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386946A
公开(公告)日:2009-03-18
申请号:CN200810202040.9
申请日:2008-10-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压铸超薄壁件的镁合金及制备方法,属于镁铝合金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合金组成(wt%)为Al 11.0~14.0、Nd:0.5~2.0;Pr:0.1~1.0;Zn:0.2~1.0;Mn:0.2~0.4,余量为Mg元素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其制备方法是采用CO2+SF6保护气氛熔炼,熔炼温度为710-750℃。所制备的合金由α相、含Nd或Pr的Mg17Al12相以及Mg、Al、Nd、Pr复杂金属间化合物相组成。本发明提供的镁合金,其力学性能优于AZ91D镁合金,铸造流动性则明显优于AZ91D,相比提高25.6%,因而适用于压铸或半固态成型铸造,也可用于砂型或金属型重力铸造或低压铸造。
-
公开(公告)号:CN115400779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014487.X
申请日:2022-08-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B01J27/24 , C01B3/06 , H01M8/06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快氢化镁制氢复合催化剂及制氢方法,涉及新能源材料领域。所述复合催化剂由铵盐和镁盐组成,且其中铵离子的摩尔体积浓度不低于0.2mol/L,同时镁离子的摩尔体积浓度不低于0.5mol/L。本发明提供一种加快氢化镁水解制氢的方法,使氢化镁水解反应保持速率高的同时,反应也较为稳定,且水解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400779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211014487.X
申请日:2022-08-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B01J27/24 , C01B3/06 , H01M8/06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快氢化镁制氢复合催化剂及制氢方法,涉及新能源材料领域。所述复合催化剂由铵盐和镁盐组成,且其中铵离子的摩尔体积浓度不低于0.2mol/L,同时镁离子的摩尔体积浓度不低于0.5mol/L。本发明提供一种加快氢化镁水解制氢的方法,使氢化镁水解反应保持速率高的同时,反应也较为稳定,且水解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862294B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710135722.1
申请日:2017-03-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复合板材的热挤压模具及由其制成的嵌丝复合板材,其中该模具包括送丝模和紧固在送丝模两端的导流模和成型模,所述送丝模进料侧与所述导流模出料侧相接,所述送丝模出料侧和成型模进料侧相接;所述导流模、送丝模和成型模通过紧固件紧固。由该模具制成的复合板材包括基板与嵌入的金属丝料。本发明采用送丝模,并在送丝模中嵌入送丝镶块,保证线性嵌入结构的输送,且在导流模侧面为送丝镶块预留通孔,方便完成热挤压过程中的金属丝料输送工作,从而由该模具直接形成嵌入式复合结构板材,其强度与韧性同时提高,且该模具便于加工、操作与拆卸。
-
公开(公告)号:CN106862294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135722.1
申请日:2017-03-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复合板材的热挤压模具及由其制成的嵌丝复合板材,其中该模具包括送丝模和紧固在送丝模两端的导流模和成型模,所述送丝模进料侧与所述导流模出料侧相接,所述送丝模出料侧和成型模进料侧相接;所述导流模、送丝模和成型模通过紧固件紧固。由该模具制成的复合板材包括基板与嵌入的金属丝料。本发明采用送丝模,并在送丝模中嵌入送丝镶块,保证线性嵌入结构的输送,且在导流模侧面为送丝镶块预留通孔,方便完成热挤压过程中的金属丝料输送工作,从而由该模具直接形成嵌入式复合结构板材,其强度与韧性同时提高,且该模具便于加工、操作与拆卸。
-
公开(公告)号:CN114517268A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011305034.3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嘉兴轻合金技术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导热高强韧镁合金材料以及热变形热处理工艺,在镁基体中添加Zn、Cu和Y三种元素,特别是Mg‑1.6%Zn‑0.6%Mn‑0.5%Y(wt.%)成分,显示出了良好的导热性能和机械性能。在导热系数测试中,该合金在常温下达到130W/m.K以上,达到了航天飞行器对材料导热的要求。由于在合金中添加了Zn和Y两种元素,合金的力学性能也得到提高,满足合金抗拉强度250MPa的要求。研发的热变形热处理工艺,可使合金弥散析出第二相,减少晶格畸变,提高合金导热性能和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386946B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810202040.9
申请日:2008-10-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压铸超薄壁件的镁合金及制备方法,属于镁铝合金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合金组成(wt%)为Al 11.0~14.0、Nd:0.5~2.0;Pr:0.1~1.0;Zn:0.2~1.0;Mn:0.2~0.4,余量为Mg元素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其制备方法是采用CO2+SF6保护气氛熔炼,熔炼温度为710-750℃。所制备的合金由α相、含Nd或Pr的Mg17Al12相以及Mg、Al、Nd、Pr复杂金属间化合物相组成。本发明提供的镁合金,其力学性能优于AZ91D镁合金,铸造流动性则明显优于AZ91D,相比提高25.6%,因而适用于压铸或半固态成型铸造,也可用于砂型或金属型重力铸造或低压铸造。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