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695797B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810588462.8
申请日:2018-06-08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流穿墙套管保护装置及方法,直流穿墙套管保护装置包括加热件、户外温度传感器、管内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加热件设于直流穿墙套管内,用于加热直流穿墙套管内的绝缘介质。户外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户外环境温度值To。管内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直流穿墙套管内的温度值Tt。加热件、户外温度传感器和管内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控制器用于比较To和Tt以判断是否启动加热件。该直流穿墙套管保护装置及方法能使得穿墙套管即使在户外温度极低以及户内外温差极大的情况下,仍能保持直流穿墙套管内部的温度稳定,使得直流穿墙套管内的电气元件能够正常运行,从而保证严寒地区的直流输电设备在极低气温下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8695797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810588462.8
申请日:2018-06-08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流穿墙套管保护装置及方法,直流穿墙套管保护装置包括加热件、户外温度传感器、管内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加热件设于直流穿墙套管内,用于加热直流穿墙套管内的绝缘介质。户外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户外环境温度值To。管内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直流穿墙套管内的温度值Tt。加热件、户外温度传感器和管内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控制器用于比较To和Tt以判断是否启动加热件。该直流穿墙套管保护装置及方法能使得穿墙套管即使在户外温度极低以及户内外温差极大的情况下,仍能保持直流穿墙套管内部的温度稳定,使得直流穿墙套管内的电气元件能够正常运行,从而保证严寒地区的直流输电设备在极低气温下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49458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573743.8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8/23 , G06F18/2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虚拟电厂架构优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虚拟电厂的分层架构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包括:构建虚拟电厂的初始控制架构,第三层级上的多个第三节点用于表征第一类用户和第二类用户;基于枢纽拓扑连接关系和第二节点的经济价值数据对第二节点进行关键枢纽辨识,以确定用于表征关键聚合商平台的枢纽节点;进行系统解耦辨识,以确定解耦节点,将与解耦节点连接的多个第三节点作为用于表征第一类用户的自治节点;在维持枢纽节点和自治节点不变的情况下,对待调整节点进行优化,得到虚拟电厂的目标控制架构;待调整节点为初始控制架构中除枢纽节点和自治节点之外的其他节点,实现了虚拟电厂在进行用户资源调度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247376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1910484176.1
申请日:2019-06-05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换流站辅助装置、方法及换流站,包括控制保护装置,以及并联连接的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并联后的第一端连接换流站联接变压器的中性点,第二端接地;第一支路包括第一断路器;第二支路包括第一负载;发生单极接地故障时,故障电流经第一负载形成故障回路。因第一负载较大,所以在单极接地故障时,流过的短路电流较小,可以满足换流站单极接地故障情况下能够继续运行一段时间,以提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控制保护装置用于在检测到第二支路的故障电流时,输出闭合信号至第一断路器;第一断路器接收到闭合信号后切换至闭合状态,从而使得短路电流增大,便于控制保护装置定位故障支路和故障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6932540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310637051.4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变电工程数据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在变电工程的每一工程阶段,获取工程对象在该工程阶段的阶段数据和上一工程阶段的流转数据,存储至该工程阶段的数据模型图中;数据模型图是按照图数据库的格式构建的;从数据模型图中提取该工程阶段的共享数据,对共享数据进行更新处理,得到该工程阶段的流转数据;将该工程阶段的流转数据流转至下一工程阶段,将下一工程阶段更新为该工程阶段,返回将该工程阶段的阶段数据和上一工程阶段的流转数据,存储至该工程阶段的数据模型图中的步骤,直至变电工程的收尾工程阶段的阶段数据存储完成。采用本方法能够避免数据错误或遗漏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845797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751802.5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G5/06 , F16F15/02 , F16F15/067 , F16F15/08 , H02G15/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阻尼线路机械振荡的装置或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线减震座及GIL母线减震支撑结构,一种管线减震座,包括顶盖和底座,顶盖与底座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提供沿竖直方向的缓冲,顶盖与底座之间设有用于限制顶盖和底座相对水平位移的位移约束结构,在缓冲弹簧与顶盖之间和/或缓冲弹簧与底座之间设置有柔性缓冲垫,解决了缓震过程中,弹簧与刚性材料直接接触,造成减震效果不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899911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1810932858.X
申请日:2018-08-16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流变电系统。该直流变电系统通过直流变压器、中压侧直流电路、低压侧直流电路、一个或至少两个并联的功率调节模块以及换流模块,能够实现同个直流电压等级的多回线路之间的连接,且每个回路功率可单独调控;能够实现不同电压等级的直流电压之间的电压转变、电气连接以及功率传输与转换,还可实现交流电网与直流电网的过渡连接,从而成为直流电网的核心节点,组建直流电网。
-
公开(公告)号:CN105958851B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610329908.6
申请日:2016-05-17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6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流站和换流系统及其换流器的充电方法,换流系统中换流站的换流变压器通过中性点电阻接地,换流变压器又通过三相隔离开关与换流站中的换流器连接。利用换流站的换流变压器的中性点电阻、三相隔离开关、换流器以一定方式接地,形成电流通路,对换流器进行充电,也就是说,本发明的换流站中换流器在充电时无需传统的充电电阻及其旁路隔离开关。由于中性点电阻R原本就在换流变压器中,而且在传统方案中中性点电阻并未在换流器充电过程中使用,因此,相比于传统的换流站,本发明的换流系统的换流站中省去了充电电阻及其旁路隔离开关,从而节省了设备的占地和投资,减轻了设备的维护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07919679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711397354.4
申请日:2017-12-21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直流换流站布置结构,包括阀厅和设于所述阀厅内的桥臂单元和设于所述阀厅外的柔性直流变压器,所述桥臂单元与所述柔性直流变压器电性连接,所述桥臂单元包括换流阀和桥臂电抗器,所述换流阀与所述桥臂电抗器电性连接。对于±800kV及以上的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过程,所述柔性直流换流站布置结构将桥臂电抗器布置于阀厅内,省去了绝缘要求高、工艺制造难度大的穿墙连接设备的使用,大大降低了所述柔性直流换流站布置结构的建造难度和建造成本。而且,将所述桥臂电抗器设置于所述阀厅内,减少了设备运行噪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提高了所述柔性直流换流站布置结构的环境友好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487031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1033545.8
申请日:2016-11-16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建造方法和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在原常规直流输电系统上进行改造,该建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保留原受端站的主控楼和其中一个常规直流阀厅,该常规直流阀厅维持正常运行,将另外一个常规直流阀厅改造为柔性直流阀厅;柔性直流阀厅改造完成后,原受端站保留的常规直流阀厅停止运行,柔性直流阀厅启动运行;将原受端站保留的常规直流阀厅改造为柔性直流阀厅。对原受端站的两个常规直流阀厅进行改造时,采用“单极运行、单极改造”的模式,减少改造过程中的运行损失和运行安全,该方法通过将原受端站改造为柔性直流换流站,使原常规直流输电系统改造成为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最大程度利用现有建筑及设备,降低建造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