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1991911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005542.6

    申请日:2025-0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故障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包括:获取电站设备的实时运行参数,对实时运行参数进行故障预测,获取对电站设备的预测故障类型和预测故障发生时间点,对预测故障类型进行多维度影响评估,获取对电站设备的多维度影响结果,通过预测故障类型和预测故障发生时间点对电站设备进行动态成本分析,获取电站设备的预测修复成本,通过多维度影响结果和预测修复成本,确定对电站设备的目标故障处理决策,响应于与用户在预设用户交互页面对目标故障处理决策的反馈,对目标故障处理决策进行优化,从而降低运维成本,提高故障处理效率,提高了电站的可用性和可靠性,提升用户满意度。

    一种混凝土浇筑下料的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858309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310810693.X

    申请日:2023-07-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浇筑领域,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浇筑下料的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创建浇筑区域的BIM模型,并通过BIM模型提取浇筑单元边界线;采集缆机的运行数据,并通过运行数据识别缆机从开始工作到现在的各个工作状态以及各个工作状态对应的工作时间;根据缆机在工作过程中的各个工作状态确定缆机的下料位置信息,下料位置信息包括缆机每次下料时的浇筑单元位置;基于缆机各个工作状态对应的工作时间、下料位置信息和浇筑单元边界线监测缆机的下料高度、浇注区域内的下料均衡度和浇注区域内的胚层覆盖时间。实现了混凝土浇筑下料的自动化监测,减少了人工工作量,降低了数据不完整,提高了监测精确度和预警及时性。

    基于数值试验的内衬岩洞储气库超载安全性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56607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310935747.5

    申请日:2023-07-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数值试验的内衬岩洞储气库超载安全性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内衬岩洞储气库的类型建立内衬岩洞储气库的复合结构及赋存地质环境的数值仿真模型;在数值仿真模型中逐渐增加复合结构的内压,获取衬砌起裂、密封层非线性变形、密封层失效及复合结构屈服时的加载内压;根据加载内压计算衬砌起裂、密封层非线性变形、密封层失效及复合结构屈服时的超载倍数;根据超载倍数评价内衬岩洞储气库的超载安全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数值试验的内衬岩洞储气库超载安全性评价方法,充分结合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内衬岩洞储气库的结构特征,利用数值试验的方式,更系统更全面地评价了内衬岩洞储气库复合结构的超载安全性和整体稳定性。

    基于数值试验的内衬岩洞储气库超载安全性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56607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935747.5

    申请日:2023-07-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数值试验的内衬岩洞储气库超载安全性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内衬岩洞储气库的类型建立内衬岩洞储气库的复合结构及赋存地质环境的数值仿真模型;在数值仿真模型中逐渐增加复合结构的内压,获取衬砌起裂、密封层非线性变形、密封层失效及复合结构屈服时的加载内压;根据加载内压计算衬砌起裂、密封层非线性变形、密封层失效及复合结构屈服时的超载倍数;根据超载倍数评价内衬岩洞储气库的超载安全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数值试验的内衬岩洞储气库超载安全性评价方法,充分结合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内衬岩洞储气库的结构特征,利用数值试验的方式,更系统更全面地评价了内衬岩洞储气库复合结构的超载安全性和整体稳定性。

    一种压气储能人工地下储气库的排水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3524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60971.4

    申请日:2024-07-1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压气储能人工地下储气库的排水系统和方法,属于压气储能技术领域;所述排水系统包括集水结构、集水井和调压结构;所述集水结构设置在储气库的底部,所述集水结构用于收集所述储气库内部形成的冷凝水;所述集水结构的底部与所述集水井的底部通过排水管道连通;所述调压结构设置在所述集水井上;所述储气库包括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所述调压结构用于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调节所述集水井内的气压小于所述储气库内的气压,以使所述集水结构中的冷凝水沿所述排水管道流入所述集水井内;本申请在保证高效排水的同时不会造成压缩空气损失,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延长了储气库使用寿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