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2799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210901290.1
申请日:2022-07-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岩屑录井数据的处理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视频采集设备,用于获取岩屑录井视频,并将岩屑录井视频发送至视频存储设备;视频存储设备,用于存储岩屑录井视频,并对岩屑录井视频进行分析处理得到至少一个岩屑采集图像,将各岩屑采集图像发送至数据处理设备;数据处理设备,用于确定岩屑采集图像中的岩屑返出图像的采集时间;数据处理设备,还用于从录井数据库中获取岩屑返出时间,并依据岩屑返出时间和采集时间,确定岩屑采集的实时准确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对岩屑采集过程进行记录,确定岩屑采集的实时性,进而有助于对岩屑采集流程进行约束和规范。
-
公开(公告)号:CN218917215U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23397706.5
申请日:2022-12-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钻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岩屑图像采集装置。该岩屑图像采集装置包括底座、缓震件、承载组件、安装架以及拍摄组件,缓震件设置在底座上,承载组件设置在缓震件上,承载组件用于承载岩屑样品,安装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位置可调地安装在第一支架上,第一支架设置在承载组件上;拍摄组件包括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设置在第二支架上,第一相机用于拍摄粉末状岩屑,第二相机用于拍摄大颗粒岩屑。该岩屑图像采集装置能够同时对不同粒径的岩屑进行图像采集,增强了该岩屑图像采集装置的实用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该装置能够有效降低外界震动对拍摄组件的影响,保证了图像拍摄的清晰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927185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110069989.1
申请日:2021-01-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法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测试计算方法,包括步骤1,测量拉伸试样初始截面和初始标距长度,进行散斑制作;步骤2,将拉伸试样放在拉伸机上进行拉伸试验,并通过拍摄拉伸试验过程中试样的图像,实时追踪圆棒试样截面变化;步骤3,根据获得的图像追踪到试样在某一时刻t的最小截面位置,并确定该位置处的截面轮廓,通过采集最小截面轮廓多个点的坐标,拟合出拉伸时刻最小截面的轮廓曲线为椭圆,计算出拉伸时刻t对应的最小截面面积;步骤4,结合在当前时刻t的拉伸机外加载荷,计算得到在该时刻t的真实应力和真实应变,形成试样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能够真实反映试样出现颈缩以后的变形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7990803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211344682.9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大庆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采油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钻录井现场碳同位素实时在线分析装置,该装置包括前置取气装置,其连接在综合录井仪中二氧化碳分析仪和同位素分析仪中间;同位素分析仪与综合录井仪网络连接,与综合录井仪服务器保持时间同步;前置取样箱内部进气管线连接第一压力表和设有干燥剂的干燥管;两位三通接头连接第一浮子流量计和常压出气口;常压出气口与同位素分析仪的色谱进气口相连;两位三通接头通过气管线连接第二浮子流量计,第二浮子流量计连接增压气泵;三通接头连接第二压力表;三通接头与同位素分析仪的色谱进气口相连。本发明提供的钻录井现场碳同位素实时在线分析的装置及工艺方法,降低了检测成本,保障了同位素测量的及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861610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210298234.3
申请日:2022-03-24
Applicant: 大庆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10/063 , G06Q50/02 , E21B47/00 ,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综合录井参数的随钻孔隙度确定方法,包括:利用标准化机械比能模型求取标准机械比能值;利用标准化机械比能基值线公式求取标准机械比能基值;以所述标准机械比能值与所述标准机械比能基值的比值作为地层物性指数,建立所述物性指数与孔隙度关系式,利用所述关系式确定随钻孔隙度;解决常规技术方案只能定性的对储层物性进行评估,并不能基于综合录井参数定量的进行随钻孔隙度的计算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408610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111679029.3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构件成形方法,包括:根据电弧增材制造工艺的特点,将所述待成形金属构件的整体三维模型,拆分为适合埋弧增材制造的简单结构三维模型及适合冷金属过渡增材制造的复杂结构三维模型;基于所述简单结构三维模型,利用埋弧增材制造方法,成形简单结构,得到基体构件;基于所述复杂结构三维模型,利用冷金属过渡增材制造方法,在所述基体构件的交界面上,成形复杂结构,得到成形件;对成形件进行后处理,得到所述的待成形金属构件;本发明对大型复杂金属构件可分段精确成形,显著降低加工余量、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483079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011395160.2
申请日:2020-12-03
Applicant: 大庆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体钻井条件下录井仪样品气采集装置。主要解决了气体钻井条件下排放管线中的气体含有大量的灰尘采用现有气体采集方法极易造成整体样品气路堵塞影响色谱分析仪正常工作的问题。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取样口(1)上部接有连接管线(3),连接管线(3)上部通过管线依次连接粉尘过滤装置(6)、一级过滤装置(7)、二级过滤装置(8)、三级过滤装置(9)及综合录井仪;连接管线(3)顶部分别连接注样口(4)、上取样控制阀(5);底部连接下取样控制阀(2)。该气体钻井条件下录井仪样品气采集装置,通过净化、减压、除尘、干燥等程序,能够有效进行气体采集,满足了气体检测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42683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310961503.4
申请日:2023-08-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钻具稳定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钻具稳定器扶正带堆焊修复的质量控制方法,对去除原合金柱和堆焊层金属及热影响区的钻具稳定器的基体进行裂纹检查、判定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排除原始裂纹缺陷对钻具稳定器堆焊修复质量的影响;若裂纹长度、深度未超出标准要求,则去除裂纹后就可以进行堆焊,在堆焊前根据钻具稳定器材质计算碳当量,确定合理的预热温度、焊接工艺参数和焊后冷却或热处理方式,从工艺上保证修复质量;所采用的质量控制方法能够有效控制钻具稳定器的堆焊修复工艺过程,保证其质量可靠性,防止钻具稳定器多次修复后因焊接裂纹而发生断裂事故。
-
公开(公告)号:CN11935473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310913464.0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管道弯曲试验装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适用于油气管道的整管弯曲试验装置,包括底架、支撑平台、下夹持架、下支撑座、上夹持架及上支撑座;支撑平台设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底架上;下支撑座放置在支撑平台上,根据试验管长度调整支撑平台和下支撑座的放置位置;下夹持架铰接在下支撑座上侧,上夹持架铰接在上支撑座下侧;下夹持架和上夹持架内均预设有能够贯穿试验管的通道;试验时,上支撑座连接在压机的上平台上,底架放置在压机的下平台上,向钢管施加载荷,钢管发生弯曲时,上夹持架相对上支撑座发生转动,降低试验管受到的局部应力集中,提高试验精度;通过调整上下夹持架的尺寸以适应不同管径钢管的全尺寸弯曲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782079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0795686.7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丙烯酰胺/氧化石墨烯复合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聚丙烯酰胺/氧化石墨烯复合水凝胶的制备原料包括氧化石墨烯/丙烯酰胺聚合物和交联剂,所述氧化石墨烯/丙烯酰胺聚合物的制备原料包括氧化石墨烯、丙烯酰胺单体和引发剂,所述交联剂包括聚乙烯亚胺和/或酚醛树脂;先将氧化石墨烯和丙烯酰胺单体聚合形成氧化石墨烯/丙烯酰胺聚合物,再将得到的氧化石墨烯/丙烯酰胺聚合物与交联剂进行交联,可以使最终得到的聚丙烯酰胺/氧化石墨烯复合水凝胶的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长的成胶时间,还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适合应用于油气钻探开发过程中,能够有效解决高温下裂缝性地层漏失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