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24967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088507.0
申请日:2024-01-22
Applicant: 天津科技大学 , 派恩特(中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颗粒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油性溶剂、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进行第一混合,得到混合液;所述混合液和染料水溶液进行第二混合,得到反相微乳液;将所述反相微乳液与硅酸酯、催化剂混合后进行反应,得到反应液;将所述反应液进行沉淀处理和固液分离,收集固相,得到所述纳米颗粒染料。本发明引入反相微乳液技术,通过物料、工艺步骤的设计和相互结合,得到具有高度均匀性和优异稳定性的纳米颗粒染料,使所述纳米颗粒染料的形貌和尺寸可控,分散性好,具有色彩鲜艳、颜色饱和度高、抗褪色性好的特点。所述制备方法的工艺简单,条件温和,能耗和成本低,环保性好,在大规模生产中更为经济可行。
-
公开(公告)号:CN117587006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210990726.9
申请日:2022-08-18
Applicant: 深圳市华元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IPC: C12N15/113 , A61K31/713 , A61P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抑制肝脏细胞中LOC157273基因表达的siRNA,包括正义链和与所述正义链对应的反义链,其中正义链及其对应的反义链选自以下序列中的一种或多种:siRNA‑1:正义链选自“序列1”,反义链选自“序列2”;siRNA‑2:正义链选自“序列3”,反义链选自“序列4”;siRNA‑3:正义链选自“序列5”,反义链选自“序列6”;或与siRNA‑1、siRNA‑2或siRNA‑3的正义链或反义链序列具有80%以上同源性的siRNA;或siRNA‑1、siRNA‑2或siRNA‑3的修饰衍生物。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包括上述siRNA的组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siRNA能够有效沉默LOC157273的表达,从而达到抑制蛋白PP1R3B以调控糖原的合成,降低周围循环中的血糖水平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6024296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487429.9
申请日:2022-11-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线粒体靶向有机荧光探针用于评估活生殖细胞和早期胚胎线粒体状态的应用方法。一种线粒体荧光探针在制备用于检测生殖细胞、胚胎发育过程中线粒体分布状态;或在制备用于评估生殖细胞、胚胎发育过程和质量的试剂中的应用;还公开了一种以线粒体荧光探针对生殖细胞、着床前胚胎以及用于移植胚胎囊胚的筛选方法。通过本发明制定的应用方法,选用一种低毒性,无辐射,易操作和定位准确的荧光探针对活生殖细胞和早期胚胎线粒体分布状态进行检测,对辅助生殖技术在人类不孕不育,家畜扩繁和濒危野生动物人工繁育中筛选高质量活生殖细胞和早期胚胎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3234068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110535986.2
申请日:2021-05-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IPC: C07D409/14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红外花菁类比色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探针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该荧光探针在无水乙醇和PBS缓冲液的混合溶液中,利用荧光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可识别检测N2H4。该探针对N2H4的识别具有高选择性和灵敏度,抗干扰能力强,而且具有非常低的检测限;所述荧光探针可以应用于环境污染或生物体外以及生物体内抗结核药物代谢物N2H4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2156083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1034061.1
申请日:2020-09-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IPC: A61K9/51 , A61K47/18 , A61K31/4745 , A61P35/00 , A61K4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亲性小分子自组装的聚集诱导发光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利用自组装元件二苯丙氨酸肽(L‑苯丙氨酰‑苯丙氨酸)将具有肿瘤杀伤效果的药物以及肿瘤靶向性的亲水基团氨基葡萄糖,在水溶液中自组装成纳米颗粒,然后以此结构为纳米骨架,形成可以负载聚集诱导发光材料(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AIE)的纳米颗粒,具有靶向癌细胞成像并且杀伤癌细胞的双重作用,可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细胞器染色、病原体识别、细胞长周期示踪、肿瘤细胞成像。
-
公开(公告)号:CN105854165B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610281636.7
申请日:2016-04-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体内定点给药装置,其中,该装置包括:支架型声人工结构、支架型声人工结构体内输送装置和超声电子装置;其中,支架型声人工结构体内输送装置,用于将支架型声人工结构输送至目标病灶的血管内,并将支架型声人工结构扩张,贴附在血管的内壁;超声电子装置,用于在体外发射超声波激励支架型声人工结构表面产生局域强场;支架型声人工结构,预装在支架型声人工结构体内输送装置内,用于在被输送至目标病灶的血管内时,利用支架型声人工结构表面的局域强场,将注入血管内的药物颗粒聚集在血管的内壁。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利用体外超声在血管内无创定点聚集药物颗粒,提高了为人体目标病灶定点给药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625970A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710690846.6
申请日:2017-08-14
Applicant: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声辐射力强化炎性细胞致动脉粥样硬化仿生微泡复合体富集与靶向系统。其中炎性细胞致动脉粥样硬化仿生微泡复合体,所述微泡复合体包括相互连接的CD11b靶向微泡和炎性细胞。本发明利用修饰的微泡表面基团与活化的炎性细胞表面的CD11b分子连接,成功构建微泡-CD11b-炎性细胞复合体,既可以确保微泡通过炎性细胞表面特有的CD11b分子与血液中的炎性细胞结合,同时保留了炎性细胞与血管内皮粘附和迁移的作用位点,并采用声辐射力增加该复合体在局部的浓度和靶向粘附效应,实现了对于动脉粥样硬化部位内皮炎性活动的活体显示,进而模拟炎性细胞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过程,极具仿生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5854165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281636.7
申请日:2016-04-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山东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F2/90 , A61F2/966 , A61M31/00 , A61F2/958 , A61M2210/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体内定点给药装置及工作方法,其中,该装置包括:支架型声人工结构、支架型声人工结构体内输送装置和超声电子装置;其中,支架型声人工结构体内输送装置,用于将支架型声人工结构输送至目标病灶的血管内,并将支架型声人工结构扩张,贴附在血管的内壁;超声电子装置,用于在体外发射超声波激励支架型声人工结构表面产生局域强场;支架型声人工结构,预装在支架型声人工结构体内输送装置内,用于在被输送至目标病灶的血管内时,利用支架型声人工结构表面的局域强场,将注入血管内的药物颗粒聚集在血管的内壁。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利用体外超声在血管内无创定点聚集药物颗粒,提高了为人体目标病灶定点给药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749369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310754554.6
申请日:2013-12-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IPC: G01N33/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具有细胞膜结构的生物体的荧光标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含有叠氮基团的胆碱类似物和具有细胞膜结构的生物体共培养,经新陈代谢后得到胆碱类似物修饰的生物体;通过点击化学反应,用DBCO基团修饰的荧光标记物对所述胆碱类似物修饰的生物体进行标记,使得荧光标记物标记在生物体的细胞膜表面。上述用于具有细胞膜结构的生物体的荧光标记方法,采用含有叠氮基团的胆碱类似物对生物体进行修饰,这种方法对生物体的活性影响较小。此外,上述荧光标记方法采用一步法标记,相对于两步法操作更简单、效率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42582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310943810.X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广州凯普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广东凯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细胞分选的微流控芯片,包括样品流道、成对的鞘液流道、目标细胞流道和驱动流体流道,样品流道上设置有分选区;鞘液流道相对于样品流道对称分布,鞘液流道与样品流道的交汇点位于分选区的上游;驱动流体流道和目标细胞流道的一端交汇于分选区,驱动流体流道的另一端为驱动流体入口,目标细胞流道的另一端为目标细胞出口;驱动流体流道靠近分选区的一端设置有控制驱动流体流道开闭的第一阀门,目标细胞流道靠近分选区的一端设置有控制目标细胞流道开闭的第二阀门;通过设置第一阀门使驱动势能积蓄在距离细胞更近的第一阀门处,使用足够小的压力就能足够快的将目标细胞冲入目标流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