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硫正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78554A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110427578.5

    申请日:2021-04-20

    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锂硫正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正极复合材料为具有中空结构的富锂锰基纳米线与硫的复合物,该方法首先分别配制PVP有机溶液及含有乙酸锂、乙酸镍、乙酸钴、乙酸锰的金属盐溶液,然后将金属盐溶液缓慢向PVP溶液中滴加并搅拌制得纺丝前驱液;将前驱液静电纺丝得到前驱体纳米纤维;随后将前驱体纳米纤维干燥并于一定温度下煅烧一定时间制得富锂锰基纳米线;最后将富锂锰基纳米线同S混合,于一定温度下煅烧一定时间获得最终产物。所制得正极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突出,由此制备的电极具有高质量比容量、高体积比容量及长循环寿命。

    一种双包覆层正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53736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304944.3

    申请日:2020-04-17

    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双包覆层正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正极复合材料为正极活性材料、二氧化锰(MnO2)、石墨烯的复合物。首先分别配制一定浓度高锰酸钾(KMnO4)、硫酸锰(MnSO4)溶液;然后将适量正极活性材料、高锰酸钾溶液、硫酸锰溶液在一定温度下混合搅拌,至反应完全;将反应液抽滤得到沉淀物,用无水乙醇反复清洗后烘干、粉碎、过筛;随后将粉末置于马弗炉中,在氢气(H2)/氩气(Ar)/甲烷(CH4)混合气氛中1000℃下反应一定时间;最后将粉末研磨、过筛,制得最终正极复合材料。所制得正极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突出,具有高充放电效率、优异倍率特性及长循环寿命。该正极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简单,可实现工业化规模生产。

    一种基于原位合成的石墨烯改性铜基电触头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57932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299337.X

    申请日:2019-04-15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原位生长工艺制备石墨烯改性铜基电触头材料的方法。本发明首先通过原位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制备石墨烯包覆纯铜粉体,然后采用机械球磨工艺将石墨烯包覆纯铜粉体、铜合金粉体、锡酸锌粉体均匀混合,得到复合粉体。随后采用冷等静压成型工艺、无压烧结工艺得到电触头烧结坯体,最后通过热挤压工艺、冷轧工艺得到组织良好的石墨烯改性铜基电触头材料。本发明通过原位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向铜基电触头材料中引入石墨烯增强体,大大节约了石墨烯原料成本,解决了石墨烯在铜基体中均匀分散的工艺难题,在不降低触头材料导电导热性能的同时显著增强了触头触头材料的机械强度与抗电弧烧蚀性能。

    一种多孔石墨烯硅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12384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308933.X

    申请日:2019-04-1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石墨烯硅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针对目前硅负极材料体积膨胀严重导致结构坍塌造成能量快速衰减的问题,本发明利用石墨插层法、液相剥离法和原位生长法先制备出金属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将金属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包覆硅材料表面,再用酸溶液刻蚀掉金属氧化物,利用碳热反应原理得到多孔石墨烯硅负极材料。其中,高品质石墨烯的优良导电性和多孔结构有利于电子和锂离子的快速传输,调控加热处理时间和温度可得到多种孔洞石墨烯结构,可根据实际负极材料所需条件灵活调整,而刻蚀掉的金属氧化物留出缓冲空间,缓解硅材料体积膨胀造成的一系列负面影响。

    一种基于原位合成的石墨烯包覆铜导电粉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02757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299339.9

    申请日:2019-04-15

    IPC分类号: B22F1/02 C23C18/1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原位合成的石墨烯包覆铜导电粉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首先以高分子聚乙烯醇/聚乙二醇为固态碳源,通过高浓度高分子溶液浸渍工艺结合化学气相沉积工艺获得石墨烯包覆导电铜粉。对上述石墨烯铜复合粉体进行二次石墨烯原位包覆,获得石墨烯高比例包覆的石墨烯铜复合导电粉体。石墨烯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导电性能及防腐性能,采用原位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制备石墨烯完全包覆铜复合粉体,复合粉体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和耐蚀性能,用以代替现有导电银粉及镀银铜粉,大大节约导电涂料成本。

    一种金属基复合材料中界面力学行为的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95449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1910348711.0

    申请日:2019-04-26

    IPC分类号: G01N21/65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基复合材料中界面力学行为的分析方法,所述分析方法是通过对比金属基复合材料中的增强体原位拉曼测试得到的系数与增强体原位拉曼测试得到的系数,得到金属基复合材料中界面应力转移效率。该方法是一种无损测试方法,试验的重复性好、可靠度高,相比于传统的力学方法,其操作简单、可实现性高,并且不会对试样造成不可逆损伤。本发明提供的金属基复合材料中界面力行为的分析方法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相对于传统的断口分析方法,能够提供界面力学的定量数据,能够有效地推动界面力学分析的发展,有助于建立微观应力检测方法,对复合材料结构件的在线检测提供技术手段。

    一种具有保护层的锂金属电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86134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0958131.6

    申请日:2020-09-11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保护层的锂金属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将硼酸、氟化石墨烯按比例进行球磨混合均匀,然后与聚二甲基硅氧烷进行加温的干法混合,干法混合的温度范围为100℃~200℃,随后降温到常温后加入有机溶剂继续混合,得到均匀分散的浸泡浆料;步骤2、将锂金属电极材料浸泡在浸泡液中,所述第一浸泡液用于去除锂箔表面杂质;步骤3、将锂金属电极材料浸泡在所述浸泡浆料中;步骤4、将锂金属电极材料进行红外干燥;红外干燥的温度为40℃~60℃;步骤5、将锂金属电极材料进行加温干燥,加温干燥的温度为60℃~100℃,使得锂金属电极材料表面形成保护层。本发明为锂金属电极提供保护层,且抑制锂枝晶生长,增强了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能。

    基于还原氧化石墨烯和铜复合材料的成型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19842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023154.1

    申请日:2019-10-25

    IPC分类号: C22C1/05 C22C9/00 B22F3/16

    摘要: 本发明涉及基于还原氧化石墨烯和铜复合材料的成型件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湿法球磨制备氧化石墨烯/铜混合粉体,然后将混合粉体在氢气气氛下还原,最后通过复压复烧的粉末冶金方法获得了还原氧化石墨烯/铜复合材料。本发明方法很好地实现了还原氧化石墨烯均匀分散到铜基体中,制备的还原氧化石墨烯/铜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塑性和高导电性的优点,而且复压复烧的烧结成型方法工艺简单可控,生产成本较低,生产效率较高,易于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本发明制备的成型件氧化物少,气孔少,致密度高,具有高强、高导电、高塑性等优异的综合性能。

    一种基于原位合成的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25385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299341.6

    申请日:2019-04-15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原位合成的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先通过溶液浸渍工艺在电解铜粉表面包覆高分子固态碳源,然后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在铜粉表面原位生成石墨烯,进一步地,采用机械球磨工艺将石墨烯球磨进铜颗粒内部,获得石墨烯铜复合粉体,最后采用粉末冶金成型及变形加工工艺获得质量良好的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本发明以高分子为固态碳源在电解铜粉表面原位合成石墨烯,实现了石墨烯在铜粉中的均匀分散,节省了石墨烯原料成本。本发明工艺简单,有效解决了石墨烯均匀分散及石墨烯与铜界面结合的问题,大量节省了石墨烯原料成本,非常适用于高性能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批量化生产制备。

    一种金属基复合材料中界面力学行为的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95449A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910348711.0

    申请日:2019-04-26

    IPC分类号: G01N21/65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基复合材料中界面力学行为的分析方法,所述分析方法是通过对比金属基复合材料中的增强体原位拉曼测试得到的 系数与增强体原位拉曼测试得到的 系数,得到金属基复合材料中界面应力转移效率。该方法是一种无损测试方法,试验的重复性好、可靠度高,相比于传统的力学方法,其操作简单、可实现性高,并且不会对试样造成不可逆损伤。本发明提供的金属基复合材料中界面力行为的分析方法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相对于传统的断口分析方法,能够提供界面力学的定量数据,能够有效地推动界面力学分析的发展,有助于建立微观应力检测方法,对复合材料结构件的在线检测提供技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