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73749B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010323279.2
申请日:2020-04-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IPC: G01B1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单毛细管的内面形的在线表征方法,包括:提供同步辐射光,对单毛细管在四个维度上进行调节,使光掠入射到单毛细管的内表面,形成环状聚焦光斑;在单毛细管的下游设置探测器,在单毛细管的上游或下游设置砂纸;对砂纸进行一维定步长扫描,采用探测器获取散斑图样;使单毛细管与砂纸的扫描方向发生相对旋转,且旋转角度为θ,重复上述步骤,直到获得对应于单毛细管的所有内表面的散斑图样;进行数据处理,并对单毛细管的内表面面形进行评估。本发明的方法通过使单毛细管与砂纸的扫描方向发生相对旋转,以适用于测量聚焦单毛细管的三维立体内表面面形,从而实现了对封闭三维的单毛细管的面形检测与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1473749A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2010323279.2
申请日:2020-04-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IPC: G01B1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单毛细管的内面形的在线表征方法,包括:提供同步辐射光,对单毛细管在四个维度上进行调节,使光掠入射到单毛细管的内表面,形成环状聚焦光斑;在单毛细管的下游设置探测器,在单毛细管的上游或下游设置砂纸;对砂纸进行一维定步长扫描,采用探测器获取散斑图样;使单毛细管与砂纸的扫描方向发生相对旋转,且旋转角度为θ,重复上述步骤,直到获得对应于单毛细管的所有内表面的散斑图样;进行数据处理,并对单毛细管的内表面面形进行评估。本发明的方法通过使单毛细管与砂纸的扫描方向发生相对旋转,以适用于测量聚焦单毛细管的三维立体内表面面形,从而实现了对封闭三维的单毛细管的面形检测与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01862200A
公开(公告)日:2010-10-20
申请号:CN201010171983.7
申请日:2010-05-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传统X射线荧光CT的数据采集速度。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快速X射线荧光CT方法,具体包括用大光斑照射样品,采用加装铅准直器的阵列荧光探测器记录荧光能谱。该方法的数据采集速度与传统的X射线荧光CT方法相比可提高很多倍,数据采集速度提高的倍数与阵列荧光探测器的阵列元相当,例如对于一个64×64阵列荧光探测器,数据采集速度可提高约64×64倍,可实现快速、原位X射线荧光CT实验。
-
公开(公告)号:CN106645226B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710038819.0
申请日:2017-01-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IPC: G01N23/0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并行CT采集系统,其用于并行采集射线光束中至少两个样品的扫描信号,其中,所述并行CT采集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样品台,所述样品台被设置为用于放置所述样品,且所有所述样品台上放置的样品在所述射线光束的垂直于其入射方向的截面上的投影之间相互不交叠;至少两个视场的射线探测器系统,所述射线探测器系统通过各所述视场分别对应采集各所述样品的扫描信号。本发明所述的并行CT采集系统能并行采集射线光束中尤其是同步辐射X射线中多个样品的扫描信号以分别供多个CT同时使用。由于各样品使用不同区域的射线光束,实验之间互不干扰,成像质量完全一样,即使有一个失败,其余的也可以完成。
-
公开(公告)号:CN108852385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203889.1
申请日:2018-03-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X射线造影方法,包括:原始的造影图像序列;在原始的造影图像序列的其中一帧上选取两个特征点,提取这两个特征点的时序信号并将其傅里叶变换为频域信号;对两个特征点的频域信号进行特征分析,选取这两个特征点在相同频率下的最大的至少两个模值差;遍历所有像素点,以0Hz和其中一个特征频率为基准对每个像素点的时序信号做傅里叶带通滤波处理,并通过得到的信号计算每个像素点的调制深度;输出以调制深度为造影成像参量的图像。此外,还提供了基于该X射线造影方法的动态阅片方法。本发明的X射线造影方法及基于X射线造影的动态阅片方法实现了低X射线剂量下的高信噪比成像,省去减影和帧间配准,并实现图像融合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374786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10706151.9
申请日:2014-11-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IPC: G01N2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步辐射X射线CT校轴系统及方法,其中,所述系统包括样品调节装置以及X射线探测器,所述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二维倾角调节台上的第一角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X射线探测器上的第二角度传感器;与所述第一、第二角度传感器连接的角度读出设备;与所述角度读出设备连接的校轴控制器;以及连接在所述校轴控制器与二维倾角调节台之间的倾角调节台控制器。本发明实现了当更换样品调节装置、更换X射线探测器或者前后移动X射线探测器时能够通过第一、第二角度传感器测量的绝对的角度值,直接调整样品调节装置中二维倾角调节台的二维倾斜角度的目的,从而直观、便捷地完成校轴过程,节省大量人力工时,并有效提高了校轴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237901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495666.9
申请日:2021-05-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IPC: G01N2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特征识别系统及生物特征识别方法,生物特征识别系统包括X射线探测装置和控制装置,X射线探测装置置于密封防护箱内,X射线探测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导轨,沿导轨长度方向依次滑设有第一位移台、第二位移台和第三位移台,第一位移台上设置有X射线管,第二位移台上设置有样品转台,第三位移台上则设置有探测器;控制装置包括主控器和X射线发生控制组件,主控器与X射线发生控制组件、样品转台、和三个位移台分别通过线缆或通信连接。本发明的生物特征识别系统,采用微米焦点的X射线管作为光源,得到了空间相干性较好的X射线光束,从而实现了基于相位衬度的弱吸收生物样品的成像检测,提高了空间分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677692A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10860693.5
申请日:2017-09-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IPC: G01N23/04 , G01N23/08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腐剂处理的竹材或木材的无损检测方法,包括:防腐剂处理得到试样;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对金属元素标准样品进行扫描,利用所述K吸收边校正同步辐射能量;每间隔能量T对所述试样进行连续曝光成像得到一系列X射线投影图,差值为能量T的第三辐射能量和第四辐射能量对应第一X射线投影图和第二X射线投影图;选取第一X射线投影图和第二X射线投影图相减得到金属元素的分布情况。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检测精确,操作便捷,适应于无损检测防腐剂处理的竹材,也适用于无损检测防腐剂处理的木材。
-
公开(公告)号:CN104050631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310608752.1
申请日:2013-11-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IPC: G06T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剂量CT图像重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不同投影角度θ的等斜率增量的投影数据;步骤(2),对所述投影数据进行修正;步骤(3),对修正后的所述投影数据执行傅里叶变换,以使其转换成极坐标系下的频域空间数据;步骤(4),将所述极坐标系下的频域空间数据转换成伪极坐标系下的频域空间数据;步骤(5),通过迭代法使所述步骤(4)中的所述频域空间数据在伪极坐标系下的频域空间与笛卡尔坐标下的时域空间之间重复转换,直至满足预设的最终条件;步骤(6),输出满足最终条件时的时域图像。本发明的方法在保证重建图像质量的同时,还能有效降低样品所受到的辐射剂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237237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513981.X
申请日:2014-09-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同步辐射X射线显微CT成像样品台,包括安装在旋转台上的位移台,所述样品台还包括垂直于所述位移台的表面向外延伸的延长装置;所述延长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位移台的表面上的基座,用于承载样品的支架,以及连接在所述基座和所述支架之间的支撑棒。本发明的同步辐射X射线显微CT成像样品台,通过垂直于位移台的表面向外延伸的延长装置使得样品与CCD的距离更加灵活可调,满足对于CCD到样品近距离扫描的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