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88149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211502371.0
申请日:2022-11-28
申请人: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油井监测技术领域,是一种单井实时油水精准计量方法,该方法,按下述步骤进行:S1,采集计量时间点前一个周期T内各时间点的计量罐的液面高度,建立基于时间‑液面高度的数组;S2,获取一个周期内液位高度之和H总以及计量时间点的液位高度乘以周期时长得出的HP,并判断计量罐内液面趋势;S3,分别计算液位呈上升趋势和下降趋势下液位变化高度;S4,求取该5s计量罐内产液变化总量包括。本发明的计算方法实现了现场产液量数据的可视化、可追溯、可自动在线实时监测功能,提高了计量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946337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940491.3
申请日:2020-09-09
申请人: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封猛 , 唐青隽 , 刘钰 , 徐伟红 , 张晓文 , 方云贵 , 刘慧 , 郝晓波 , 秦莹民 , 胡广文 , 王福升 , 王金礼 , 高亮 , 钱乔雅 , 杜连伟 , 杨鹏涛 , 张文全
摘要: 本发明涉及储层含油气性识别方法技术领域,是一种利用气测综合评价因子识别储层含油气性的方法,其经区块的气测参数求取衍生参数凸显系数、烃湿度比、同分异构比、轻重烃比,由衍生参数计算各井层的气测综合评价因子M值,将M值与试油结果对比,通过试油结果校验,建立气测解释标准,对待解释井层,计算气测综合评价因子MA,按照区块建立的气测解释标准对新井进行气测综合解释。本发明采用气测参数和衍生参数构建的气测综合评价因子M,识别储层的含油气性,该方法解决了单个评价参数解释井层的结论不统一,综合解释结论难把握的难题,大大提高了气测综合解释的符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699779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10633845.X
申请日:2013-12-02
申请人: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F19/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砂砾岩储层压裂裂缝半长预测方法,涉及裂缝半长预测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能快速判别改造规模与裂缝半长的关系、提高砂砾岩储层压裂裂缝预测的效率、降低预测难度的砂砾岩储层压裂裂缝半长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确定计算参数:确定压裂加砂量、储层厚度、储层渗透率;二、计算“加砂因子”;三、确定裂缝支撑半长的计算模型;四、压裂效果评价。相比传统的软件预测和复杂数学模型计算分析方法,本技术方法结合实测裂缝半长特征,预测未压裂层裂缝支撑半长,简单易懂,能快速分辨裂缝支撑半长,对现场施工控制和区域储层评价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219639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1910345688.X
申请日:2019-04-26
申请人: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试油试采技术领域,是一种试油抽汲作业的自动计量的方法,包括S1:根据设置的时间段,采集该时间段内各时间点的液面高度,建立基于时间‑液面高度的第一数组,S2:根据各时间点对应的液面高度,以每抽子液体装满计量罐的时间设置为一个叠加周期;S3:对第一数组中的一个叠加周期T内的液面高度进行降噪处理;S4:计算一个叠加周期内液面上涨斜率;S5:判断计量罐的进液时段;S6:求解该一个叠加周期T内的平均综合含水率、液面高度差、每抽子的出液量和每抽子的产油量。本发明实现自动计算每抽子的产量、综合含水,通过判断抽汲作业每抽子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每抽汲一次液面准确的上升高度数据以及准确的实时含水率数据,有效提高了检测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712301A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510082998.9
申请日:2015-02-14
申请人: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胡广文 , 张浩 , 吴保中 , 甘仁忠 , 杜宗和 , 王国斌 , 李胜堂 , 苏建华 , 徐伟红 , 张晓文 , 丁心鲁 , 王金礼 , 周超 , 封猛 , 张家富 , 王福升 , 张俊明 , 晓春 , 张海龙
IPC分类号: E21B43/2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火山岩储层压裂规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收集最小主应力曲线、确定射孔井段、统计加砂强度数据和试油成果数据,形成图版,确定储层加砂强度界限。本发明提高了现场预测压裂规模的效率,降低了火山岩油气藏压裂规模预测的难度,对技术人员要求相对较低,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8049841B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711277719.X
申请日:2017-12-06
申请人: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油气井试油试采技术领域,是一种利用油嘴系数进行油气井优选排采制度的方法,包括第一步,根据试油阶段单井的日采量计算油嘴系数;第二步,根据油嘴系数计算油嘴系数曲线斜率;第三步,根据计算出的油嘴系数曲线斜率,将油嘴系数曲线设置为上翘型、水平型和下掉型;第四步,计算间隔1天后的油嘴系数曲线斜率;第五步,返回第三步继续进行分析。本发明改变了根据现场主观经验选择油嘴的方式,解决了多年来选择油嘴的难题,缩短压裂液排采时间,节约排采费用,保护了储层及油井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0188388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346441.X
申请日:2019-04-26
申请人: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气井试采技术领域,是一种利用核磁压力物性指数评价砂砾岩储层物性的方法,包括S1:收集研究区已试油井钻井液密度ρm;S2:收集研究区试油层段的储层厚度H、声波时差Δt、骨架时差ΔTma和密度计算的孔隙度 S3:收集研究区试油层段核磁渗透率k、核磁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 S4:构建核磁压力物性指数;S5:计算得到该已试油井的试井流动系数kh/μ;S6:对系数α、η、γ进行赋值计算;S7:(1)将相关系数R2大于等于0.85得到的α、η、γ的赋值作为研究区经验系数代入S4;S8:计算新井A的各潜力层的核磁压力物性指数。本发明通过已试油井动态资料,校核核磁压力物性指数,实现在试油前对砂砾岩储层孔渗特征进行评价,有效指导试油及压裂选层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0174161A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910345659.3
申请日:2019-04-26
申请人: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1F23/28
摘要: 本发明涉及试油试采设备技术领域,是一种雷达物位计量装置,包括雷达物位计和连通管,喇叭天线外侧套设有外环体,外环体内壁和喇叭天线外壁过盈配合,外环体上表面为水平面且和雷达物位计测量的基准面共面,外环体套设于连通管内。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通过设置和雷达物位计喇叭天线过盈配合的外环体,安装时只需将外环体套设于连通管内并通过第一定位螺栓对外环体进行固定就可将雷达物位计和连通管固定连接在一起,无需在连通管上焊接法兰,整个装置的制造成本低、制造难度小,且便于快速拆装。
-
公开(公告)号:CN108798633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723347.7
申请日:2018-07-04
申请人: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E21B47/00
CPC分类号: E21B47/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油工业油井计量技术领域,是一种试油单井监测计量方法和系统,前者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参数设置;第二步确定远程终端单元ID及单井参数,单井数据以字符串的形式上传,系统根据固定的间隔时间接收单井数据,将接收到的数据处理后存入数据库的原始数据表中;第三步获得选点表和小时报表数据表;第四步绘制实时曲线图、历史曲线图和报表,本发明实现了试油单井监测计量的自动化处理,通过选点和滤波降低了数据的密度,避免了调用时数据太多,造成内存消耗过大、系统运行缓慢、计算机卡死的问题,保证了数据获取处理的连续性,解决了人工计量监测存在数据不连续、误差较大、危险系数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946337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010940491.3
申请日:2020-09-09
申请人: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封猛 , 唐青隽 , 刘钰 , 徐伟红 , 张晓文 , 方云贵 , 刘慧 , 郝晓波 , 秦莹民 , 胡广文 , 王福升 , 王金礼 , 高亮 , 钱乔雅 , 杜连伟 , 杨鹏涛 , 张文全
摘要: 本发明涉及储层含油气性识别方法技术领域,是一种利用气测综合评价因子识别储层含油气性的方法,其经区块的气测参数求取衍生参数凸显系数、烃湿度比、同分异构比、轻重烃比,由衍生参数计算各井层的气测综合评价因子M值,将M值与试油结果对比,通过试油结果校验,建立气测解释标准,对待解释井层,计算气测综合评价因子MA,按照区块建立的气测解释标准对新井进行气测综合解释。本发明采用气测参数和衍生参数构建的气测综合评价因子M,识别储层的含油气性,该方法解决了单个评价参数解释井层的结论不统一,综合解释结论难把握的难题,大大提高了气测综合解释的符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