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75018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857005.5
申请日:2023-07-13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风洞试验中天平证书至程序通用代码转换的方法,利用程序自动读取Word天平证书,并搜索天平证书中的电桥组合、系数表等信息,根据天平公式算法,自动生成天平载荷计算的C语言代码,供数据处理程序计算载荷时直接使用。本方法实现了天平证书到程序调用代码的一键转换,解决了以前大量的天平公式系数需要手动输入带来的效率低下且极易出错的问题,大大提高了试验效率,保证了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499695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746569.1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流场测量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飞机尾流场风洞测量装置及方法。测量装置包括支撑装置、移测装置、测量探针、至少四个标记点以及多个光学镜头;支撑装置用于安装待测飞机;移测装置具有支撑件,支撑件具有三个移动方向,三个移动方向不处于同一平面;测量探针安装在支撑件上;至少四个标记点安装在支撑件表面,且与测量探针邻近设置,至少四个标记点不处于同一平面;多个光学镜头用于捕捉支撑件上至少四个标记点的位置信息。本发明通过用光学镜头捕捉标记点的位置,获取测量探针的测量位置,使得获取的测量探针的测量位置尽量接近测量探针的实际位置,减少测量位置和实际位置之间的偏差,提高流场数据的测量准确性,减小测量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6107366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366054.9
申请日:2023-04-07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5D2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度控制方法、控制器及装置,应用于热学领域,应用于温度控制装置中的控制器,温度控制装置还包括加热模块、应变天平、电机及固定基板,加热模块包括第一加热模块与第二加热模块,第一加热模块设置于应变天平的浮动端与电机之间,第二加热模块设置于应变天平的固定端与固定基板之间;温度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浮动端的温度及固定端的温度;根据浮动端的温度控制第一加热模块为浮动端加热和/或根据固定端的温度控制第二加热模块为固定端加热。通过第一加热模块和/或第二加热模块分别对浮动端和/或固定端的加热,使得浮动端与固定端的温度均达到预设温度,降低了应变天平的热效应影响,使得应变天平测量结果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5931280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218580.0
申请日:2023-03-09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洞试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铰链力矩风洞试验天平动态载荷实时监视预警方法及系统,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动态采集铰链力矩天平的原始信号;按预设时间长度对原始信号进行采样,得到数据样本;按预设时间间隔和/或时间长度对数据样本进行处理及分组匹配,得到待处理电压信号;对待处理电压信号进行计算和修正,得到铰链力矩天平的载荷;对所述载荷进行频域分析,得到预设主频下的载荷值;将所述主频下的载荷值与预设的报警阈值进行比对,若超出报警阈值,则进行报警提示。本发明提供的方案能够在试验过程中通过对天平载荷进行分析的方法,实时获得天平动态载荷信息,来进行危险试验状态预警,确保天平不出现动载荷超载。
-
公开(公告)号:CN115931280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310218580.0
申请日:2023-03-09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洞试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铰链力矩风洞试验天平动态载荷实时监视预警方法及系统,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动态采集铰链力矩天平的原始信号;按预设时间长度对原始信号进行采样,得到数据样本;按预设时间间隔和/或时间长度对数据样本进行处理及分组匹配,得到待处理电压信号;对待处理电压信号进行计算和修正,得到铰链力矩天平的载荷;对所述载荷进行频域分析,得到预设主频下的载荷值;将所述主频下的载荷值与预设的报警阈值进行比对,若超出报警阈值,则进行报警提示。本发明提供的方案能够在试验过程中通过对天平载荷进行分析的方法,实时获得天平动态载荷信息,来进行危险试验状态预警,确保天平不出现动载荷超载。
-
公开(公告)号:CN114911474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838933.2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计算模块的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将每个计算模块设计为独立的子VI;将主程序和每个计算模块进行隔离;根据计算配置文件,利用运行中的主程序动态调用相应的计算模块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获取过程数据和结果数据。该方法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增减系统的计算模块,或重新配置现有系统以满足新的测试要求,灵活性更强;通过计算配置文件,主程序在运行时可以随时调用不同的计算模块,即只有在用到该VI时才将其装入内存,避免数据处理程序越用越大,难以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14910240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824564.1
申请日:2022-07-14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1M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洞迎角传感器自动标定方法及系统,风洞迎角传感器自动标定方法包括:将模型与迎角传感器、角度倾斜仪固定;模型的迎角为0度时,获取角度倾斜仪的角度和迎角传感器的电压值;角度倾斜仪的角度作为预设角;控制模型运动至最小预设迎角,获取最小预设迎角时角度倾斜仪的检测角度和迎角传感器的电压值;控制模型由最小预设迎角以预设间隔增大至最大预设迎角,依次获取各预设间隔位置处的角度倾斜仪的检测角度和迎角传感器的电压值,利用多组实际模型角度和其对应的电压值,拟合得到电压‑迎角公式。利用角度倾斜仪和迎角传感器对角度和压力进行检测,避免每个角度下均人工查看角度数值,避免增加人工劳动。
-
公开(公告)号:CN114859701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603398.2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洞大攻角装置和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用于控制风洞大攻角装置,控制系统包括:α驱动油缸控制子系统、Y向油缸位移控制子系统、前β驱动油缸控制子系统和后β驱动油缸控制子系统,α驱动油缸控制子系统用于根据给定的攻角角度和α驱动油缸的速度调节攻角角度,Y向油缸位移控制子系统用于根据给定的竖直方向位移和Y向油缸的速度调节模型的高度,前β驱动油缸控制子系统用于根据给定的角度β1和前β驱动油缸的速度调节角度β1,后β驱动油缸控制子系统用于根据给定的角度β2和后β驱动油缸的速度调节角度β2。
-
公开(公告)号:CN114791349A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210694617.2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风洞测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测压模块的风洞测压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服务器、上位机和数字测压模块;数据采集服务器用于向上位机发送指令,并将上位机上传的测压数据进行汇总和存储;上位机用于接收和反馈数据采集服务器的指令,对多个数字测压模块进行控制和通信,并将测压数据上传至数据采集服务器;数字测压模块包括多个压力传感器、信号调理通道、A/D转换单元和主控单元;信号调理通道用于对压力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进行调理、程控放大和滤波处理;A/D转换单元用于对信号进行转换和数字滤波;主控单元用于对数据进行处理和校准后,得到测压数据。这样不但成本低,容易快速组网,而且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673707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584240.5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F15B13/02 , F15B13/044 , F15B11/16 , F15B11/17 , F15B1/02 , F15B21/041 , F15B21/042 , F15B21/0423 , F15B21/0427 , F15B1/26 , F15B19/00 , G01M9/08 , G01M9/04
Abstract: 一种风洞试验模型角度液压系统,包括:油箱;α向机构油缸、β向机构前油缸和β向机构后油缸,分别设有两个油缸,每个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均连通有单向阀;α向机构油缸、β向机构前油缸和β向机构后油缸三者和油箱之间分别连通伺服阀和换向阀,α向机构油缸、β向机构前油缸和β向机构后油缸三者各自对应的四个单向阀并联后和伺服阀的第一工作口连通,伺服阀的第二工作口和供液管线连通,伺服阀的第三工作口和回液管线连通,在α向机构油缸的四个单向阀中,和两个有杆腔对应的两个单向阀并联后和换向阀的第一口连通,和两个无杆腔对应的两个单向阀并联后和换向阀的第二口连通,换向阀的第三口和供液管线连通,换向阀的第四口和回液管线连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