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91403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371561.2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金属纳米颗粒的等离激元增强荧光的多层膜光学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多层膜光学结构通过以自组装金属纳米颗粒作为增强衬底,将待测荧光探针分子置于所述增强衬底表面而得。本发明通过自组装金属纳米颗粒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在均匀衬底表面增强荧光强度的同时有效抑制荧光探针分子光漂白,极大地提高了荧光痕量气体传感中的灵敏度、有机探针的使用寿命荧光和气体传感器可靠性;与现有玻璃衬底荧光薄膜技术相比,本发明综合的提升了荧光气体传感器的性能,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566186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504589.2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痕量气体荧光传感检测装置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装置从荧光收集方向开始依次包括收光光纤(1)、360度旋转台(2)、玻璃棱镜(3)、载玻片(4)、金属薄膜层(5)、二氧化硅保护层(6)、有机荧光探针传感层(7);所述玻璃棱镜(3)、载玻片(4)、金属薄膜层(5)、二氧化硅保护层(6)、有机荧光探针传感层(7)组成表面等离激元结构。本发明可将各向同性出射的荧光信号通过表面等离激元结构调制为具有高度方向性出射的荧光信号,极大地提高了荧光痕量气体传感中的荧光收集效率,可在实测检测限、信噪比和可靠性等方面提高痕量气体传感器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290437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264186.5
申请日:2024-03-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07D495/04 , C09K11/06 , G01N21/64 , G01N21/7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近红外荧光材料、生物胺检测材料,近红外荧光化合物,为噻吩芳杂环化合物。本发明中的噻吩芳香杂环化合物,其溶液和固体薄膜在近红外区均具有较好的发光,可根据其荧光强度的变化实现对以尸胺为代表生物胺的检测;本申请的近红外荧光化合物的化学修饰性强,通过调控R1、R2、R3、R4、R5、R6、R7和R8的种类,进而得到不同发射波长的荧光传感材料;本申请的近红外荧光化合物与生物胺的作用灵敏,可在数秒内快速响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