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蜂窝夹层结构胶膜厚度的无损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84310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114517.5

    申请日:2020-10-16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蜂窝夹层结构胶膜厚度的无损检测方法,属于无损检测领域。本发明采用超声纵波直入射脉冲反射法进行检测,首先采用两块胶膜厚度不同的蜂窝夹芯结构对比试块对设备进行标定,分别记录不同胶膜厚度试块胶膜位置的反射回波,然后,对被检测蜂窝夹芯结构件进行检测,通过被检测蜂窝夹芯结构件胶膜反射信号的位置特征,来判断被检测胶膜厚度。该发明采用无损检测方法实现制件内部胶膜厚度测量,不需要损坏制件,检测方法简便,容易操作,检测结果准确度可以满足材料制造者要求。

    一种蜂窝夹层结构胶膜厚度的无损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84310B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011114517.5

    申请日:2020-10-16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蜂窝夹层结构胶膜厚度的无损检测方法,属于无损检测领域。本发明采用超声纵波直入射脉冲反射法进行检测,首先采用两块胶膜厚度不同的蜂窝夹芯结构对比试块对设备进行标定,分别记录不同胶膜厚度试块胶膜位置的反射回波,然后,对被检测蜂窝夹芯结构件进行检测,通过被检测蜂窝夹芯结构件胶膜反射信号的位置特征,来判断被检测胶膜厚度。该发明采用无损检测方法实现制件内部胶膜厚度测量,不需要损坏制件,检测方法简便,容易操作,检测结果准确度可以满足材料制造者要求。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中增强体含量的无损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12039B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1811220602.2

    申请日:2018-10-19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中增强体含量的无损测量方法,属于无损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水浸自动C扫描检测技术进行数据采集,测量精度高、重复性好,克服了传统的接触法检测自动化程度低、易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缺点;可实现被检对象表面100%检测,检测结果直观且便于存储,不但能够测量出被检对象上任意位置的增强体含量,还可在二维彩色声速成像图上直接观察到不同区域的增强体分布均匀性。本发明采用常规水浸超声C扫描检测系统结合简单的数据处理即可实现声速的二维成像,从而测量出增强体含量,不要求检测系统本身具备声速成像功能,因而对于检测设备要求不高,可操作性好,并且测量速度快,有效降低时间和经济成本。

    一种纤维增强钛基复材界面结合质量的超声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42560B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1811171872.9

    申请日:2018-10-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碳化硅纤维增强钛基复合材料制件的超声检测方法,属于无损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钛合金与碳化硅纤维丝之间的金属/纤维界面进行水浸聚焦超声C扫描检测,采用界面信号检测和底波监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缺陷类型的识别和结合质量评价,避免了采用单一方法检测无法识别缺陷类型可能带来的误判问题。从而有效的实现对碳化硅纤维增强钛基复合材料制件界面结合质量控制。本发明采用水浸聚焦超声C扫描检测技术进行检测,有效提高检测灵敏度,并实现了检测结果的自动成像,避免了传统的手动接触式检测影响因素多、检测精度不高、结果显示不直观等问题。

    一种基于无损检测的缺陷与疲劳性能关系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63758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0869830.0

    申请日:2019-09-12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无损检测的缺陷与疲劳性能关系的确定方法,该方法通过材料中缺陷的无损检测精确定位、高周疲劳性能试验、断口分析、缺陷特征统计等步骤,确定缺陷种类、尺寸、位置、分布等特征与疲劳性能的关系,为现有材料及新材料制件无损检测的验收标准提供了直接数据支持。本发明方法采用多种无损检测方法进行缺陷精确定位后再进行后续疲劳性能试验和分析,实现了缺陷特征可设计化并避免了结果的随机性,从而减少疲劳性能试验数量,降低时间和经济成本。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可对缺陷尺寸、位置、种类、分布等多参量进行综合性的定量分析,与传统方法只能进行单个参量的定性分析相比,获得的信息更为丰富全面,实用性更强。

    一种纤维增强钛基复材界面结合质量的超声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42560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171872.9

    申请日:2018-10-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碳化硅纤维增强钛基复合材料制件的超声检测方法,属于无损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钛合金与碳化硅纤维丝之间的金属/纤维界面进行水浸聚焦超声C扫描检测,采用界面信号检测和底波监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缺陷类型的识别和结合质量评价,避免了采用单一方法检测无法识别缺陷类型可能带来的误判问题。从而有效的实现对碳化硅纤维增强钛基复合材料制件界面结合质量控制。本发明采用水浸聚焦超声C扫描检测技术进行检测,有效提高检测灵敏度,并实现了检测结果的自动成像,避免了传统的手动接触式检测影响因素多、检测精度不高、结果显示不直观等问题。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中增强体含量的无损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12039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1220602.2

    申请日:2018-10-19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中增强体含量的无损测量方法,属于无损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水浸自动C扫描检测技术进行数据采集,测量精度高、重复性好,克服了传统的接触法检测自动化程度低、易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缺点;可实现被检对象表面100%检测,检测结果直观且便于存储,不但能够测量出被检对象上任意位置的增强体含量,还可在二维彩色声速成像图上直接观察到不同区域的增强体分布均匀性。本发明采用常规水浸超声C扫描检测系统结合简单的数据处理即可实现声速的二维成像,从而测量出增强体含量,不要求检测系统本身具备声速成像功能,因而对于检测设备要求不高,可操作性好,并且测量速度快,有效降低时间和经济成本。

    一种基于多探头联合的超大尺寸金属坯锭超声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1056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83093.5

    申请日:2024-11-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损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多探头联合的超大尺寸金属坯锭高灵敏度超声检测方法。方法通过联合使用双晶片纵波直探头、以及不同参数的单晶片纵波直探头,结合检测分区、检测面及灵敏度调整方式的合理选择,实现厚度500~1000mm的超大尺寸金属坯锭的高灵敏度检测,同时保证较高的近表面分辨力。本发明降低了材料本底噪声,提高了检测信噪比,可实现最大厚度1米金属坯锭的有效检测,检测灵敏度可达Φ1.2mm平底孔当量,同时近表面分辨力优于2~5mm,且无需制作大量对比试块,降低成本且便于现场操作。该方法可解决目前超大尺寸金属坯锭超声不可检或检测灵敏度偏低的问题,为大型金属制件用原材料内部质量的控制提供有效手段。

    一种增减材复合制造构件的超声检测及试块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1056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83090.1

    申请日:2024-11-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损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增减材复合制造构件的超声检测及试块制作方法。以在锻件基体上增材成形复杂结构制成的增减材复合制造构件为对象,分别针对锻造成形区、增材/锻造过渡区及增材成形区分区域制作超声检测用对比试块,并针对各区域的成形工艺与结构特点分别选择合适的检测方向及灵敏度调整方式等,实现增减材复合制造构件内部缺陷的全面检测。本发明解决了增材制造材料的各向异性及组织不均匀性带来的检测结果不准确问题,并通过分区域检测为增减材复合制造构件提供了全面有效的检测手段,为提高增材制造产品的质量提供保障。

    一种基于无损检测的缺陷与疲劳性能关系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63758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1910869830.0

    申请日:2019-09-12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无损检测的缺陷与疲劳性能关系的确定方法,该方法通过材料中缺陷的无损检测精确定位、高周疲劳性能试验、断口分析、缺陷特征统计等步骤,确定缺陷种类、尺寸、位置、分布等特征与疲劳性能的关系,为现有材料及新材料制件无损检测的验收标准提供了直接数据支持。本发明方法采用多种无损检测方法进行缺陷精确定位后再进行后续疲劳性能试验和分析,实现了缺陷特征可设计化并避免了结果的随机性,从而减少疲劳性能试验数量,降低时间和经济成本。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可对缺陷尺寸、位置、种类、分布等多参量进行综合性的定量分析,与传统方法只能进行单个参量的定性分析相比,获得的信息更为丰富全面,实用性更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