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靶向嵌合肽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转移药物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859841B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610122787.8

    申请日:2016-03-04

    Applicant: 中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靶向嵌合肽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转移药物中的应用。所述嵌合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靶向作用于CXCR4+肿瘤细胞,协同抑制肿瘤细胞内CXCR4/SDF‑1a功能轴和NF‑kB信号通路,降低CXCR4+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具体地,该嵌合肽由SDF‑1a的氮端序列和NF‑kB P50亚基的核定位序列(NLS)嵌合而成,通过氮端序列靶向识别肿瘤细胞表面受体CXCR4,抑制细胞内SDF‑1a/CXCR4功能轴作用;又作为穿膜肽促使NF‑kB p50亚基NLS序列有效进入肿瘤细胞,靶向抑制NF‑kB的入核转录过程,在研究多靶点抗肿瘤转移药物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电磁感应检测法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957341A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0910160746.8

    申请日:2009-07-13

    Applicant: 中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析检测技术及装置。以分离通道的末端或近末端处为检测区域,在检测区域设一电磁感应线圈,并使电磁感应线圈紧靠分离通道,电磁感应线圈的磁路平行或垂直通过分离通道,电磁感应线圈接往电磁感应变化测量装置,电磁感应变化测量装置的输出端接往记录仪。适用于在线分离分析如毛细管电泳、微流控芯片、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的检测。具有通用性较好、不易污染、应用比较简便等优点。发明为电磁感应检测法及其装置。

    用于分离分析的垂直式磁感应检测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769897A

    公开(公告)日:2010-07-07

    申请号:CN200810220631.9

    申请日:2008-12-31

    Applicant: 中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析检测技术及装置。以两个通道(一个为参比通道,另一个为分离通道)末端或靠近末端处为检测区域,在检测区域分别设两个电感元件(一个为参比电感元件,另一个为检测电感元件),分别垂直通过两个通道。电感元件的电气接口接往电感测量装置,电感测量装置的输出端接往记录仪。具有通用性较好、不易污染、应用比较简便等优点。

    一种双靶向嵌合肽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转移药物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859841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122787.8

    申请日:2016-03-04

    Applicant: 中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靶向嵌合肽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转移药物中的应用。所述嵌合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靶向作用于CXCR4+肿瘤细胞,协同抑制肿瘤细胞内CXCR4/SDF?1a功能轴和NF?kB信号通路,降低CXCR4+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具体地,该嵌合肽由SDF?1a的氮端序列和NF?kB P50亚基的核定位序列(NLS)嵌合而成,通过氮端序列靶向识别肿瘤细胞表面受体CXCR4,抑制细胞内SDF?1a/CXCR4功能轴作用;又作为穿膜肽促使NF?kB p50亚基 NLS序列有效进入肿瘤细胞,靶向抑制NF?kB的入核转录过程,在研究多靶点抗肿瘤转移药物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微全分析系统非接触电导检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932497A

    公开(公告)日:2007-03-21

    申请号:CN200610122689.0

    申请日:2006-10-13

    Applicant: 中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型全化学分析系统的检测方法及其相应的装置。将芯片的盖片或基片设计成薄的膜片;在膜片的外侧沿毛细管通道对应的位置紧贴检测电极,检测电极与芯片内的毛细管通道不接触;向检测电极输入高频信号,检测毛细管通道内溶液在检测电极间区域的高频电导信息,得到分离图谱。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工艺简单、使用方便、可在较低的激发频率和较低的激发电下工作、安全和稳定性能好。

    毛细管电泳同轴型磁导检测法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769894A

    公开(公告)日:2010-07-07

    申请号:CN200810220630.4

    申请日:2008-12-31

    Applicant: 中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析检测技术及装置。以毛细管分离通道的末端或靠近末端处为检测区域,在检测区域设一同轴式磁感应线圈,磁感应线圈的磁路与毛细管分离通道同轴。感应线圈与交流信号发生器连接,测量通过感应线圈的所得的信号,经过信号放大后与记录仪相连。具有通用性较好、不易污染、应用比较简便等优点。

    磁感应检测头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145684Y

    公开(公告)日:2008-11-05

    申请号:CN200720178888.3

    申请日:2007-12-29

    Applicant: 中山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分析检测装置。在管状通道的外侧设置电感线圈,电感线圈的外侧套有导磁外壳。导磁外壳做成磁环或磁杯。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在线分离分析如毛细管电泳、微流控芯片、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的检测。本实用新型具有通用性较好、不易污染、应用时操作比较简便等优点。

    磁导检测器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034974Y

    公开(公告)日:2008-03-12

    申请号:CN200620155586.X

    申请日:2006-12-31

    Applicant: 中山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分析检测装置。以分离通道的末端或靠近末端处为检测区域,在检测区域设一电感元件,电感元件的磁路平行或垂直通过分离通道。电感元件的电气接口接往电感测量装置,电感测量装置的输出端接往记录仪。适用于在线分离分析如毛细管电泳、微流控芯片、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的检测。具有通用性较好、不易污染、应用比较简便等优点。

    微流控芯片多道电化学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1016953Y

    公开(公告)日:2008-02-06

    申请号:CN200720048000.4

    申请日:2007-01-30

    Applicant: 中山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析仪器,具体涉及一种微流控芯片的伏安-非接触电导同点多道电化学检测装置。在微流控芯片的外侧沿毛细管通道对应的位置紧贴两个非接触电导检测电极,作为非接触电导检测。在对应于非接触电导两检测电极之间的微通道上设置一用于伏安检测的工作电极。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实现了同点同时进行多道电化学检测,可以同时提供多种检测信息,扩大了检测对象范围。另外,其体积很小、使用方便。

    微全分析系统非接触电导与荧光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1016979Y

    公开(公告)日:2008-02-06

    申请号:CN200720047999.0

    申请日:2007-01-30

    Applicant: 中山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645 G01N2021/648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析仪器,具体涉及在同点同时进行非接触电导与荧光检测的微全分析系统的检测装置。在芯片的分离通道旁设置两个非接触电导电极,向其中一个检测电极输入高频信号,在另一个电极检测微通道内的溶液在两检测电极间区域的高频电导信号。荧光检测的激发光源使用发光二极管,其入射光对准微通道在两个非接触电导电极之间的区域,通过检光元件检测荧光信号。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可实现在同点同时进行荧光检测和电导检测,获得多种信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