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39683A
公开(公告)日:1999-12-29
申请号:CN99109100.0
申请日:1999-06-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8/06
Abstract: 一种吸引铸造方法是在横金属型7和上金属型8的周突部8a之间形成第一吸引口10。在形成腔室9的上端部的上金属型8的周突部8a上形成脱型杆插入孔11。该孔11里插入脱型杆12。该孔11与杆12之间形成第二吸引口。或不用脱型杆12,配置具有通气性的烧结金属形成很多通气孔作为第二吸引口。第二吸引口14的吸引负压比第一吸引口10的负压设定得高,由于第二吸引口14的高负压,能够防止上金属型8的低温型面部8b的空气残留。
-
公开(公告)号:CN102365141A
公开(公告)日:2012-02-29
申请号:CN201080014208.9
申请日:2010-03-31
IPC: B22D11/041 , B22D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1/0401 , B22D11/041 , B22D11/10 , B22D11/103 , B22D1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通过使熔融金属从熔融金属流下口流下到连续铸造模具的成形空间内而连续地铸造铸锭的保温帽。流下口形成部位的内周形状是与圆筒空间形成部位的内周形状对应的形状。所述保温帽在所述熔融金属流下口的周围形成环状槽,且在该环状槽与所述熔融金属流下口之间具备堰部。
-
公开(公告)号:CN102365141B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080014208.9
申请日:2010-03-3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22D11/041 , B22D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1/0401 , B22D11/041 , B22D11/10 , B22D11/103 , B22D1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通过使熔融金属从熔融金属流下口流下到连续铸造模具的成形空间内而连续地铸造铸锭的保温帽。流下口形成部位的内周形状是与圆筒空间形成部位的内周形状对应的形状。所述保温帽在所述熔融金属流下口的周围形成环状槽,且在该环状槽与所述熔融金属流下口之间具备堰部。
-
公开(公告)号:CN1093017C
公开(公告)日:2002-10-23
申请号:CN99109100.0
申请日:1999-06-21
Applicant: 中央精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8/06
Abstract: 一种吸引铸造方法是在横金属型7和上金属型8的周突部8a之间形成第一吸引口10。在形成腔室9的上端部的上金属型8的周突部8a上形成脱型杆插入孔11。该孔11里插入脱型杆12。该孔11与杆12之间形成第二吸引口。或不用脱型杆12,配置具有通气性的烧结金属形成很多通气孔作为第二吸引口。第二吸引口14的吸引负压比第一吸引口10的负压设定得高,由于第二吸引口14的高负压,能够防止上金属型8的低温型面部8b的空气残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