行数据。本发明能满足高速移动场景下多用户同时通信的应用需求,具备广泛的工程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826837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0484302.5
申请日:2022-05-05
Applicant: 中山大学
IPC: H04L25/02 , H04B7/04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道估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提取等效信道矩阵第一列中所有可能非零值所在行的所有行坐标,并提取所述所有行坐标对应的行中所有可能非零值对应的列坐标,生成保护坐标,根据导频坐标和保护坐标,生成发送端的信号发送序列;将信号发送序列发送到接收端,以使接收端对信号发送序列进行解析,得到信号接收序列;根据预设的门限值对获取到的信号接收序列中的导频符号进行筛选,并将筛选出来的导频符号进行映射处理,得到信道估计信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基于等效信道矩阵的循环特性,对信号发送序列中的导频和保护符号进行合理设置,并在接收端对经预设的门限值筛选后的导频符号进行映射处理,以提高信道估计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85187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0853220.3
申请日:2022-07-08
Applicant: 中山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雷达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集成度便携式MIMO形变监测雷达装置、校正方法,装置包括阵列天线模组、GPS驯服时钟、时序控制模块、FMCW信号源、4通道射频发射模块、4通道射频接收模块、SP4T中频开关、4通道采集板以及GPU处理平台;提出了空变相位误差校正与高精度成像方法。上述硬件与算法设计可在显著提升雷达集成度的同时,实现稳定可靠的高精度形变测量。可以达到缩小现有雷达系统的体积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542320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232990.2
申请日:2022-10-10
Applicant: 中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快速实时子孔径成像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将待处理的回波信号数据从中央处理器传入图形处理器;根据窗函数对回波信号数据进行逐行加窗,并通过CUFFT函数库对逐行加窗后的回波信号数据进行矩阵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第一信号数据;根据方位向时域和距离频率对第一信号数据进行keystone变换并行化,得到第二信号数据;采用二维网格的索引方式对第二信号数据并行进行方位向加窗,得到目标信号数据;通过线程索引与块索引相结合的方式对目标信号数据进行分块成像并行化,得到目标雷达图像。该方法能够提高雷达成像效率,具备良好的成像效果及实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624708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526765.3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中山大学
IPC: G01S13/90 , G06T5/00 , G06T5/50 , G06T11/20 , G06V10/762 , G06V10/764 , G06K9/62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复杂环境下的大气校正方法及系统,属于地基雷达大气校正技术领域。本公开通过提取永久散射体点并对其进行区域划分、三角剖分和大气相位插值获取大气相位估计结果,并在累积相位中将其去除实现大气校正,消除因地形和大气变化原因带来的形变测量不准确问题;进一步通过对永久散射体点进行二次精选,提升了永久散射体点选取质量;进一步通过双聚类和三角剖分的方法,解决了在复杂地形下插值参考点跨度过大或过于密集导致插值不可信或过拟合的问题;进一步通过反距离权重算法进行插值完成大气相位估计,使不同区域的大气估计结果更好地适应大气环境客观存在的局部多样性与空间连续性,提升大气校正和最后形变反演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737687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1524793.9
申请日:2020-12-22
Applicant: 中山大学
IPC: H04B10/2507 , H04J14/02 , G01S7/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精度双多基地雷达光传输同步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宽带雷达回波信号激光传输子装置、射频参考信号激光传输子装置、第一波分复用器、第二波分复用器和电控高精度光纤延迟线,所述宽带雷达回波信号激光传输子装置分别与第一波分复用器和第二波分复用器连接,所述射频参考信号激光传输子装置分别与第一波分复用器、电控高精度光纤延迟线和第二波分复用器连接,所述电控高精度光线延迟线分别与第一波分复用器和第二波分复用器连接。该方法为应用上述同步装置的工作方法。本发明具有抗散射噪声及色散抖动的优点。本发明作为一种高精度双多基地雷达光传输同步装置及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固体激光放大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76495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926791.4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中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仿射傅立叶变换多载波波形的高精度定位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单基地ILAC系统模型中,单基地基站向目标发送ILAC信号并采集所述目标反射的接收信号;对所述接收信号进行离散仿射傅里叶变换,得到解调后的AFT‑MC信号;基于所述解调后的AFT‑MC信号,将信道参数估计问题表述为最大似然估计问题;基于MUSIC算法估计到达角;基于所述最大似然估计问题和所述到达角,估计时延和多普勒;计算目标位置。通过使用本发明,能够降低信道参数估计的复杂度,进而提高定位速度。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通信定位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200881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36215.1
申请日:2024-04-11
Applicant: 中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联合功率控制与编码调制的车载通信链路能效优化方法,包括:获取未知车载通信场景中发送端的频域发送符号和接收端的频域接收符号;对所述未知车载通信场景的频域接收符号进行处理,获取未知车载通信场景的特征矩阵序列集合和信道质量信息;采用场景识别技术对所述未知车载通信场景的特征矩阵序列集合进行场景识别,获得未知车载通信场景的场景类别;将所述未知车载通信场景的场景类别及信道质量信息输入到DDQN模型中,以车载通信链路能效最大化为目标,进行发射功率和调整编码方法的配置,获得最优配置方案;根据最优配置方案调整发送端的传输参数。本发明能够在动态车辆通信环境下根据车辆通信环境智能调制发射功率并选择最优的编码调制方案,有效提高了车载通信链路能效。
-
公开(公告)号:CN118158035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322112.2
申请日:2024-03-20
Applicant: 中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保护间隔导频辅助的信道估计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对无保护间隔的仿射频分复用接收端信号进行粗信道估计,再对接收端信号进行检测,得到发送数据符号的粗估计值;计算第一消除干扰的接收信号;在预设门限下对第一消除干扰的接收信号进行精信道估计,获得信道参数的精确估计值,计算第二消除干扰的接收信号;对第二消除干扰的接收信号进行检测,获得发送数据符号的精确估计值;更新粗估计的等效信道矩阵和发送数据符号的粗估计值,重复迭代;达到预设的迭代次数时,将对应的发送数据符号的精确估计值作为发射端信号的最终估计值。本发明相比需要插入保护间隔的传统信道估计方案,大大提升了频谱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