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02513B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228224.2
申请日:2022-03-10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加热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适用多种介质的直热返流式电加热器。该电加热器为圆筒形立式电加热器,从下至上依次为底座、加热主体、大法兰、散热区和接线盒;加热主体的外层为外壳体,外壳体的外表面包裹有保温棉;加热主体内设置有若干个竖直的电加热元件;加热主体的下隔离腔上方安装有与外置的高压气源连通的入口法兰,下隔离腔安装有出口法兰;电加热元件为圆管形电加热管,外层为外壳;内部设置有3根电阻丝,3根电阻丝构成电路的A、B、C三相,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填充有绝缘材料。该电加热器既能对各种介质加热,又具有较快的升温和降温速度,加热的效率非常高,适用于在试验过程中快速加热高压流动介质。
-
公开(公告)号:CN115436010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88072.9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推力矢量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后体与喷管一体化设计的喷管推力测量试验方法。该喷管推力测量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计加工风洞试验模型;进行尾支撑测力风洞试验;进行头部支撑喷管有推力有外流测量试验;进行头部支撑喷管有推力无外流测量试验;进行头部支撑喷管无推力有外流测量试验;计算试验模型在喷流状态下的有效推力特性;计算外流对推力特性的干扰气动特性;计算全机模型带喷流状态气动特性。该喷管推力测量试验方法能够直接测量喷管的“推力‑减‑喷管阻力”数据,提高了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有利于降低飞发一体化设计技术风险和研发成本、缩短研制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5436009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88071.4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推力矢量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后体与喷管一体化设计的喷管推力测量试验系统。该喷管推力测量试验系统的通气支杆为圆管管体,前端端头封闭并安装整流罩、后端开口;通气支杆的前端周向安装有轴对称排列的通气叶片;通气支杆的后端顺序连接测量段、飞行器后体和喷管;测量段包括从外至内依次套装的环式天平和波纹管;喷管的中心轴线与通气支杆的中心轴线具有喷管偏转角α。该喷管推力测量试验系统在真实模拟机身后体扰流条件下测量喷管受力,可以直接测量喷管的“喷管推力‑减‑喷管阻力”数据,提高了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简化后期数据处理过程,有利于降低飞发一体化设计技术风险和研发成本、缩短飞机发动机研制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5436010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388072.9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推力矢量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后体与喷管一体化设计的喷管推力测量试验方法。该喷管推力测量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计加工风洞试验模型;进行尾支撑测力风洞试验;进行头部支撑喷管有推力有外流测量试验;进行头部支撑喷管有推力无外流测量试验;进行头部支撑喷管无推力有外流测量试验;计算试验模型在喷流状态下的有效推力特性;计算外流对推力特性的干扰气动特性;计算全机模型带喷流状态气动特性。该喷管推力测量试验方法能够直接测量喷管的“推力‑减‑喷管阻力”数据,提高了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有利于降低飞发一体化设计技术风险和研发成本、缩短研制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5436009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388071.4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推力矢量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后体与喷管一体化设计的喷管推力测量试验系统。该喷管推力测量试验系统的通气支杆为圆管管体,前端端头封闭并安装整流罩、后端开口;通气支杆的前端周向安装有轴对称排列的通气叶片;通气支杆的后端顺序连接测量段、飞行器后体和喷管;测量段包括从外至内依次套装的环式天平和波纹管;喷管的中心轴线与通气支杆的中心轴线具有喷管偏转角α。该喷管推力测量试验系统在真实模拟机身后体扰流条件下测量喷管受力,可以直接测量喷管的“喷管推力‑减‑喷管阻力”数据,提高了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简化后期数据处理过程,有利于降低飞发一体化设计技术风险和研发成本、缩短飞机发动机研制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4302513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210228224.2
申请日:2022-03-10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加热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适用多种介质的直热返流式电加热器。该电加热器为圆筒形立式电加热器,从下至上依次为底座、加热主体、大法兰、散热区和接线盒;加热主体的外层为外壳体,外壳体的外表面包裹有保温棉;加热主体内设置有若干个竖直的电加热元件;加热主体的下隔离腔上方安装有与外置的高压气源连通的入口法兰,下隔离腔安装有出口法兰;电加热元件为圆管形电加热管,外层为外壳;内部设置有3根电阻丝,3根电阻丝构成电路的A、B、C三相,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填充有绝缘材料。该电加热器既能对各种介质加热,又具有较快的升温和降温速度,加热的效率非常高,适用于在试验过程中快速加热高压流动介质。
-
公开(公告)号:CN115371256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036657.4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F24H3/04 , F24H9/1863 , F24H15/208 , F24H15/37 , B05D5/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加热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蓄热和直热两用电磁感应式空气电加热器及其使用方法。电磁感应式空气电加热器水平放置、前端开口后端封闭;承压外壳体前端面设置有气流出口,前段设置有气流入口;承压外壳体内腔,从前至后串联若干个电磁加热蓄热单元;每个电磁加热蓄热单元的隔热壳体为两端具有连接法兰盘的圆管,隔热壳体表面缠绕感应线圈,感应线圈内设冷却水流道;感应线圈外包磁轭,感应线圈与承压外壳体之间的间隙构成环形进气气流通道;隔热壳体的内腔设置有串列排列的加热芯体;加热芯体开有阵列排列的通孔,通孔构成气流加热通道;各加热芯体之间的隔离空间构成混流区。电磁感应式空气电加热器具有蓄热和直热两种使用方法。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