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9951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167925.5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基于自动给定的水轮发电机组一次调频有水试验方法及系统,属于发电机组技术领域;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函数发生器模拟频率信号易误操作及导叶给定阶跃试验时手动输入错误阶跃量的问题;其方法包括:验证测频回路精度后,在机组并网运行下,通过人机界面自动触发一次调频死区校核、开度模式及功率模式频率阶跃扰动试验、导叶给定阶跃试验,自动给定频率及开度变化,并自动采集分析数据;本发明有效避免了人为误操作引起的波动,提高了试验效率与安全性,确保了机组稳定运行;其主要应用于发电机组一次调频性能优化与复核,及时发现并处理试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进一步提升试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发电机组的高效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893442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22248.7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开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性水轮机开度模式下提升一次调频功率精准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引入水头、开度、功率函数关系并增加导叶位置开度灵敏度系数,任意水头下的水轮机水头、开度、功率关系与额定水头下水轮机水头、开度、功率函数关系相除并乘导叶位置开度灵敏度系数后与机组在一次调频中计算得出的导叶变化量相乘,使得水轮机开度模式控制导叶变化量随着水头变化,而机组功率调节量保持一致,达到水轮机功率模式下一次调频功率调节精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311871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85588.8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调速器控制方法和系统,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启动仿真环境模块,模拟水轮机的实际运行状态,并实时监测状态数据;步骤二:将监测到的数据输入到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算法中;步骤三:在线识别当前水轮机模型的参数;步骤四:根据识别结果和性能指标计算出最优控制序列;步骤五:将最优控制序列转换为执行机构模块的模拟控制信号;步骤六:根据控制信号调节水轮机模型的运行状态;步骤七:根据模拟效果对模型预测进行修正,并返回步骤三继续迭代优化;本发明引入了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算法,能够针对水轮机运行工况变化实时更新模型参数,提高了调速控制的鲁棒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044645B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0026734.6
申请日:2023-01-09
Applicant: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轮发电机组调速器功率前馈控制修正方法,属于水电机组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解决了前馈控制存在稳定误差、控制精度不高的问题,同时解决了反馈控制参数难以整定的问题,提高了水电机组功率控制的响应速度与稳态精度,本发明主要技术特征是:根据给定功率和一次调频信号形成的目标功率和当前的工作水头,由前馈控制直接产生所需的控制输出,较反馈控制具有调节速度快、无过调的现象,同时通过反馈修正对前馈控制进行修正,使前馈控制具有自学习的功能,最终能使前馈控制实现高精度调节,本发明适用于水轮机调速器的并网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2270088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011156328.4
申请日:2020-10-26
Applicant: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IPC: G06F30/20
Abstract: 集群水轮发电机组仿真模型及其建模方法,包括等效调速器模型、等效水轮机模型、等效引水系统模型和等效发电机模型,将电力系统内具有相似特性的多台水电机组用等效集群水轮发电机组仿真模型代替,用等效集群水轮发电机组仿真模型与电网或负荷仿真模型连接构成电力系统整体仿真模型,系统中的大量水电机组简化为一系列等效水电机组模型,再将上述等效水电机组模型与电网模型和负荷模型综合构成电力系统整体模型,便可进行系统仿真计算,系统中的大量水电机组简化为一系列等效水电机组模型,能够在保证精确度的基础上大幅减小仿真计算的运算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283011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158053.8
申请日:2020-10-26
Applicant: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IPC: F03B15/00
Abstract: 水轮发电机组调速器二次重构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包括依次连接的水轮机调速器仿真模型库、二次重构组态工具模块、配置文件生成模块以及仿真计算模块,水轮机调速器仿真模型库还与仿真计算模块连接,模型库中包括有主配压阀、PID控制模块、接力器频率死区、开度限制等典型功能元件,通过选择不同类型的典型功能元件,设置元件的参数并连接这些元件,构建需要的水轮机调节系统,通过建立水轮机调速器模型图形库,开发图形组态界面,按实际需求选择典型元件进行组态,形成组态配置文件,最后根据组态配置文件调用相应的水轮机调速器模型计算函数完成仿真计算,可方便地完成水轮机调速器调节器部分二次重构仿真。
-
公开(公告)号:CN119267183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264806.1
申请日:2024-09-10
Applicant: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ID算法的水电站排水系统控制方法,包括对排水泵进行试验,构建基于排水泵功率和排水速率的特征曲线;计算集水井水位增长速率;判断当前是否已启泵,若未启泵则基于水位增长速率初始化启泵;基于水位增长速率和PID算法计算排水泵给定功率;调节排水泵功率并执行循环;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水电站排水控制逻辑粗放,导致设备启停频繁,无法应对大量漏水的情况,极易造成设备损坏的问题,具有可通过PID算法精准调节控制排水泵抽水速率,达到集水井水位动态平衡,减少水淹厂房风险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12653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058098.6
申请日:2024-08-02
Applicant: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11/42
Abstract: 一种基于无源控制的水轮机调速系统仿真建模方法,通过建模、仿真、控制、调节和分析对比,在不脱离系统动力学和不忽略系统物理特性下,用来生成具有更多物理意义准确而简单的模型,利用水轮机调剂系统的自然结构,获得系统的哈密顿模型。通过构建端口哈密顿模型来准确描述水轮机调速系统的动态行为,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能够保证系统全局渐进稳定性的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提升水轮机调速系统在高比例非常规可再生能源并网情况下的频率调节能力,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与现有的调速系统比较,能够有效提升水轮机调速系统在高比例非常规可再生能源并网情况下的频率调节能力,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887597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779762.X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郭穗 , 严玉明 , 张鹏 , 张文韬 , 刘松林 , 艾远高 , 王本红 , 王腾 , 张晨阳 , 刘畅 , 徐长明 , 赵淳 , 沈厚明 , 彭仲晗 , 范鹏 , 吴启瑞 , 董勤
IPC: G06V20/52 , G01F23/292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475 , G06N3/088 , G06N3/09 , G06N3/094 , G06N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因果推理生成式模型的实时水位监测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数据采集;步骤2:预处理;步骤3:约束编码;步骤4:模型训练;步骤5:水位判别;步骤6:监测测试;步骤7:系统开发;本发明通过对实时水位的监测和生成模型的构建,分别设置编码、解码、约束判别器等几个损失函数互相协同,达到最优的效果;根据输入样本特征的编码,采取因果推理方法来约束生成式模型对样本数据的生成和变换,提升训练样本的多样性和非线性,增加了模型性的稳定性和鲁棒性,提升了实际水位监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710867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779763.4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郭穗 , 严玉明 , 张鹏 , 张文韬 , 刘松林 , 艾远高 , 王本红 , 王腾 , 张晨阳 , 刘畅 , 徐长明 , 赵淳 , 沈厚明 , 彭仲晗 , 范鹏 , 吴启瑞 , 董勤
IPC: G06V10/22 , G06V10/44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9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轮机组调速器事故配压阀阀芯位置状态检测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配压阀阀芯位置状态数据采样;步骤2:数据预处理;步骤3:特征编码;步骤4:重构样本特征获取;步骤5:模型训练;步骤6:分类检测;步骤7:系统开发;本发明通过对配压阀样本特征编码和重构模型的构建,分别设置编码、解码已经判别器等几个损失函数互相牵制,达到最优的效果;根据输入样本特征的编码,采取反卷积操作实现样本数据的变换,增加了状态样本数据的非线性,增加了模型性的鲁棒性,有效减少了噪音标签对模型训练的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