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567684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510026509.8
申请日:2015-01-20
申请人: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 , 北京铁科英迈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接触网几何参数检测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固定于车辆顶部的至少两台线扫描摄像机拍摄的一维接触网图像;对一维接触网图像进行灰度处理生成灰度值与像素坐标关系图;根据灰度值与像素坐标关系图确定接触网的接触线在图像中的成像位置;根据接触线的成像位置确定接触线在对应摄像机的成像角度;根据成像角度和至少两台线扫描摄像机相对于车辆顶部的位置数据确定接触网几何参数。本发明的接触网几何参数检测,利用线扫描摄像机采集的图像进行几何参数检测,线扫描速度快,检测结果准确,检测效率高,不占用维修天窗时间,为接触网动静态几何参数测量评估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技术手段,提升了供电设备检查和维护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032868A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711233863.3
申请日:2017-11-30
申请人: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 , 北京铁科英迈技术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B61K9/08
CPC分类号: B61K9/08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列车轨道检测系统及方法,涉及轨道检测技术领域。系统中嵌入式计算机设备向惯性组件和激光摄像组件发送采样脉冲信号;激光摄像组件拍摄钢轨断面图像,并发送至嵌入式计算机设备;惯性组件测量检测梁相对于钢轨的姿态参数,并发送至嵌入式计算机设备;嵌入式计算机设备根据钢轨断面图像确定检测梁相对于钢轨的横向位移数据和垂向位移数据;根据横向位移数据、垂向位移数据以及姿态参数进行计算处理,确定列车轨道的不平顺几何参数;根据不平顺几何参数进行超限判断,形成超限判断数据,并生成不平顺几何参数的波形数据;将超限判断数据和波形数据发送至地面数据处理中心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04567684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510026509.8
申请日:2015-01-20
申请人: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 , 北京铁科英迈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接触网几何参数检测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固定于车辆顶部的至少两台线扫描摄像机拍摄的一维接触网图像;对一维接触网图像进行灰度处理生成灰度值与像素坐标关系图;根据灰度值与像素坐标关系图确定接触网的接触线在图像中的成像位置;根据接触线的成像位置确定接触线在对应摄像机的成像角度;根据成像角度和至少两台线扫描摄像机相对于车辆顶部的位置数据确定接触网几何参数。本发明的接触网几何参数检测,利用线扫描摄像机采集的图像进行几何参数检测,线扫描速度快,检测结果准确,检测效率高,不占用维修天窗时间,为接触网动静态几何参数测量评估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技术手段,提升了供电设备检查和维护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139704A
公开(公告)日:2011-08-03
申请号:CN201110034587.4
申请日:2011-02-01
申请人: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 , 北京铁科英迈技术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B61L25/0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射频技术的高精度列车定位系统及其定位方法,包括:设置在轨道旁固定物上的射频卡,设置在有轨车上的阅读器以及处理计算机;射频卡响应阅读器发出的发射信号,返回反射信号;阅读器接收并处理射频卡返回的反射信号,获得该射频卡的卡号,并将卡号发送给处理计算机;处理计算机,调用射频卡数据库识别与该射频卡卡号相对应的定位信息。该列车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继承了射频技术的诸多优点,克服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可以在苛刻的环境中精准有效的工作。另外,本发明还设计了该定位系统的误差修正方案,进一步提高了该列车定位系统的检测精确度,满足当前轨道交通发展对检测系统所提出的更高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2101487A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0910242916.7
申请日:2009-12-17
申请人: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 , 北京铁科英迈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列车追踪状态的获取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接收全球定位系统GPS实时定位包;对所述GPS实时定位包进行解码以得到经纬度信息、GPS里程信息、GPS时间信息和列车速度信息;判断所述经纬度信息是否和数据库中标定的所述测量点的经纬度相同,如果相同,则将所述GPS里程信息、所述GPS时间信息和所述列车速度信息记录在所述测量点的数据库文件中;根据所述数据库文件中的所述GPS里程信息、所述GPS时间信息和所述列车速度信息计算出所述测试列车间的追踪状态。本发明实施例有着准确率高、投入人力少、检测点多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101487B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0910242916.7
申请日:2009-12-17
申请人: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 , 北京铁科英迈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列车追踪状态的获取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接收全球定位系统GPS实时定位包;对所述GPS实时定位包进行解码以得到经纬度信息、GPS里程信息、GPS时间信息和列车速度信息;判断所述经纬度信息是否和数据库中标定的所述测量点的经纬度相同,如果相同,则将所述GPS里程信息、所述GPS时间信息和所述列车速度信息记录在所述测量点的数据库文件中;根据所述数据库文件中的所述GPS里程信息、所述GPS时间信息和所述列车速度信息计算出所述测试列车间的追踪状态。本发明实施例有着准确率高、投入人力少、检测点多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6983987U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20914669.0
申请日:2017-07-26
申请人: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 , 北京铁科英迈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总公司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铁路线路设备外观巡检系统,包括:用于获取检测车运行距离的里程收集装置;用于获取接触网外观图像,以结合运行距离作为确定接触网外观损伤位置的依据的接触网巡检装置;用于获取轨道外观图像,以结合运行距离作为确定轨道外观缺损位置的依据的轨道巡检装置;用于获取铁路通信信号设备外观图像,以结合运行距离作为确定铁路通信信号设备外观缺损位置的依据的轨旁电务巡检装置;接触网巡检装置、里程收集装置安装于检测车的车顶;轨道巡检装置和轨旁电务巡检装置安装于检测车的车底。采用本实用新型系统可对这些基础设施设备外观进行自动化检查,节省人力和时间,提高检查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01769877B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0810241160.X
申请日:2008-12-26
申请人: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
IPC分类号: G01N21/88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表面擦伤检测系统,该系统包括视觉子系统和图像处理子系统,其中,视觉子系统包括:光学模块,用以采集轨道表面图像;温控模块,用以监测并控制工作的环境温度;测距模块,用以输出距离脉冲,提供距离信息;图像处理子系统包括:左轨图像采集处理模块、右轨图像采集处理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其中左轨图像采集处理模块、右轨图像采集处理模块分别各自包括:图像采集模块;图像识别模块;图像浏览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用以对识别后的擦伤图像进行显示,并进行人工确认后,将真实的擦伤记录输出。本发明解决了对提速线路、客运专线和既有线路的轨道表面状态检测的问题,具有使用简单,造价低廉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769877A
公开(公告)日:2010-07-07
申请号:CN200810241160.X
申请日:2008-12-26
申请人: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
IPC分类号: G01N21/88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表面擦伤检测系统,该系统包括视觉子系统和图像处理子系统,其中,视觉子系统包括:光学模块,用以采集轨道表面图像;温控模块,用以监测并控制工作的环境温度;测距模块,用以输出距离脉冲,提供距离信息;图像处理子系统包括:左轨图像采集处理模块、右轨图像采集处理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其中左轨图像采集处理模块、右轨图像采集处理模块分别各自包括:图像采集模块;图像识别模块;图像浏览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用以对识别后的擦伤图像进行显示,并进行人工确认后,将真实的擦伤记录输出。本发明解决了对提速线路、客运专线和既有线路的轨道表面状态检测的问题,具有使用简单,造价低廉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758835A
公开(公告)日:2010-06-30
申请号:CN200810240757.2
申请日:2008-12-23
申请人: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构架式轨距和轨向测量装置,该装置包括:检测梁,设置在轨道检查车构架上;两组激光图像位移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检测梁两端,用以检测轨道相对检测梁的位移;轨向加速度计,用于测量检测梁的的中心点相对与惯性空间的位移;车体惯性修正平台,用以测量检测梁的姿态,修正检测梁姿态对测量数据造成的影响;测距传感器,设置在轨道检查车轮对轴端,用以测量轨道检查车的行驶距离、行驶速度并提供距离采样时间间隔;数据处理平台,设置在检查车上,将检测数据进行处理,以得到轨距和轨向检测结果。本发明解决了轴箱式轨距检测梁本身的安全隐患和高速下轨距轨向无法测量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