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序批式微藻反应器去除污水中氮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21783B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410603392.0

    申请日:2014-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序批式微藻反应器去除污水中氮磷的方法,步骤包括:1)富氮磷污水预处理;2)序批式微藻反应器接种微藻;3)引进污水,根据污水总氮含量控制容积交换率;4)曝气反应;5)静置沉淀,排出上清液;6)闲置,根据需要重复步骤3)~6);7)定期排出藻泥。该方法用微藻代替活性污泥作为反应主体,以单个可编程控制的序批式反应器作为微藻光生物反应器,通过控制反应器内的微藻浓度,在较短停留时间内,一步实现了对污水中氮、磷的高效去除,其工艺效果稳定,无二次污染,并可同时实现氮磷的资源化利用,对污水处理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自清洁螺旋气升式内环流光生物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106318853B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510351140.8

    申请日:2015-06-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清洁螺旋气升式内环流光生物反应器,包括反应器主体及多维立体气体分布器。所述多维立体气体分布器分为底层多排多角度环管和列管式分布管,二者互相连通,通过底层气升耦合藻液区螺旋射流,螺旋式上升流动,实现反应器内流场均匀避免死区,强化了气液混合传热传质过程;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在内外可控光源的照射下,促使微藻在径向上的一个交替流动达到明暗交替的受光效果,大大减低了遮光效应增强了闪光效应,提高了微藻培养和固定二氧化碳的效率;多角度螺旋射流很好地起到了冲刷反应器内壁,有效地解决了藻体挂壁的现象,提高了光透率,减少了藻类收集等后处理的成本,大大提高了规模化养藻的经济性。

    用于重金属离子吸附的微藻基生物炭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00588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165216.2

    申请日:2016-03-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重金属离子吸附的微藻基生物炭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水热反应釜中加入微藻和水配置成微藻悬浮液;2)在所述微藻悬浮液中加入有机酸,将所述水热反应釜密封后通入保护性气体置换所述水热反应釜内的空气;3)将所述步骤2)中的所述水热反应釜置于烘箱中进行碳化反应,获得微藻基生物炭材料;4)将所述微藻基生物炭材料进行活化处理,得到活化微藻基生物炭材料。本发明以含氮微藻为原料水热炭化制备生物炭,再以生物炭为前驱体,分别用KOH和NH3活化方法对生物炭进行活化改性,活化改性后的活化微藻基生物炭材料具有微介孔结构,具备较高比表面积和较大孔容,极大地增加了多孔炭的吸附能力。

    一种基于微藻的磁性生物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33792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652619.5

    申请日:2015-1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微藻的磁性生物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至少包括步骤:首先,在水热反应釜中加入微藻和水配置成微藻悬浮液;然后在所述微藻悬浮液中依次加入铁盐、有机酸和催化剂,密封后通入保护性气体置换所述反应釜内的空气;置于烘箱中碳化,制得结构稳定、形貌可控、磁性较强、易于磁分离且表面富含羧基官能团的磁性生物碳复合材料。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添加少量有机酸与催化剂水热“一步法”实现了原生生物质绿色制备Fe3O4磁性生物碳复合材料,该方法操作简单、经济高效、对环境友好,具有较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柱式耦合金字塔管式光生反应器、应用及培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69661B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610536468.1

    申请日:2016-0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柱式耦合金字塔管式光生反应器、应用及培养方法,所述光生反应器包括柱式反应器及金字塔管式反应器;所述金字塔管式反应器包括自下而上依次累加的至少两层反应环,以及分别从所述反应环不同位置引出的分层入流汇流管与分层出流汇流管,所述分层入流汇流管、分层出流汇流管分别通过总入流汇流管、总出流汇流管与所述柱式反应器的出流口、入流口连接。本发明中,金字塔管式反应器可以有效消除管道之间的光遮蔽效应,并具有管程短,阻力小,循环流动快的优势,同时耦合柱式反应器可兼顾气体交换,消除了传统管式反应器溶解氧不易释放的缺陷。通过内外结合供光,可进一步强化光合作用;此外,大尺度循环也有助于强化传质过程。

    利用微藻吸收工业烟道气CO2过程中微藻的收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24042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10604417.9

    申请日:2014-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藻吸收工业烟道气CO2过程中微藻的收获方法,包括步骤:1)培养微藻,当微藻浓度达到0.3~10g/L时,待收获;2)开始收获时,在微藻避光条件下,上调进气中CO2的浓度,连续曝气至藻液pH下降到酸性区间;3)加入壳聚糖,曝气至微藻絮凝;4)停止曝气,用自然沉淀或气浮方法浓缩微藻后收获。该方法利用工业烟道气中的高浓度CO2预先酸化需要收获的藻液,再加入壳聚糖使微藻絮凝,最后用沉淀或气浮方法收集藻类,不仅操作简单,能耗低,而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也不需要外加其他有机或无机酸来达到理想的微藻收获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