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58298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111627714.1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磺回收装置工业控制系统,涉及到硫磺回收的智能控制系统领域,它包括主风机控制系统、酸气控制系统、风气比例控制系统和在线反馈控制系统,通过综合运用第一流量检测组件、酸气流量检测组件、第二流量检测组件和气体在线分析仪硫磺回收装置进出的风气、燃料气和反应产生的酸性气体的信息收集起来,能有效地降低测量误差,并转换成相关的信号输入给主风机控制模块、酸气控制模块、风气比例控制模块和在线反馈控制模块,由各控制模块通过运算,并和四大控制模块的相关信息连接,再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从而对第一调节组件、第二调节组件和第三调节组件进行精确的控制,有效地提高了克劳斯硫磺回收装置的硫磺总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263075A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111523795.0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煤层气开采领域,公开了一种煤炭地下气化注采联动控制系统及方法,包括地层、注入井口装置、绞车、生产井口装置、主控站、井下气化与反应控制单元、气化剂生产单元、供热单元、第一放空管路、第二放空管路、井下煤气产出与状态控制单元、粗煤气处理单元和火炬系统。系统采用分布式控制系统设计,实现煤炭地下气化的注、采一体自动化控制,提高地下煤层气开采的自动化程度;并可根据不同控制工艺,更改控制方案,系统灵活性高;采用多路串级闭环控制回路,可实现对于温度、压力、流量等多变量耦合控制,并预留智能算法与预测模型接口,以解决粗煤气成分分析、数据传输过程带来的大滞后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357268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111630795.0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IPC: E21B43/00 , E21B43/295 , E21B47/00 ,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炭地下气化注采集联动控制试验系统及方法,试验系统包括试验控制系统、气化剂供给系统、煤炭地下反应系统、井口分离系统、粗煤气处理系统和两相后处理分离系统。试验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算法的切换与输入和试验数据的分析处理;气化剂供给系统用于气化剂比例的调节和生产井压力的监测;煤炭地下反应系统用于实现煤层静态压力、斜度和深度变化时压力变化的模拟;井口分离系统、粗煤气处理系统和两相后处理分离系统对粗煤气进行分析处理;并能够对煤炭地下气化注采集安全联动进行测试;控制程序存储于试验控制系统中,可实现煤炭地下气化反应控制算法验证与优化,保证了干扰、数据滞后环境下的煤炭地下气化反应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218741135U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23002534.7
申请日:2022-11-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谈文虎 , 陈宇波 , 刘文广 , 关越 , 黄翼翔 , 程林 , 李超群 , 于建林 , 万娟 , 郭江菊 , 王远江 , 邹鹏飞 , 邢超 , 巫可 , 周明军 , 田晶晶 , 陈勇彬 , 李朝阳 , 李光文 , 孙克祥
IPC: B01D53/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天然气石油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胺液深度复活装置。其技术方案为:一种胺液深度复活装置,包括依次串联的转化吸附塔、致泡因子吸附塔、第一热稳定盐吸附塔和第二热稳定盐吸附塔;还包括胺液管路和排出管路,胺液管路分别与转化吸附塔的进口、致泡因子吸附塔的进口和第二热稳定盐吸附塔的进口连通,排出管路分别与转化吸附塔的出口、致泡因子吸附塔的出口、第一热稳定盐吸附塔的出口和第二热稳定盐吸附塔的出口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有效脱除胺液中的热稳定盐和致泡因子并通过转化吸附塔有效恢复胺液脱硫性能的胺液深度复活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213012424U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21321065.3
申请日:2020-07-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凡 , 鲁友常 , 陈祖涵 , 夏辉 , 张利红 , 商向东 , 肖华 , 关越 , 黄翼翔 , 刘文广 , 上官昌淮 , 朱丽静 , 王畅 , 何彦 , 王丹 , 韩霈霆 , 曾文 , 连伟 , 李云龙 , 周立 , 廖飞 , 于建林 , 张钊 , 罗海波 , 谈文虎 , 陈志 , 李朝阳 , 王海兰 , 徐刚 , 陈宇波
IPC: C02F9/10 , C02F103/3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天然气净化厂污水处理的模块化蒸发结晶装置,包括两个离心机、一个混合冷凝水平衡桶、两个梯子橇块和两个模块,两个模块上集成安装了依次串联设置的Ⅰ效蒸发器、Ⅱ效蒸发器、Ⅲ效蒸发器及Ⅳ效蒸发器;离心机与Ⅳ效蒸发器的盐浆出口连接,混合冷凝水平衡桶与Ⅰ效蒸发器的冷凝水出口连接,各模块之间、模块与撬块之间均采用可拆卸节点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化设计,所有设备和阀门安装在橇座上,形成整体制造,拆分方便,复装简便的模块化橇装装置,优化了传统的天然气污水处理流程,能够实现污水零排放,能有效提高施工质量,缩短工期,减少占地面积,减少现场工作量,改进了传统的建设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1895443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49260.8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四川艾普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酸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的低浓度酸气处理工艺。旨在解决低浓度酸气处理过程中总硫收率较低的问题。预热阶段将H2S浓度为25%的酸气和空气预热至200℃,多级等温反应段通过催化剂促使H2S发生选择性氧化反应,生成气态硫和少量SO2,控制等温反应器温度在220℃。绝热反应段将处理后的气体再热至220℃,引入绝热反应器,通过催化剂促使H2S和SO2发生克劳斯反应生成硫,控制绝热反应器进口H2S浓度不大于1%。冷凝冷却段在每级等温反应器和绝热反应器后设置冷凝冷却器,将过程气冷却至165℃,回收液态硫黄。本发明可处理的酸气浓度弹性范围较宽(5%‑25%),相比现有技术只能处理H2S浓度10%以下的情况,显著拓宽了处理范围,且总硫收率明显提高,实现节能降耗。
-
公开(公告)号:CN11632857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100142.4
申请日:2023-02-03
Applicant: 浙江能源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天然气掺氢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天然气掺氢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沿天然气流动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天然气流量调节阀、第一天然气流量计、随动天然气混氢器、氢气组分检测仪、出口调节阀,还包括沿天然气流动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二天然气流量调节阀、第二天然气流量计、静态天然气混氢器,静态天然气混氢器的输出端与氢气组分检测仪的输入端连接;还包括沿氢气流动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氢气流量调节阀、第一氢气流量计。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在高流量变化比、天然气和氢气高掺混比情况下难以保持全流量均匀掺混满足氢气高精度掺混的实验或生产需求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20229574U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21586918.X
申请日:2023-06-20
Applicant: 四川艾普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
Inventor: 刘勇峰 , 李龙 , 陈运强 , 兰林 , 曹立 , 汤国军 , 曹乐季 , 黄翼翔 , 雒定明 , 郭育 , 刘涛 , 邵波 , 曾文 , 于建林 , 岳林林 , 李朝阳 , 毛翔 , 王海兰 , 荣明 , 杨亮 , 李尹建 , 王宏斌 , 闫明龙 , 班久红 , 向荣体 , 敖薪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余热锅炉换热管进口端高温防护结构,包括同心设置的内层防护套管和外层防护套管,所述内层防护套管的一端延伸至换热管内,且另一端扩张至耐热层外部,所述外层防护套管的一端与换热管的端部相贴合,另一端延伸至换热管内,所述换热管套设在换热管外周,所述耐热层设置在管板的端部,所述换热管与内层防护套管之间以及外层防护套管与内层防护套管之间均设置有呆滞流态气体层。本实用新型可在换热管端部形成保护,有效降低换热管前端温度,防止因温度应力较大出现防护套管环向断环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219376724U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20204009.9
申请日:2023-02-03
Applicant: 浙江能源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然气掺氢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天然气掺氢系统,该系统包括沿天然气流动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天然气流量调节阀、第一天然气流量计、随动天然气混氢器、氢气组分检测仪、出口调节阀,还包括沿天然气流动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二天然气流量调节阀、第二天然气流量计、静态天然气混氢器,静态天然气混氢器的输出端与氢气组分检测仪的输入端连接;还包括沿氢气流动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氢气流量调节阀、第一氢气流量计。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在高流量变化比、天然气和氢气高掺混比情况下难以保持全流量均匀掺混满足氢气高精度掺混的实验或生产需求等问题。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