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绝缘体上的硅材料的场效应晶体管抗辐照的加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373550C

    公开(公告)日:2008-03-05

    申请号:CN200510029396.3

    申请日:2005-0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基于绝缘体上的硅材料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抗总剂量辐射的场区加固方法,属于微电子技术领域。由此可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场效应晶管制作的工艺过程进行体注入时,采用先进行高浓度深注入,再进行较低浓度的浅注入的分步注入方法,在晶体管的体区、靠近顶层硅/隐埋氧化层界面的顶层硅部分,即背沟道引入重掺杂,通过分别调节前沟和背沟的阈值电压;在不影响前沟阈值电压的情况下,提高背沟阈值电压,使背沟区域的硅层很难反型形成沟道,降低背沟漏电流。本发明提供的加固方法能大幅度减少辐射引起的背沟漏电流,因此具有抗总剂量辐射的优越性能,适用于商业化生产。

    提高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场区抗总剂量的加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373585C

    公开(公告)日:2008-03-05

    申请号:CN200610024846.4

    申请日:2006-03-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提高MOS晶体管场区抗总剂量辐射的加固方法,属于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中、半导体集成电路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制备工艺流程的刻蚀硅岛、场注入、去胶清洗、场氧化之后,以及预栅氧之前,在场区氧化层中室温下注入氮、氟、硅或锗离子中的一种或者它们的组合,在惰性气氛的保护下,于800~1000℃的温度退火30~60min,然后正常进行后续工艺,注入的能量和剂量根据场氧化层的厚度决定;在氧化层中引入深电子陷阱,避免了边缘漏电流,减小了辐射产生正电荷对器件的影响,从而提高了器件的抗总剂量辐射的水平。而且这种方法不用特殊制备氧化埋层的方法,适用于商业化生产。

    提高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场区抗总剂量的加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45308A

    公开(公告)日:2006-10-11

    申请号:CN200610024846.4

    申请日:2006-03-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提高MOS晶体管场区抗总剂量辐射的加固方法,属于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中、半导体集成电路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制备工艺流程的刻蚀硅岛、场注入、去胶清洗、场氧化之后,以及预栅氧之前,在场区氧化层中室温下注入氮、氟、硅或锗离子中的一种或者它们的组合,在惰性气氛的保护下,于800~1000℃的温度退火30~60min,然后正常进行后续工艺,注入的能量和剂量根据场氧化层的厚度决定;在氧化层中引入深电子陷阱,避免了边缘漏电流,减小了辐射产生正电荷对器件的影响,从而提高了器件的抗总剂量辐射的水平。而且这种方法不用特殊制备氧化埋层的方法,适用于商业化生产。

    基于绝缘体上的硅材料的场效应晶体管抗辐照的加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63918A

    公开(公告)日:2006-04-26

    申请号:CN200510029396.3

    申请日:2005-0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基于绝缘体上的硅材料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抗总剂量辐射的场区加固方法,属于微电子技术领域。由此可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场效应晶管制作的工艺过程进行体注入时,采用先进行高浓度深注入,再进行较低浓度的浅注入的分步注入方法,在晶体管的体区、靠近顶层硅/隐埋氧化层界面的顶层硅部分,即背沟道引入重掺杂,通过分别调节前沟和背沟的阈值电压;在不影响前沟阈值电压的情况下,提高背沟阈值电压,使背沟区域的硅层很难反型形成沟道,降低背沟漏电流。本发明提供的加固方法能大幅度减少辐射引起的背沟漏电流,因此具有抗总剂量辐射的优越性能,适用于商业化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