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0203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311274348.5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合成α‑烯烃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采用氢气对由稀土元素改性的铁基催化剂进行还原预处理;其中,所述稀土元素包括La、Ce、Pr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稀土元素的含量为0.5‑3.0mol%;将含有氢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原料气通过预处理后的催化剂,进行合成反应,得到α‑烯烃;其中,所述原料气中二氧化碳、氢气、一氧化碳的摩尔含量分别为2.0‑8.0mol%、49‑86mol%、6‑49mol%。本发明的方法保证反应运行过程调控铁催化剂中铁活性组分保持合适的Fe5C2/Fe3O4比例,减少重质烃的生成及其在催化剂表面的沉积,维持催化剂的活性和反应体系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0197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311278536.5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合成α‑烯烃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采用氢气对由稀土元素改性的铁基催化剂进行还原预处理;其中,所述稀土元素包括La、Ce、Pr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稀土元素的含量为0.5‑3.0mol%;将含有氢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原料气通过预处理后的催化剂,进行合成反应,得到α‑烯烃;其中,所述原料气中二氧化碳、氢气、一氧化碳的摩尔含量分别为2.0‑8.0mol%、49‑86mol%、6‑49mol%。本发明的方法保证反应运行过程调控铁催化剂中铁活性组分保持合适的Fe5C2/Fe3O4比例,减少重质烃的生成及其在催化剂表面的沉积,维持催化剂的活性和反应体系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69003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011099267.2
申请日:2020-10-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7C1/04 , C07C11/02 , C07C11/107 , B01J23/889 , B01J27/22 , B01J23/755 , B01J3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α‑烯烃的催化剂的预处理方法,其目的是解决传统合成气转化过程中α‑烯烃选择性低和催化剂稳定性差的问题。该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依次经过还原、羰基化、再还原这三个步骤,所述还原和所述再还原的条件相同或不同,其中,所述还原和所述再还原是指在含有氢气的还原气氛下,在250~500℃、0.01~5.0MPa、还原气氛空速为1000~50000ml·h‑1·gCat‑1的条件下还原催化剂2~30小时;所述羰基化是指在含有CO的气氛下,在250~450℃、0.01~5.0MPa、气体空速为500~50000ml·h‑1·gCat‑1的条件下羰基化催化剂3~50小时。
-
公开(公告)号:CN111229270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1811435268.2
申请日:2018-11-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同时甲烷化的方法,在温度250~400℃,压力0.01~4.0MPa,空速500~50000mL/(h·gcat),H2/(CO+CO2)摩尔比为4.0~20.0的反应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组成的混合气在一种镍基催化剂的作用下CO2和CO同时高效甲烷化。所述Ni基催化剂由活性金属Ni、碳纳米纤维改性载体Al2O3和金属助剂组成。该方法中,在CO2和CO几乎完全转化的同时,甲烷选择性控制在98%以上。控制适当条件和原料组成,CO和CO2均可完全转化,甲烷选择性可达到99%。本发明开拓了一条高效甲烷化的新路线。
-
公开(公告)号:CN111229228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811434428.1
申请日:2018-11-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B01J23/755 , C07C1/12 , C07C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CO2完全甲烷化催化剂,所述催化剂活性组分为NiO,所述助剂为La2O3和/或CeO2,或助剂为MgO和La2O3和/或CeO2,或助剂为Fe2O3和MgO和La2O3和/或CeO2,所述载体为Al2O3,该催化剂中各组分质量百分比为:NiO:10-20%,La2O3和/或CeO2:1-5%,MgO:1-5%,Fe2O3:1-5%,其余为Al2O3。该催化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经干燥、焙烧、成型进行应用。该催化剂在压力2.5-4.5MPa、温度300-400℃、空速15000-50000ml·g-1·h-1、H2/CO2=4-4.5的反应条件下,CO2转化率和CH4选择性均可接近100%。该催化剂制备简单、同时在高空速下,表现出优越的性能,适于工业化生产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617446B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610551009.0
申请日:2016-07-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气直接转化制汽油馏分烃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催化剂是由表面包裹多孔材料的甲醇合成催化剂和分子筛/金属改性分子筛组成的复合催化剂。合成气经上述复合催化剂催化转化可高选择性地生成液体燃料。
-
公开(公告)号:CN106031871B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510116355.1
申请日:2015-03-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CO2加氢制取低碳烯烃的铁基催化剂,该催化剂主活性组分为Fe3O4,添加或不添加助剂,助剂为氧化物,助剂的含量占催化剂总质量的0~30%,助剂为Si、Al、Mn、K、Cu、Na、Zr、V、Zn、Ce的氧化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在此基础上,本发明同时提供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催化剂的有益效果为:1)粒子具有规则球形形貌,空间分布均一,尺寸分布窄;2)原料廉价易得,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适合于工业化生产;3)机械强度高,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抗压性,适合于固定床、流化床和浆态床中应用;4)CO2加氢活性和低碳烯烃的选择性较高,单程转化率可达40%以上,烃产物中甲烷选择性低于15%,低碳烯烃选择性高于40%,烯烷比(O/P)=2~12,低碳烯烃收率可达10~60g/m3(CO2+H2)。
-
公开(公告)号:CN107824133A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711290430.1
申请日:2017-12-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陈崇文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19/004 , B01D9/005 , B01D9/0059 , B01D9/0063 , B01D2009/0086 , B01J23/002 , B01J23/80 , B01J37/03 , B01J2523/00 , B01J2523/17 , B01J2523/27 , B01J2523/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多通道沉淀法连续生产纳米粉体的生产方法,所述多通道混配器包括液体分布腔和集液腔,于液体分布腔和集液腔之间并联有2个以上的单通道混配器;所述单通道混配器包括串连的内部设有混合机构的混合器和稳定器两部分;二种以上原料液分别置于原料液储罐中,依次经过溶液气动调节阀、液体流量计、气体分布器与多通道混配器原料进口相连,气体分布器经过气体流量计、气体气动调节阀与的气源相连,集液腔的物料出口经导料管与老化搅拌釜相连,在集液腔和老化搅拌釜之间的导料管上设置有PH计;程控器通过导线分别与气动调节阀、流量计、气体流量计、PH计进行信号连接;原料液在多通道混配器反应后进入到老化搅拌釜老化,再经洗涤、干燥或干燥焙烧制得纳米粉体。
-
公开(公告)号:CN104801304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410041054.2
申请日:2014-01-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B01J23/745 , B01J23/78 , B01J23/889 , B82Y30/00 , B82Y40/00 , C07C11/06 , C07C11/04 , C07C11/08 , C07C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合成气制取低碳烯烃的铁基催化剂,该催化剂组成以Fe3O4为主活性组分,可加入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助剂M进行改性,M为Si、Al、Mn、K、Cu、Na、Zr、V、Zn。助剂氧化物含量占催化剂重量的0~30%。本发明催化剂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1)本发明催化剂粒子具有规则球形形貌,空间分布均一,尺寸分布窄,平均粒径为30nm;(2)本发明催化剂制备原料廉价易得,制备方法简单,催化剂成本低,适合于工业化生产;(3)本发明催化剂机械强度高,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抗压性。适合于固定床、流化床和浆态床应用;(4)本发明催化剂费托合成活性高,低碳烯烃选择性高,单程转化率可达95%以上,甲烷选择性低于15%,烯烷比(O/P)=2~6,低碳烯烃收率可达40~100g/m3(CO+H2)。
-
公开(公告)号:CN103864556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210539214.7
申请日:2012-12-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合成气经低碳烷烃制低碳烯烃的方法。本发明采用两段反应器串联的方式生产低碳烯烃。第一段反应器填装一种多功能复合催化剂,在温度260-450°C、空速500-5000h-1、压力1.0-5.0MPa、H2/CO摩尔比为0.5-5.0的反应条件下,合成气在该复合催化剂上生成以低碳烷烃为主的烃类产物。该产物可不经分离直接进入第二段反应器,通过热裂解的方式获得以乙烯为主的低碳烯烃;也可将该产物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产物中烃类以甲烷和乙烷为主,通过热裂解等方式获得乙烯,另一部分产物中烃类以丙烷和丁烷为主,通过催化脱氢等方式获得以丙烯和丁烯为主的低碳烯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