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整排气压力损失的节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80198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297118.3

    申请日:2025-03-1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调整排气压力损失的节流装置,属于航空发动机试验技术领域,其包括:外机匣和内机匣,两者构成气流通道,气流通道前端连接压气机试验件、后端连接排气集气箱;安装在外机匣上的驱动装置和联动环,驱动装置连接联动环,用于驱动联动环相对于外机匣转动;设置在气流通道内的若干个叶片,叶片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上支持机构和下支持机构支撑,上支持机构穿过外机匣且通过摇臂连接联动环,下支持机构安装在内机匣上;驱动装置驱动联动环转动,进而带动摇臂偏转,最终控制叶片转动,实现排气流通面积的变化控制。本申请解决了排气压力损失不可调的问题,解决了压气机试验在大流量、小压比特性时排气难的问题。

    一种压气机转子出口非定常流场分布测量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98348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614443.9

    申请日:2023-05-2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压气机转子出口非定常流场分布测量分析方法,包括:在转子叶片出口对应的压气机机匣上设有沿周向延伸的活动槽,使活动槽内的探针沿周向和径向移动而对转子叶片出口进行空间式扫描;开展锁相测量,控制探针按照设定的采集参数进行动态压力信号数据采集;将转子叶片某一叶高方向的探针测点得到的动态压力信号数据根据其对应的周向空间位置和测量时序,分别建立时间轴和空间轴,进而建立时空关联轴;对时空关联轴上的动态压力信号数据进行插值获得流场重构虚拟通道,从而获得转子叶片叶高位置的动态压力信号分布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对转子叶片不同径向位置的测点重复以上步骤,获得转子出口流场参数的瞬态二维分布。

    一种双轴压气机试验件腔压主动调节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624414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455847.8

    申请日:2023-04-2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压气机试验件腔压主动调节装置,属于叶轮机试验技术领域,所述压气机试压件沿着轴向气流方向依次设有卸荷腔、轴承封严腔、轴承前腔、轴承腔和轴承后封严腔,各腔之间通过封严篦齿进行密封;该装置包括:封严引气压力主动调节系统,其连通至轴承前腔和轴承后封严腔,用于将工艺气引入腔体内,实现对轴承前腔和轴承后封严腔的封严气供应压力动态调节;通大气孔集气排空系统,其连通至卸荷腔和轴承封严腔,通过所述通大气孔集气排空系统实现对卸荷腔和轴承封严腔排气压力的动态调控,进而保证轴向力的同时满足封严压差要求;轴承腔主动抽吸系统,其连通至轴承腔,用于实现对轴承腔抽吸压力的主动调控。

    一种用于三涵道风扇试验的前风扇出口测试布局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75294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400872.8

    申请日:2022-11-09

    Abstract: 本申请一种用于三涵道风扇试验的前风扇出口测试布局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确定三涵道风扇的前风扇出口测试截面的轴向位置及测试探针的组成方案,所述测试探针由梳状总温探针和梳状总压探针组成;基于三涵道风扇设计状态点的仿真流场,确定前风扇出口的测试探针的叶片周向相对位置;基于典型非设计状态点的仿真流场进行评估,确定前风扇出口的测试探针的叶片周向相对位置是否再次满足要求;若满足要求,根据梳状总温探针、梳状总压探针的叶片周向相对位置确定梳状总压探针和梳状总温探针的角向位置,完成测试探针布置;若不满足要求,则调整前风扇出口的测试的叶片周向相对位置,直至满足要求。

    一种变循环压缩系统试验匹配特性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88319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401355.2

    申请日:2022-11-0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变循环压缩系统试验匹配特性建模方法,包括:建立变循环压缩系统的气动性能面域特征图,气动性能面域特征图横坐标为变循环压缩系统的换算流量,纵坐标为涵道比或无量纲涵道背压;在气动性能面域特征图中提取出关键要素曲线;在气动性能面域特征图中确定需要分析的涵道比或涵道无量纲背压范围;在涵道比或涵道无量纲背压范围内,沿着特征参数固定条件提取若干条的涵道比或无量纲背压不变时从堵点至喘点的压气机或风扇气动性能特性曲线;提取每条压气机或风扇气动性能特性曲线的工作点特性参数、喘点特性参数以及喘振裕度;分别建立工作点特性参数、喘点特性参数以及喘振裕度随着涵道比或涵道无量纲背压的变化曲线,并进行拟合。

    一种用于三涵道风扇试验的前风扇出口测试布局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75294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211400872.8

    申请日:2022-11-09

    Abstract: 本申请一种用于三涵道风扇试验的前风扇出口测试布局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确定三涵道风扇的前风扇出口测试截面的轴向位置及测试探针的组成方案,所述测试探针由梳状总温探针和梳状总压探针组成;基于三涵道风扇设计状态点的仿真流场,确定前风扇出口的测试探针的叶片周向相对位置;基于典型非设计状态点的仿真流场进行评估,确定前风扇出口的测试探针的叶片周向相对位置是否再次满足要求;若满足要求,根据梳状总温探针、梳状总压探针的叶片周向相对位置确定梳状总压探针和梳状总温探针的角向位置,完成测试探针布置;若不满足要求,则调整前风扇出口的测试的叶片周向相对位置,直至满足要求。

    压气机机匣非定常压力场分布测量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93061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614378.X

    申请日:2023-05-2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压气机机匣非定常压力场分布测量分析方法,包括:在转子机匣上布置若干个动态传感器以形成阵列测点;使动态传感器的采集系统接收触发信号按照设定的采集参数开始采集,以获得阵列测点下的压力信号;针对同一轴向位置的多个周向测点,根据测点周向空间位置及测得的压力信号时序分别建立空间轴和时间轴,利用两者关联性建立时空关联轴;对时空关联轴上的测点压力信号进行插值,并经过坐标转换分别获得相对坐标系和绝对坐标系下流场重构虚拟通道,进而获得该轴向位置瞬态流场分布的变化规律;重复上述步骤获得不同轴向位置的瞬态流场分布的变化规律,将不同轴向位置的瞬态流场分布进行组合,获得转子机匣流场参数的瞬态二维分布。

    一种变循环压缩系统性能表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87286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1400892.5

    申请日:2022-11-0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变循环压缩系统性能表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构建以变循环压缩系统的换算流量为横坐标、以变循环压缩系统的可调涵道的特征参数为纵坐标的平面坐标系;在所述平面坐标系中,通过预定方式表征所述特征参数的值,从而得到基于面域特征的变循环压缩部件性能表征示意图,用以表征所述变循环压缩系统性能。本申请提供的表征方法可以直观的反映并量化评估自适应三涵道风扇/变循环双涵道压气机的喘振边界、工作点性能(流量、压比、效率)最高压比、最高效率等性能参数随第三涵道/前涵道的涵道比或涵道背压的变化规律,更容易的在调节整机性能匹配参数时寻找自适应风扇的匹配优化方向。

    一种构建变循环压气系统性能面域特征的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63812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400877.0

    申请日:2022-11-0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构建变循环压气系统性能面域特征的试验方法,包括:确定变循环压气系统特征涵道的特征参数在气动性能面域特征图需要涵盖的范围;确定变循环压气系统的气动性能面域特征的关键要素得到关键要素特征线;确定试验的变循环压气系统性能状态需要录取的若干条气动性能特性曲线,使采集的气动性能特性点均布于气动性能面域特征图中,且关键要素特征线上覆盖至少若干试验采集点;通过同时调节非特征涵道的排气节流装置来改变变循环压气系统从堵点至喘点的状态,固定或调节特征涵道的排气节流装置,录取变循环压气系统性能状态;对试验测量的变循环压气系统性能,通过采用面域插值的方法进行处理,构建变循环压气系统性能面域特征图。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