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91536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498823.5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五一一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合布阵干涉仪定位方法,针对辐射源频率3GHz信号,设计4通道十字阵与7通道均匀圆阵混合布阵干涉仪测向定位系统,通过测量多组干涉仪相位差,结合平台位置信息实现对地面固定辐射源定位。首先将观测区域进行网格划分,对于每个网格点计算预测相位差,以相位差预测值与相位差实际测量值的差值为代价函数。比较所有网格点的代价函数,找出最小值,其对应的网格点坐标即为辐射源位置估计结果。本发明通过混合布阵干涉仪测量相位差实现测向定位,与传统单站测向定位相比具有解模糊概率高、定位精度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36733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794162.0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五一一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卫星舱板电磁波反射的天线设计方法,在保证原单元天线设计性能不变的前提下,可降低电磁波在舱板上的反射对单元天线影响,改善圆阵干涉仪组阵后的相位一致性,进而满足在干涉仪组阵情况下的定位精度和解模糊概率等关键指标要求。经实测对比,本发明对相位一致性改善非常明显,并能使干涉仪组阵后的定位精度和解模糊概率等关键指标满足指标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011313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418835.2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五一一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低轨卫星脉冲测向信息非圆、非正态分布,导致传统k‑means聚类等分选方法易出现丢脉冲或错批的问题,公开了一种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脉冲测向信息分选方法,通过单脉冲定位反推基准时刻脉冲来波方向以消除到达角漂变,然后利用DBSCAN和高斯混合模型(GMM)两步聚类实现脉冲信号分选,最后利用定位结果选权迭代的方式,剔除分选结果中的误分选脉冲。根据本发明所提方法,可以正确区分来波方向非圆、非正态分布的辐射源脉冲序列,提高脉冲信号分选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367437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678485.5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五一一研究所
IPC: G01C2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电子监测的协同引导方法,电子监测卫星载荷通过地面上注的先验信息,包括监测区域信息,辐射源参数特征,船舶特征等。通过对监测区域内目标接收,通过计算辐射源参数值与监测区域信息疑似参数置信度,对辐射源和监测区域进行匹配关联,按置信度优先级推送成像星进行目标成像。本发明提出的协同策略引导方法,电子监测卫星载荷可于星上自主实现监测区域与辐射源目标有效关联,辐射源与监测区域关联成功率高,具备实时引导与多星协同下的目标持续跟踪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370786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673710.6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五一一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洋船舶监测并详查的总体方法,其电子监测卫星幅宽大,观测范围广,为成像卫星提供引导信息注入具有天然的优势。本发明以电子监测结果为引导信息,通过成像卫星实现目标详查。本发明提出的海洋船舶监测详查的总体策略,从顶层设计角度而言,明确引导生成的方式,即通过监测区域信息、辐射源信息及船舶辐射源关联信息,通过确定引导模式,匹配电子监测结果、船舶和辐射源信息,综合输出引导结果。本发明详细展开说明了监测区域信息、辐射源库及船舶辐射源库设计方式。所提的海洋船舶监测详查的总体方法有效发挥了多星协同对海洋目标监测详查的天基综合感知效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36743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678485.5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五一一研究所
IPC: G01C2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电子监测的协同引导方法,电子监测卫星载荷通过地面上注的先验信息,包括监测区域信息,辐射源参数特征,船舶特征等。通过对监测区域内目标接收,通过计算辐射源参数值与监测区域信息疑似参数置信度,对辐射源和监测区域进行匹配关联,按置信度优先级推送成像星进行目标成像。本发明提出的协同策略引导方法,电子监测卫星载荷可于星上自主实现监测区域与辐射源目标有效关联,辐射源与监测区域关联成功率高,具备实时引导与多星协同下的目标持续跟踪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022833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422781.8
申请日:2022-04-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五一一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基于势能场的无人机蜂群数据传输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蜂群路由协议的数据传输方法,本发明为解决传统路由协议在选取数据传输路径时耗时长,浪费资源成本的的问题,建立无人机蜂群;每个无人机节点均接收相邻无人机节点的信息和中心节点的数据信息并对接收的信息进行实时更新和储存;根据接收的的信息建立势能场;更新和储存势能场的信息,得到更新完成的势能场;根据更新完成的势能场计算最优的数据传输路径,根据最优的数据传输路径以及传输数据的属性确定数据传输方案;根据选取的数据传输方案确定无人机转发节点,基于无人机转发节点确定最佳数据传输路径。属于无人机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786181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421700.2
申请日:2022-04-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五一一研究所
IPC: H04W12/122 , H04W24/02 , H04B7/0456
Abstract: 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的联合优化预编码对抗窃听方法,涉及通信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中不能保证私密节点安全的问题,本申请所设计方案首先考虑到私密节点不是发射端相对最远的节点,并且通过联合预编码优化来最大化距离更近的节点的发送功率,以保证私密节点的安全,接着,当距离发射端最远的节点需要私密传输时,本发明提出的串行干扰解调顺序不同于传统的非正交多址接入网络,这种改进的串行干扰解调顺序和预编码优化可用于确保最远节点的安全,本申请的灵活性和适用性进而为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中不同场景的私密传输都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4334914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025628.1
申请日:2022-01-11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五一一研究所
IPC: H01L23/552 , H01L29/06 , H01L29/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硅边柱SOI工艺抗辐照NMOS器件,包括NMOS器件栅端、源端、漏端、体区和P+硅边柱。所述P+硅边柱SOI工艺抗辐照NMOS器件,通过改变原本NMOS器件的边墙绝缘体隔离层为P+型掺杂硅的边柱结构。采用P+型掺杂的边柱结构可有效降低辐照总剂量效应下NMOS器件因辐照效应产生的沟道漏电流。采用本发明可以在兼容主流SOI工艺情况下,有效解决边墙寄生晶体管和衬底寄生晶体管在辐照条件下引起的漏电流问题,此外与现有传统抗辐照器件相比,宽长比设计不受限制,并具有较小面积、高集成度等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706631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427768.1
申请日:2022-04-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五一一研究所
Abstract: 基于深度Q学习的移动边缘计算中卸载决策方法及系统,它属于移动边缘计算系统中移动设备的卸载决策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移动边缘计算系统中卸载决策过程产生的时延大、能耗高的问题。本发明将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应用到移动边缘计算中的卸载决策问题,根据系统中建立的本地计算队列,任务传输队列,边缘服务器队列等任务调度模型,设计对应的系统状态,动作和奖励方程。通过对比本发明方法与其他算法的平均时延和能耗,可以得出,本发明的卸载决策方法极大的降低了移动边缘计算系统中卸载决策过程产生的时延与能耗。本发明方法可以应用于移动边缘计算系统中移动设备的卸载决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