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885677B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611268336.1
申请日:2016-12-3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1M9/00
Abstract: 六自由度风洞试验机构末端综合误差标定方法,其包括步骤:标定该六自由度风洞试验机构在X方向、Y方向和Z方向的运动误差;标定该六自由度风洞试验机构在俯仰运动方向、偏航运动方向和滚转运动方向的运动误差;以及综合标定该六自由度风洞试验机构的运动误差。通过采用分级标定误差的方式,能够将各类可溯误差进行划分,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标定,从而使得效果更加明显和精确。另外,综合标定误差,将该六自由度风洞试验机构的一些不可溯源误差也纳入标定,通过运动学逆解修正机构进行运动参数的修正,能够有效地补偿误差,以提高机构运动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693245B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10579046.9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在轨联动轨迹捕获实验的非解耦运动分配方法。该方法通过采集主体模型和分离体模型的当前位姿,给出风洞坐标系、模型质心坐标系、解耦点坐标系之间的齐次转换矩阵,获得主体模型和分离体模型的下一时间步长位姿,再计算X、Y、Z向相对位置变化距离;按行程余量比重分配主体机构和分离体机构的非解耦运动;控制主体和分离体机构完成X、Y、Z向的非解耦运动以及各自角度运动,到达主体模型和分离体模型的下一时间步长位姿。该方法能够避免主体机构和分离体机构同向运动,提高实验空间的利用率,获得更长的实验时间和更多捕获的轨迹点位数量,提高主体机构和分离体机构的使用寿命,具有计算简单快速,运行高效可靠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693246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0579070.2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在轨运动的主体和分离体轨迹捕获实验运动分配方法。该方法通过采集当前时刻分离体模型和主体模型的当前位姿,获得下一时间步长的分离体模型和主体模型的理论位姿,计算X、Y、Z向相对位置变化距离;按行程余量比重分配主体机构和分离体机构的运动;控制主体机构和分离体机构完成X、Y、Z向运动以及各自角度运动,到达下一时间步长的主体模型和分离体模型理论位姿。该方法能够避免主体机构和分离体机构同向运动,提高实验空间的利用率,获得更长的实验时间和更多捕获的轨迹点位数量,提高主体机构和分离体机构的使用寿命,具有计算简单快速,运行高效可靠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693246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579070.2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在轨运动的主体和分离体轨迹捕获实验运动分配方法。该方法通过采集当前时刻分离体模型和主体模型的当前位姿,获得下一时间步长的分离体模型和主体模型的理论位姿,计算X、Y、Z向相对位置变化距离;按行程余量比重分配主体机构和分离体机构的运动;控制主体机构和分离体机构完成X、Y、Z向运动以及各自角度运动,到达下一时间步长的主体模型和分离体模型理论位姿。该方法能够避免主体机构和分离体机构同向运动,提高实验空间的利用率,获得更长的实验时间和更多捕获的轨迹点位数量,提高主体机构和分离体机构的使用寿命,具有计算简单快速,运行高效可靠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693245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579046.9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在轨联动轨迹捕获实验的非解耦运动分配方法。该方法通过采集主体模型和分离体模型的当前位姿,给出风洞坐标系、模型质心坐标系、解耦点坐标系之间的齐次转换矩阵,获得主体模型和分离体模型的下一时间步长位姿,再计算X、Y、Z向相对位置变化距离;按行程余量比重分配主体机构和分离体机构的非解耦运动;控制主体和分离体机构完成X、Y、Z向的非解耦运动以及各自角度运动,到达主体模型和分离体模型的下一时间步长位姿。该方法能够避免主体机构和分离体机构同向运动,提高实验空间的利用率,获得更长的实验时间和更多捕获的轨迹点位数量,提高主体机构和分离体机构的使用寿命,具有计算简单快速,运行高效可靠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885677A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611268336.1
申请日:2016-12-3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1M9/00
Abstract: 六自由度风洞试验机构末端综合误差标定方法,其包括步骤:标定该六自由度风洞试验机构在X方向、Y方向和Z方向的运动误差;标定该六自由度风洞试验机构在俯仰运动方向、偏航运动方向和滚转运动方向的运动误差;以及综合标定该六自由度风洞试验机构的运动误差。通过采用分级标定误差的方式,能够将各类可溯误差进行划分,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标定,从而使得效果更加明显和精确。另外,综合标定误差,将该六自由度风洞试验机构的一些不可溯源误差也纳入标定,通过运动学逆解修正机构进行运动参数的修正,能够有效地补偿误差,以提高机构运动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43978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510028563.X
申请日:2025-01-08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风洞试验和飞行控制交叉技术领域,公开了多变量高超声速变构型飞行器模型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包括主控计算机,主控计算机用于项目管理与开发、数据的存储显示、飞行和控制仿真;还包括实时仿真机,实时仿真机用于模拟飞控系统的实时环境,完成传感器数据采集、控制指令生成与外发。控制方法包括建立数字仿真模型;验证数字仿真模型;编写控制律程序并测试;进行虚拟飞行试验;数据分析与处理。本发明的多变量高超声速变构型飞行器模型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实现了多变量高超声速变构型飞行器数字模型和控制律仿真模拟,在实时仿真机中运行的控制算法能够开展风洞气动、运动和控制耦合虚拟飞行试验,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35447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897082.4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速风洞动态试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三点接触固定的大尺寸动态试验模型辅助锁紧装置和方法。辅助锁紧装置的测力天平为杆式天平,位于动态试验模型的中心轴线上,动态试验模型与测力天平通过前锥面连接锁紧;动态支撑装置与测力天平通过后柱段的天平连接法兰连接固定;动态支撑装置的腹部与下锁紧装置固定连接;下锁紧装置与高速风洞下模型机构固定连接;上锁紧装置与高速风洞上模型机构固定连接。辅助锁紧方法包括安装动态试验模型;调整动态试验模型姿态;安装上锁紧装置;检查动态试验模型姿态;启动高速风洞;移开上锁紧装置;开展高速风洞动态试验。辅助锁紧装置和锁紧方法对于评估新型高速巡航飞行器的设计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35447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897084.3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这风洞动态试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小体积低阻尼高承载俯仰自由度的动态支撑装置和方法,动态支撑装置包括从前至后顺连接的动态试验模型前段、测力天平和动态试验模型后段,在动态试验模型后段的中心轴线上,动态支撑装置的底部固定腹支板,腹支板连接高速风洞试验段的模型支撑机构。动态支撑方法包括安装动态试验模型;调整动态试验模型姿态;锁紧动态支撑装置;启动高速风洞;解锁紧动态支撑装置;开展高速风洞虚拟飞行试验;关闭高速风洞。动态支撑方法和装置满足新型高速巡航飞行器模型闭环控制响应与控制稳定性高速风洞试验模拟要求,对解决非定常气动效应问题,以及气动、运动及惯性耦合设计验证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7807280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1711234854.6
申请日:2017-11-30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1R2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FPGA焊点电阻检测电路,由内部检测电路和外部检测电路组成,可以对FPGA引脚的焊点电阻进行检测,同时该引脚可以用于输出信号Sig的传输,并在重建的输出信号Sig_R处重建。基于时分复用,由测试逻辑输出控制信号控制多路选择器输出,检测过程由输出检测信号、反馈信号通过放电、充电外部电路(主要是C1)并基于充电时间计算焊点电阻R0,不进行检测时由电阻R2、电容C2在Sig_R处保持Sig信号,并提供驱动负载Rin需要的能量。基于该电路的FPGA焊点电阻检测,可以将待测引脚用于功能设计,且具有较低的检测功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