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土场直角转弯型坡体形态优化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52064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533697.2

    申请日:2024-04-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排土场直角转弯型坡体形态优化方法和装置,涉及排土场边坡形态优化的技术领域,包括:在转弯处设置锥形坡体,并构建以锥形坡体与两侧平直坡体的连接面之间的夹角为优化变量的待优化坡体模型;结合预设土压力理论构建连接面上的总主动土压力计算模型;确定第一总主动土压力在第一坡体的临空面方向的第一分力计算模型和第二总主动土压力在锥形坡体的临空面方向的第二分力计算模型;以边坡安全系数最大化为目标,基于第一分力计算模型和第二分力计算模型确定连接面之间的目标夹角,也即,得到锥形坡体与两侧平直坡体连接面的夹角最优值。因此,通过本发明方法对直角转弯型坡体进行形态优化能够有效地提升排土场边坡的整体稳定性。

    一种测量薄涂层厚度及其结合强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29991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133899.9

    申请日:2015-03-25

    Abstract: 一种测量薄涂层厚度及其结合强度的方法,属于涂层厚度测量及结合的方法。基体表面制备的厚度为10nm到1μm范围的薄涂层,通过原位纳米力学测试系统中的纳米划痕,在得到的纳米划痕数据结果中,可在摩擦系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中找到曲线突变位置,结合法向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得出薄涂层被破坏时的法向载荷,再根据法向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得到压入深度,该深度即为涂层厚度,根据压入深度可计算出接触面积,进而计算出涂层的结合强度。优点:1、无需结合强度比涂层结合强度高的粘结剂,可以测得更多涂层的结合强度。2、通过纳米划痕实验,可以得到具体的法向载荷,再根据压入深度和针尖曲率半径计算出接触面积,可以定量的得到结合强度的数值。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偏移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74699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264234.8

    申请日:2022-1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偏移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属于偏移检测领域,通过固定安装于电动汽车侧的两个位置信标线圈、固定安装于充电侧的多个并联连接的位置检测线圈以及与多个位置检测线圈连接的处理模块;其中,位置信标线圈,用于产生高频磁场;位置检测线圈,用于根据感应到的高频磁场的磁场强度,生成相应的感应电压,并发送感应电压至处理模块;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接收到的多个感应电压的电压值以及多个感应电压对应的位置检测线圈信息确定电动汽车的偏移量。本发明实现了仅使用简单的线圈以及简单的外围电路便可获得电动汽车的偏移量,降低了成本,同时提高了检测的精确度。

    一种测量薄涂层厚度及其结合强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29991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510133899.9

    申请日:2015-03-25

    Abstract: 一种测量薄涂层厚度及其结合强度的方法,属于涂层厚度测量及结合的方法。基体表面制备的厚度为10nm到1μm范围的薄涂层,通过原位纳米力学测试系统中的纳米划痕,在得到的纳米划痕数据结果中,可在摩擦系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中找到曲线突变位置,结合法向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得出薄涂层被破坏时的法向载荷,再根据法向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得到压入深度,该深度即为涂层厚度,根据压入深度可计算出接触面积,进而计算出涂层的结合强度。优点:1、无需结合强度比涂层结合强度高的粘结剂,可以测得更多涂层的结合强度。2、通过纳米划痕实验,可以得到具体的法向载荷,再根据压入深度和针尖曲率半径计算出接触面积,可以定量的得到结合强度的数值。

    一种在载玻片表面固定DNA碱基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42262B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410351542.3

    申请日:2014-07-22

    Abstract: 一种在载玻片表面固定DNA碱基的方法,适用于在载玻片表面固定DNA碱基。将载玻片截成小片,清洗,浸泡在95%HCL和99.7%无水乙醇混合溶液中,酸处理后洗净;然后将载玻片浸入到APTES无水乙醇溶液中,制备成硅烷化载玻片;将硅烷化载玻片浸入到戊二醛水溶液中,反应、冲洗,晾干备用;制备缓冲溶液,在缓冲溶液中加入助溶剂和表面活性剂制备成表面活性剂溶液,加入DNA碱基充分搅拌至完全溶解,制成DNA溶液;取DNA溶液在载玻片上点样,在恒温箱中温育,清净,完成DNA碱基的固定。通过对载玻片的双重修饰,提高载玻片的润湿性,从而提高DNA碱基的固定率;采用激光共焦拉曼光谱仪对碱基进行表征,可避免因采用荧光等分光法所需的荧光标记和基因的扩增杂交等步骤,大大简化了DNA碱基固定步骤。

    医用钛合金高温固体渗碳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4328376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547072.8

    申请日:2014-10-15

    Abstract: 一种医用钛合金高温固体渗碳工艺,属于金属材料表面渗碳工艺。工艺:(1)首先将医用钛合金加工成圆柱状,抛光至表面粗糙度Ra=0.020,将试样置于丙酮溶液中,采用超声波清洗30分钟,重复清洗3次;随后将试样放置在100℃的干燥箱中干燥24小时;(2)将医用钛合金试样掩埋于碳酸盐固体渗碳剂粉末(组分为:碳酸钠5%?15%、碳酸钡10%、碳酸钙5%、木炭70%?80%)中,并置于井式加热炉中加热到980℃?1280℃,升温速度为10℃/min?20℃/min,保温2h到4h并随炉冷却;(3)待炉腔内温度冷却至25℃时,取出医用钛合金TC4样品;(4)进行表面抛光至表面粗糙度为Ra=0.020,即得到表面形成金属陶瓷的钛合金渗碳样品,表面的碳化钛陶瓷厚度为50微米到250微米之间。优点:操作简单,节约能源,有效的改善传统渗碳产生的氢脆问题,提高耐磨性,减少磨屑。

    医用钛合金高温固体渗碳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4328376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10547072.8

    申请日:2014-10-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8/64

    Abstract: 一种医用钛合金高温固体渗碳工艺,属于金属材料表面渗碳工艺。工艺:(1)首先将医用钛合金加工成圆柱状,抛光至表面粗糙度Ra=0.020,将试样置于丙酮溶液中,采用超声波清洗30分钟,重复清洗3次;随后将试样放置在100℃的干燥箱中干燥24小时;(2)将医用钛合金试样掩埋于碳酸盐固体渗碳剂粉末(组分为:碳酸钠5%-15%、碳酸钡10%、碳酸钙5%、木炭70%-80%)中,并置于井式加热炉中加热到980℃-1280℃,升温速度为10℃/min-20℃/min,保温2h到4h并随炉冷却;(3)待炉腔内温度冷却至25℃时,取出医用钛合金TC4样品;(4)进行表面抛光至表面粗糙度为Ra=0.020,即得到表面形成金属陶瓷的钛合金渗碳样品,表面的碳化钛陶瓷厚度为50微米到250微米之间。优点:操作简单,节约能源,有效的改善传统渗碳产生的氢脆问题,提高耐磨性,减少磨屑。

    一种在载玻片表面固定DNA碱基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42262A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410351542.3

    申请日:2014-07-22

    Abstract: 一种在载玻片表面固定DNA碱基的方法,适用于在载玻片表面固定DNA碱基。将载玻片截成小片,清洗,浸泡在95%HCL和99.7%无水乙醇混合溶液中,酸处理后洗净;然后将载玻片浸入到APTES无水乙醇溶液中,制备成硅烷化载玻片;将硅烷化载玻片浸入到戊二醛水溶液中,反应、冲洗,晾干备用;制备缓冲溶液,在缓冲溶液中加入助溶剂和表面活性剂制备成表面活性剂溶液,加入DNA碱基充分搅拌至完全溶解,制成DNA溶液;取DNA溶液在载玻片上点样,在恒温箱中温育,清净,完成DNA碱基的固定。通过对载玻片的双重修饰,提高载玻片的润湿性,从而提高DNA碱基的固定率;采用激光共焦拉曼光谱仪对碱基进行表征,可避免因采用荧光等分光法所需的荧光标记和基因的扩增杂交等步骤,大大简化了DNA碱基固定步骤。

    一种轴承钛合金的强韧化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3290346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201530.8

    申请日:2013-05-24

    Abstract: 一种轴承钛合金的强韧化工艺,属于一种合金的强韧化工艺。具体操作如下:a、对钛合金轴承打磨抛光,然后在室温下放入电加热炉中,对电加热炉抽真空;b、向电加热炉内通入氩气,至电加热炉内气压为0.01~0.015MPa,停止通入氩气;c、对电加热炉通电加热,至温度为400~600℃,保温15~25分钟,保温时抽出氩气,并通入纯度为99.99%的氧气,通气流速为10~60SLM,保持电加热炉内氧气压力为0.01~0.015MPa;d、将电加热炉温度加热至950~1250℃;e、保温0.5~5小时;f、降温,降温速率为4~6℃/min,降至500℃;g、停止通气,并关闭通气阀和电加热炉的加热电源;h、待电加热炉室内温度降至室温时将钛合金轴承取出。优点:钛合金轴承表面硬度高;氧化层厚度可控;钛合金轴承耐磨性好。

    一种具有预警功能的人工关节假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45716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011410433.6

    申请日:2020-12-04

    Inventor: 罗勇 孙孝礌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预警功能的人工关节假体及其制备方法。该假体由下而上包括UHMWPE基底层、UHMWPE‑FD‑1080预警层、UHMWPE‑CY7‑PEG‑COOH预警层和UHMWPE表层;所述UHMWPE表层的厚度为45‑300μm,UHMWPE‑CY7‑PEG‑COOH预警层的厚度为15‑30μm,UHMWPE‑FD‑1080预警层的厚度为15‑30μm。先分别制备各层材料,然后利用3D打印技术制备具有CY7‑PEG‑COOH、FD‑1080双重预警层的人工关节假体;本发明利用近红外荧光染料的示踪特性,获得人工关节假体在体内的线性磨损数据,实现磨损失效预警以及寿命预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