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301121B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410836714.6
申请日:2014-12-23
Applicant: 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苯酞类化合物的液‑质联用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在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流动相中加入一定量的含锂离子的有机化合物,使苯酞类化合物在电离后能够形成加锂的准分子离子峰,继而在给予一定能量下能被打碎产生特征性的碎片离子,通过检测准分子离子峰→子离子的离子通道实现高灵敏度的二级质谱检测。本发明可用于检测预处理后的生物样品或中药制剂样品中的苯酞类化合物,从而实现基于液‑质联用技术的灵敏、特异、准确的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3262224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185429.2
申请日:2021-02-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海南海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Inventor: 徐志建 , 姚航平 , 许叶春 , 吴南屏 , 彭诚 , 郑敏 , 卢翔云 , 苏海霞 , 程林芳 , 刘福民 , 吴海波 , 靳昌忠 , 吴志刚 , 沈敬山 , 朱维良 , 蒋华良 , 李兰娟 , 郑永唐 , 韩建保 , 宋天章 , 冯小丽 , 田仁荣 , 李川 , 杨军令 , 宫丽崑 , 吴春晖 , 蒋翔锐 , 王震
IPC: A61K31/472 , A61K45/06 , A61K31/4965 , A61K31/4706 , A61P31/14 , A61P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奈非那韦在制备防治新冠肺炎(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药物中的应用。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奈非那韦及其药物组合物作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或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抑制剂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缓解由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相关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16741258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210195860.X
申请日:2022-03-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药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研究肠道菌群对药物代谢的影响的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以下模块:1)数据模块:提供人源化肠道菌群大鼠模型给予待测药物后,其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在不同时间点待测药物的代谢结构数据;2)比对分析模块:比对待测药物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的代谢结构之间的差异以及其与待测药物的原始结构差异;3)结论输出模块:输出待测药物的代谢情况。本发明通过检测全肠段的内容物以及粪便中化合物存在形式,考察化合物的结肠可到达性,并直接反应肠道微生物对化合物代谢所起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301121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410836714.6
申请日:2014-12-23
Applicant: 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苯酞类化合物的液-质联用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在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流动相中加入一定量的含锂离子的有机化合物,使苯酞类化合物在电离后能够形成加锂的准分子离子峰,继而在给予一定能量下能被打碎产生特征性的碎片离子,通过检测准分子离子峰→子离子的离子通道实现高灵敏度的二级质谱检测。本发明可用于检测预处理后的生物样品或中药制剂样品中的苯酞类化合物,从而实现基于液-质联用技术的灵敏、特异、准确的分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