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365498B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710666356.2
申请日:2017-08-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C08L83/04 , C08L83/16 , C08K3/02 , C08K7/14 , C08K3/08 , C08K7/10 , C08K3/22 , C08K3/28 , H01B3/46 , H01F6/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超导磁体用高温成型绝缘材料及制备方法。所述绝缘材料由液态聚合物、玻璃纤维织物和功能填料组成,其中,所述液态聚合物为液态硅基聚合物及其改性聚合物,所占质量百分比为25%‑45%,所述玻璃纤维织物为耐高温玻璃纤维织物,所占质量百分比为40%‑70%,所述功能填料为碳化硅、氮化硅、氧化硅、氮化铝、氧化铝、铝粉、硅粉纳米颗粒或晶须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占质量百分比为0.5‑50%。本发明的绝缘材料制备方法简单,适用于高温成型,具有良好工艺操作性,克服了传统磁体所用环氧树脂绝缘材料无法高温成型的问题。所制备的绝缘材料具有突出的耐辐照性能、低温力学性能和绝缘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545976B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710667628.0
申请日:2017-08-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超导磁体绝缘制作工艺,包括:(1)将液态聚合物与填料混合,真空脱气得混合液;(2)将耐高温玻璃纤维织物浸渍于(1)的混合液中;(3)将(2)的预浸渍耐高温玻璃纤维织物缠绕在超导材料上,绕制成超导磁体;(4)将(3)的超导磁体于惰性气体下,升温到150‑250℃,保温2‑5小时,然后升温到500‑1200℃,保温10‑450小时,形成致密或多孔的陶瓷‑玻璃纤维织物绝缘层。优选还包括将该绝缘层浸渍于低粘度环氧树脂中,升温固化制成超导磁体绝缘层的步骤。本发明的绝缘工艺方法简单,实现了绝缘层成型与超导体热处理同步进行,简化了制备超导磁体绝缘制作的工艺过程,提高了超导磁体制造效率,同时提高了绝缘层的低温热导率和耐辐照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545976A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710667628.0
申请日:2017-08-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超导磁体绝缘制作工艺,包括:(1)将液态聚合物与填料混合,真空脱气得混合液;(2)将耐高温玻璃纤维织物浸渍于(1)的混合液中;(3)将(2)的预浸渍耐高温玻璃纤维织物缠绕在超导材料上,绕制成超导磁体;(4)将(3)的超导磁体于惰性气体下,升温到150-250℃,保温2-5小时,然后升温到500-1200℃,保温10-450小时,形成致密或多孔的陶瓷-玻璃纤维织物绝缘层。优选还包括将该绝缘层浸渍于低粘度环氧树脂中,升温固化制成超导磁体绝缘层的步骤。本发明的绝缘工艺方法简单,实现了绝缘层成型与超导体热处理同步进行,简化了制备超导磁体绝缘制作的工艺过程,提高了超导磁体制造效率,同时提高了绝缘层的低温热导率和耐辐照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365498A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710666356.2
申请日:2017-08-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C08L83/04 , C08L83/16 , C08K3/02 , C08K7/14 , C08K3/08 , C08K7/10 , C08K3/22 , C08K3/28 , H01B3/46 , H01F6/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超导磁体用高温成型绝缘材料及制备方法。所述绝缘材料由液态聚合物、玻璃纤维织物和功能填料组成,其中,所述液态聚合物为液态硅基聚合物及其改性聚合物,所占质量百分比为25%-45%,所述玻璃纤维织物为耐高温玻璃纤维织物,所占质量百分比为40%-70%,所述功能填料为碳化硅、氮化硅、氧化硅、氮化铝、氧化铝、铝粉、硅粉纳米颗粒或晶须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占质量百分比为0.5-50%。本发明的绝缘材料制备方法简单,适用于高温成型,具有良好工艺操作性,克服了传统磁体所用环氧树脂绝缘材料无法高温成型的问题。所制备的绝缘材料具有突出的耐辐照性能、低温力学性能和绝缘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84579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171862.9
申请日:2025-02-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观测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低温流体的原位观测装置,包括两相流生成机构、观察机构和真空罩,两相流生成机构包括低温恒温器、第一冷台和流通管,流通管设于第一冷台;观察机构包括安装座、物镜、透光板和摄像组件,透光板设于安装座且两者密封连接,物镜和摄像组件均设于安装座,物镜与摄像组件分别位于透光板相对的两侧;真空罩罩设于两相流生成机构和物镜的外部,真空罩与安装座密封连接,流通管的两端延伸至真空罩外部且两者密封连接。如此,物镜与流通管均位于低温环境中,两者之间无玻璃板等分隔件,可以确保可视化研究的清晰度与准确性。而且,真空罩与安装座相配合形成真空腔,物镜位于该真空腔内,可以有效地避免漏热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649284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110031460.0
申请日:2021-01-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材料低温力学性能测试的辅助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内壁与外壁之间形成真空夹层,所述筒体内填充有低温液体,材料试验机的夹持臂、材料试验机的力学支架和试样设置在所述筒体内;观察窗组件,安装在所述筒体,以对所述筒体内的所述试样的低温力学性能测试过程进行观察。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材料低温力学性能测试的辅助装置,通过设置观察窗组件,实现了材料低温力学性能测试过程的可视化;同时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材料低温力学性能测试的辅助装置可通过使用不同的低温工质,实现不同低温温区的材料低温力学性能测试过程的可视化,为低温环境下材料力学性能的评价、材料损伤过程的研究以及材料工艺的优化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4486981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011147230.2
申请日:2020-10-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IPC: G01N2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材料发射率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材料低温半球发射率的测试系统及方法。该材料低温半球发射率的测试系统包括测试装置、真空泵、制冷装置以及控温装置,真空泵和制冷装置分别与测试装置相连,测试装置包括真空罩、屏蔽罩、辐射屏罩以及悬挂设置在辐射屏罩内部的样品台,样品台包括电加热片以及分别设置在电加热片两侧的两个金属片,各金属片背向电加热片的一侧分别设有被测样品涂层,且各金属片上分别设有温度计,电加热片和各温度计分别与控温装置相连。本发明提供的材料低温半球发射率的测试系统,可实现10K到300K材料的平均半球发射率的连续测量,可测量温度范围更大,进而提高了测量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067776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211477165.9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体材料低温线膨胀系数的测量装置,包括:真空箱体、测量箱体和低温制冷机构,真空箱体设置有真空腔室;测量箱体至少部分地设置在真空腔室内,测量箱体设置有测量腔室;低温制冷机构具有冷量输出端,冷量输出端连接至测量腔室并能够对测量腔室传输冷量。由此,通过采用低温制冷机构作为冷源的标定装置,相比于现有的低温液体降温,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实现对固体材料的降温,而且控温稳定,系统无工质挥发损失。此外,该装置也可以同时测量多个固体材料的线膨胀系数,操作起来方便快捷,能大大缩短测量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8067537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211468966.9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温力学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测试系统包括:罩体、试验装置、控温装置以及采集装置;所述罩体的侧壁设有光学窗口;所述试验装置包括夹具和力学试验机,所述夹具设于所述罩体内,用于夹持试件,所述力学试验机具有拉伸杆,所述拉伸杆伸入所述罩体内,用于与所述试件连接;所述控温装置包括制冷机和加热器,所述制冷机的冷端与所述夹具连接,用于冷却所述试件;所述加热器设于所述夹具,用于加热所述试件;所述采集装置设于所述罩体的周向,所述采集装置的采集端与所述光学窗口相对,用于采集所述试件表面的散斑图像。通过制冷机和加热器能够对试件进行快速降温和快速调温,对试件的温度进行快速调节,有利于提升试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656147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1610591113.2
申请日:2016-07-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测量仪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低温环境的大电流伏安测量仪器。本发明包括振荡器(1)、单稳态触发器(2)、开关器件(3)、电感(4)和取样电阻(5);所述振荡器(1)与单稳态触发器(2)相连,所述单稳态触发器(2)与开关器件(3)相连;所述开关器件(3)一端连接电感(4),另一端连接取样电阻(5),使开关器件(3)、电感(4)和取样电阻(5)三者串联;所述电感(4)反向并联一个二极管(10)。本发明利用一个可调宽度的窄脉冲来控制开关器件的导通与关断,并利用一个电感来控制通过试样的电流上升率,从而使得试样发热量大大降低,减小了低温液体的消耗,测得的结果也更准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