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32739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621362.8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声学黑洞效应的楔形卷簧减振结构,其中上面板和下面板之间设置多个楔形卷簧元件,楔形卷簧元件中的楔形卷簧由楔形薄片绕高度方向螺旋卷曲而成,其形状上下对称,其高度延水平方向渐减,楔形卷簧同轴套装在所述外套筒内部,同时与外套筒的顶面和底面均保持一定距离,外套筒通过封板密封,楔形卷簧的间隙中填满液体阻尼,封板和楔形卷簧之间填充黏弹性阻尼材料。本发明的楔形卷簧减振结构利用声学黑洞的聚波效应将能量向楔形卷簧元件的中心聚集,可以通过楔形卷簧的尺寸、数量等参数,实现指定频率的减振,特别是在低频段能够形成较宽的减振带隙,同时结合利用卷簧自身结构摩擦在振动传递过程中消耗能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71278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951134.1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
IPC: F16F15/305 , F16F15/3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旋转飞轮的减震器,包括外壳、旋转机构、金属橡胶、贯穿螺柱以及基座,所述外壳扣在基座上,二者之间布置所述金属橡胶上,所述螺杆贯穿所述外壳与所述基座,所述旋转结构偏心布置在基座内与所述螺杆啮合。本发明利用齿轮的配合将减震器的上下往复运动转化为飞轮的旋转运动,从而达到耗能的效果,有效改善低频振动;旋转机构的镜像布置可以实现往复运动过程中两侧飞轮分别各自只绕着顺时针或者逆时针同一方向做旋转运动,不会造成突然变向的冲击力从而损坏机构。
-
公开(公告)号:CN11730786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491973.5
申请日:2023-11-09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
IPC: F16L55/027 , F16L55/0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自动调节导流板的单向流通阻抗复合式消声结构,包括外壳体、阻尼材料、穿孔板、肋片、流通阀路,其中流通阀路中利用压差与弹簧的蓄能作用将翼型导流板设计成自动调节导流板结构,当设备变工况运行时,流经单向流通阻抗复合式消声结构时,可以降低主通道的流阻;且单向流通阀的应用可以有效的解决流体回流问题,提升设备的输出效率,不仅可以降低流体自身的低频流噪声,同时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噪声由入口进入主流道,此时流道截面积扩增,扩张比增加,还可以降低设备发出的中高频噪声,可以实现更佳的消声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19428316U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223280689.7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
IPC: B63B3/6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拆卸的三维负刚度蜂窝复合阻波装置,包括上面板、下面板、三维负刚度蜂窝隔声胞元;所述上面板和下面板之间设置多个三维负刚度蜂窝隔声胞元,三维负刚度蜂窝隔声胞元包括波浪板,波浪板为双层结构,两个波浪板镜像设置并连接,三维负刚度蜂窝隔声胞元累叠连接。本实用新型基于多个可拆卸的三维负刚度蜂窝隔声胞元构成三维负刚度蜂窝结构,不仅具有高初始刚度,还解决了现有普通蜂窝结构通过塑性变形吸收能量,限制了能量吸收的问题,有效解决了蜂窝结构的重复使用的问题,同时设置吸声材料装饰层,拥有更强的隔声能力,同时也克服了传统的船舶舱室隔声结构施工周期长、防火能力差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219282805U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223289729.4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显控台的操控台面翻转装置,其中滑槽板为L型板,所述轴设置在滑槽板的长端面上,滑槽板的短端面上设置滑槽安装座;轴共设置两个,两个轴依次穿过滑槽板上设置的滑槽、滑片后与联轴螺纹板连接,滑片与滑片安装座连接,基于轴、滑槽、滑槽安装座、滑片安装座的相互配合将显控台的操控台面翻转,且不会倾覆操控台面,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稳定性高,且不占用过多空间,组装简单,成本低,易实现,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308054143S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30824128.5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车载一体化显控台。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车载显示、操控和人机交互。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
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
5.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底面为使用时不容易看到或看不到的部位,省略仰视图;右视图与左视图对称,省略右视图。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