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组稀疏优化的聚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08049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011211533.6

    申请日:2020-11-03

    IPC分类号: G06V10/762 G06V10/40

    摘要: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组稀疏优化的类聚方法,首先是数据的处理,其目的在于获得数据集样本间的相似度矩阵目标矩阵、误差最小项和稀疏约束项;第二,构建基于组稀疏约束的优化模型,其目的在于利用更为强力的组稀疏约束来抑制噪声影响;之后,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交替方向乘子(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的优化算法来快速求解所构建的优化模型;最后,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的优化聚类算法,其目的是合并冗余的聚类结果,进一步提升性能。本发明的方法约束每个样本只能由一个样本近似表示,从而可以有效的提升算法鲁棒性;另一方面,所得到的目标矩阵无需再进行谱聚类分析,从而达到端到端的聚类效果。

    视觉词典构建及应用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978395B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510267106.2

    申请日:2015-05-22

    IPC分类号: G06F16/55 G06F16/51

    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视觉词典的构建及应用方法和装置。包括:确定训练图像数据集,提取所述训练图像数据集中全部训练图像的局部描述符,得到第一局部描述符集;根据设定的分解方式将所述第一局部描述符集分解成若干第一子局部描述符集;对每个所述第一子局部描述符集分别进行聚类,分别得到每个所述第一子局部描述符集对应的第一视觉子词集,由所有所述第一视觉子词集构成视觉词典。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在构建视觉词典的过程中,提高了为实现图像检索所需要的运算时间以及内存占用。

    一种网络接入的方法和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3517373B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210200218.2

    申请日:2012-06-14

    IPC分类号: H04W48/16 H04W76/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络接入的方法和设备,其主要内容包括:通过检测到的终端所在位置的网络状态信息,建立一个可用网络与预先设置的网络接入点之间的对应关系,该网络接入点作为终端中应用程序与互联网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共用端口,在确定应用程序支持的应用协议与可用网络支持的应用协议不同时,将应用程序发出的数据处理请求消息的应用协议转换成可用网络支持的应用协议,也就是说,通过一个公共的网络接入点为终端中的所有应用程序进行连网服务,避免了各个应用程序单独进行网络选择造成终端资源的浪费问题。

    一种伪基站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307262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410256741.6

    申请日:2014-06-10

    IPC分类号: H04W64/00 H04W12/1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伪基站的定位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安全技术领域。伪基站的定位方法包括:周期性获取多个小区的信令话单数据;根据同一统计周期内多个小区的信令话单数据,获取位置更新异常的小区;对位置更新异常的小区进行聚类处理,得到多个小区簇;根据每一个小区簇中的多个小区的位置及位置更新异常情况,确定每一个小区簇的伪基站的位置。该方法通过对多个小区的信令话单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位置更新异常的小区,并聚类分簇出受同一伪基站影响的小区,并对伪基站进行快速定位;一方面从时间上实现对伪基站的快速定位,另一方面从空间上提高定位精度和准确性,缩小了抓捕工作的搜索范围,提高了伪基站抓捕效率,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财力。

    识别电信诈骗潜在受害用户的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830664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810920834.2

    申请日:2018-08-14

    IPC分类号: H04M3/436

    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识别电信诈骗潜在受害用户的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社交簇中关键被叫的社会身份信息,以及获取社交簇中主叫的受害信息,所述社交簇包括关键被叫以及与所述关键被叫具有稳定通话关系的多个主叫;根据所述社交簇中主叫的受害信息识别所述社交簇中的潜在受害用户,根据所述社交簇中关键被叫的社会身份信息以及各社交簇之间的关系识别其他社交簇中的潜在受害用户。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社交簇中关键被叫的社会身份信息以及主叫的受诈骗信息,能够有效识别出基于信任关系的电信诈骗潜在受害用户,进一步识别出某种诈骗类型的潜在受害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