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聚合物活性医疗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70924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1811016406.3

    申请日:2018-08-31

    Inventor: 陈韦 赵磊 胡益民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导电聚合物活性医疗导管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包含导电聚合物、碳纳米管、第一离子液体及水的混合分散液制成导电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电极膜;以承载离子液体聚合物制作空心柱体,并使所述空心柱体热溶胀吸收第二离子液体,获得空心柱状电解质层;将所获空心柱状电解质层置于至少两个导电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电极膜之间形成夹心结构,再对该夹心结构进行热压,形成导电聚合物活性医疗导管。本发明通过在外加低电压作用下,依靠活性离子在电极材料中的可逆脱嵌,实现可逆的驱动响应形变,使导电聚合物活性医疗导管具有主动弯曲和导向功能,且导电聚合物活性医疗导管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较低,在医疗导管材料领域有广阔应用前景。

    导电聚合物活性医疗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70924A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811016406.3

    申请日:2018-08-31

    Inventor: 陈韦 赵磊 胡益民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导电聚合物活性医疗导管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包含导电聚合物、碳纳米管、第一离子液体及水的混合分散液制成导电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电极膜;以承载离子液体聚合物制作空心柱体,并使所述空心柱体热溶胀吸收第二离子液体,获得空心柱状电解质层;将所获空心柱状电解质层置于至少两个导电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电极膜之间形成夹心结构,再对该夹心结构进行热压,形成导电聚合物活性医疗导管。本发明通过在外加低电压作用下,依靠活性离子在电极材料中的可逆脱嵌,实现可逆的驱动响应形变,使导电聚合物活性医疗导管具有主动弯曲和导向功能,且导电聚合物活性医疗导管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较低,在医疗导管材料领域有广阔应用前景。

    一种介入医疗智能导管驱动组件、介入医疗智能导管及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870937A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811012693.0

    申请日:2018-08-31

    Inventor: 陈韦 胡益民 赵磊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介入医疗智能导管驱动组件,包括:固态电解质管;至少一对电极,所述电极贴附于所述固态电解质管外侧;一种介入医疗智能导管,包括:介入医疗智能导管驱动组件;内层导管,与所述介入医疗智能导管驱动组件同轴相接;屏蔽导线层,包覆在所述内存导管的外侧,并与所述介入医疗智能导管驱动组件接触;外层导管,包覆在屏蔽导线层与介入医疗智能导管驱动组件外侧。本发明的介入医疗智能导管,实现电驱介入医疗智能导管精准定向弯曲的效果。其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解决现有介入手术中操作难度大、控制精度差、介入手术时间长等技术难题,实现介入医疗智能导管的精确快捷可控,允许医生远程精准控制介入医疗智能导管执行相应动作,并完成记录操作信息。

    具有折叠翼翅机构的仿生飞行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7294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230876.3

    申请日:2025-0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折叠翼翅机构的仿生飞行器。该仿生飞行器包括:机身、左折叠翼翅、右折叠翼翅、左折叠驱动机构和右折叠驱动机构,左折叠翼翅可转动地安装于机身的左侧,右折叠翼翅可转动地安装于机身的右侧,左折叠驱动机构安装于机身且与左折叠翼翅传动连接,右折叠驱动机构安装于机身且与右折叠翼翅传动连接。利用独立的左折叠驱动机构、右折叠驱动机构分别调整左右翼翅的展开程度,使两侧翼翅做非对称的折叠与展开运动,可以使左右两侧产生升力差,从而进行左右滚转飞行操作,且在扑翼‑固定翼双飞行模式均可进行滚转。

    具有双向检测功能的pMUT器件、距离检测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00172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14646.2

    申请日:2024-08-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双向检测功能的pMUT器件、距离检测方法与应用。所述器件包括电路板、pMUT芯片以及信号处理单元;电路板设置有通孔,pMUT芯片设置于通孔处,任一面均可发射及接收超声波,且第一面自通孔中暴露出,第二面背向通孔;信号处理单元用于识别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本发明基于pMUT的双向检测方法利用压电薄膜双向振动的特点,在电路板上设计通孔结构,使超声波能够在前后两个方向传播,通过给予pMUT器件初始运动、处理正背向回波叠加信号,获取两个方向上障碍物的距离和方向,能够在微小体积和超低功耗的情况下实现双向探测目标物的功能,可以简化全向感知系统,使其在微型机器避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矢量螺旋桨驱动的水空跨介质仿生飞行器

    公开(公告)号:CN11892883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300268.7

    申请日:2024-0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矢量螺旋桨驱动的水空跨介质仿生飞行器。该矢量螺旋桨驱动的水空跨介质仿生飞行器,包括机身、机翼、尾翼、扑翼驱动系统,所述机翼、所述尾翼、所述扑翼驱动系统装配在所述机身上,所述扑翼驱动系统与所述机翼传动连接,并用于驱使所述机翼执行扑动运动以及改变所述机翼的后掠角;以及,该矢量螺旋桨驱动的水空跨介质仿生飞行器还包括:螺旋桨和矢量驱动系统,所述螺旋桨和所述矢量驱动系统装配在所述机身上,所述螺旋桨、所述尾翼与所述机身活动配合,所述矢量驱动系统与所述螺旋桨、所述尾翼传动配合。该飞行器/机器人在水中由矢量螺旋桨推动,推力更大、机动性更强。

    集承载-感知功能为一体的翼翅结构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907403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124038.X

    申请日:2024-08-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承载‑感知功能为一体的翼翅结构及其应用。该集承载‑感知功能为一体的翼翅结构包括:翼翅骨架和翼膜,所述翼膜与所述翼翅骨架固定结合,所述翼翅骨架主要由承感一体化结构件形成,所述承感一体化结构件的电阻随自身承受的应力的变化而变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承载‑感知功能为一体的翼翅结构,大大降低了翼翅结构的复杂性,通过将承感一体化结构件用作翼翅骨架,可在保证高承载能力的同时实现骨架感知功能,为目前扑翼类飞行器缺少一体化感知能力提供了新方法。

    风速风向传感器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777344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111082765.0

    申请日:2021-09-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速风向传感器,包括:三个支撑臂,每个支撑臂分别具有一支撑面,三个支撑臂的支撑面围成一遮挡空间;三个风速传感芯片,每个所述风速传感芯片分别对应固定于一所述支撑臂上,每个所述风速传感芯片分别包括延伸至所述遮挡空间外部的迎风面,三个风速传感芯片的迎风表面所在的平面相互正交;每个所述支撑面上分别设置有一电路板单元,所述风速传感芯片电性连接于所述电路板单元。本发明的风速风向传感器,三个迎风面相互正交,可用于三维风速风向的测试,同时支撑臂的三个支撑面围成遮挡空间,能够对电路板单元形成遮挡,避免雨水打湿,提高使用寿命等。

    压电微机械超声换能器封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4054330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111356553.7

    申请日:2021-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电微机械超声换能器封装结构,包括基板以及PMUT芯片。所述基板上凹设形成有凹陷区,所述凹陷区包括在所述基板厚度方向上呈阶梯状分布第一凹陷区以及第二凹陷区,所述凹陷区中部形成有在所述基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基板的第一通孔。所述PMUT芯片配置于所述凹陷区内,所述PMUT芯片包括线路板以及形成于所述线路板表面的本体结构,所述线路板位于所述第一凹陷区内,所述本体结构位于所述第二凹陷区内。本发明的压电微机械超声换能器封装结构,其结构简单,与PMUT(压电微机械超声换能器)整体严密配合,使得PMUT具有较好的声波吸收与扩散性能。

    低能耗的扑动-滑翔复合式的仿生飞行器

    公开(公告)号:CN117682066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410084568.X

    申请日:2024-0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能耗的扑动‑滑翔复合式的仿生飞行器。该仿生飞行器包括扑翼飞行器主体、第一驱动机构和传动结构,扑翼飞行器主体包括机身以及可扑动的机翼,机翼能够在第一驱动机构的驱使下执行扑动动作;以及,机翼锁定机构,机翼锁定机构与机身连接,机翼锁定机构还能够与传动结构和/或机翼可分离地配合;当机翼锁定机构与传动结构和/或机翼彼此分离时,机翼处于可扑动状态,仿生飞行器通过扑翼模式飞行;而当机翼锁定机构与传动结构和/或机翼固定配合时,机翼处于固定状态,仿生飞行器通过固定翼滑翔模式飞行。本发明具有扑翼飞行和滑翔两个飞行模式,可以根据需求在飞行过程中自由切换,对于环境的适应性更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