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82018A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210138005.1
申请日:2012-05-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Inventor: 张忠涛 , 程易 , 苑慧敏 , 翟绪丽 , 王凤荣 , 刘志红 , 王桂芝 , 金涌 , 李建忠 , 褚洪岭 , 张志翔 , 徐显明 , 万书宝 , 李方伟 , 曾群英 , 王淑兰 , 苟爱仙 , 徐艳 , 郭冰波 , 裴皓天 , 王东军 , 刘玉香 , 白玉洁 , 杜海 , 孙淑坤 , 刘剑 , 汲永刚 , 张永军 , 李文鹏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毫秒级制氢方法;在微通道反应器内,以Ni基催化剂板催化甲烷水蒸气重整反应,在毫秒级停留时间内完成该制氢过程;所述的微通道反应器是将催化剂板插入反应器中形成微通道,再将各微通道装配而成,每个微通道的高度小于2mm;所述的Ni基催化剂板是以FeCrAl-Al2O3复合基板为载体,经过涂覆AlOOH溶胶,浸渍Ni制得;Ni基催化剂板上Ni的负载量按NiO质量/(NiO+Al2O3)质量为5~50%;本毫秒级制氢方法设备体积小,成本小,而且生产能力高,效率高,特别适合于分布式制氢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15212922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110405183.5
申请日:2021-04-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J31/22 , B01J27/12 , B01J27/125 , B01J27/128 , B01J31/02 , B01J31/04 , C10G6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α‑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该催化剂组合物包括三氟化硼和至少一种质子型助催化剂;所述质子型助催化剂的结构通式为:X‑(CH2)n‑OH,式中,n选自1‑10的整数;X选自硝基、卤素、氰基、磺酸基、醛基、酰基、羧基和氨基。该催化剂可用于生产聚α‑烯烃合成油基础油,特别适合用于低黏度聚α‑烯烃合成油基础油,目标产品选择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254087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110480453.9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J21/10 , B01J23/04 , B01J23/06 , B01J23/10 , B01J23/30 , B01J35/61 , B01J35/63 , B01J35/64 , C07C2/84 , C07C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载体与水混合制备成悬浊液;步骤2,将活性金属的前驱体溶于水,滴入所述悬浊液中,得到混合液;步骤3,在所述混合液中滴加沉淀剂溶液,得到负载型催化剂;其中,所述载体为二氧化钛,所述活性金属为Zn、Ce、Li、W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催化剂载体具有贯通连续的大孔孔道结构,有利于反应物分子的吸附与扩散,高度分散的活性金属纳米颗粒活性组分具有良好的吸附及活化能力,有利于反应物气体分子CH4和O2的吸附活化和产物C2H4和C2H6的脱附,并且活性位的负载不会破坏载体固有的孔道结构。本发明催化剂在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605441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011399463.1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通 , 曹媛媛 , 王玉龙 , 王力搏 , 徐显明 , 李红平 , 孙恩浩 , 王秀绘 , 孙维 , 高晗 , 褚洪岭 , 张永军 , 汲永刚 , 马克存 , 蒋岩 , 陈谦 , 霍宏亮 , 于祺
IPC: C07F5/02 , C01B35/06 , B01J31/22 , C07C2/32 , C07C7/00 , C07C7/04 , C07C7/144 , C07C11/02 , C10M107/10 , C10N2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烯烃聚合反应中三氟化硼及其络合物的分离回收方法。该分离回收方法包括:1)将烯烃聚合反应后的混合物进行闪蒸分离,分离出部分气态三氟化硼;2)将闪蒸分离得到的液相进行膜分离,得到三氟化硼络合物和烯烃聚合反应粗产品;3)将步骤2)得到的烯烃聚合反应粗产品进行气提分离,分离出剩余气态三氟化硼,得到纯净的烯烃聚合反应产品。本发明依据三氟化硼及其络合物的多形态特点,设计与之匹配的工艺,使得聚合中间产物中的三氟化硼及其络合物实现高效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15746896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111029349.4
申请日:2021-09-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10G3/00 , C10M177/00 , C10M10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烷烃类生物基润滑油基础油的合成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生物基原料注入到反应器中,在反应温度160~250℃、反应压力0~1.0MPa条件下加入复合酸均相催化剂,进行共聚反应;反应结束后经碱中和、水洗、蒸馏,得到含氧低聚物;所述含氧低聚物在加氢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包含饱和、裂化脱氧及异构化的加氢反应;所述复合酸均相催化剂由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组成,所述主催化剂选自三氟化硼溶液、三氯化硼溶液、四氯化锡、五氯化锑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助催化剂选自磷酸、乙酸、酸酐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制备出的生物基润滑油基础油与合成油相似,具有优异的稳定性、粘温性能和低温流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588945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011402069.9
申请日:2020-12-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乙酸乙烯酯氢甲酰化制备α‑乙酰氧基丙酮的催化剂,所述催化剂由铑前体、膦配体和碱金属盐助剂在溶剂存在下原位生成,在所述溶剂存在下,所述碱金属盐修饰的所述膦配体与所述铑前体配位形成铑膦催化剂体系。针对传统乙酸乙烯酯氢甲酰化催化剂因不具有异构化催化反应活性而无法直接合成α‑乙酰氧基丙酮的现状,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剂,通过在铑膦络合催化剂体系中引入助剂碱金属盐,实现了可以催化乙酸乙烯酯的氢甲酰化产物2‑乙酰氧基丙醛在生成的同时可快速发生异构化反应合成α‑乙酰氧基丙酮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7106118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210531997.8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210/00 , C08F4/6592 , C10M143/08 , C10M169/04 , C10N3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α‑烯烃降凝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费托合成油进行蒸馏切割、精制后获得混合烃组分,混合烃组分中α‑烯烃的平均碳数为10.2~16.5,然后在茂金属催化体系催化下聚合获得所述的聚α‑烯烃降凝剂。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聚α‑烯烃降凝剂。该制备方法具有聚合活性高、催化剂用量小、后处理简单、工艺环保等优势;所制备的降凝剂具有分子量适中、分子量分布窄、降凝效果好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619694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1910955427.X
申请日:2019-10-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晶粒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常温下将氢氧化钠、水、模板剂和助剂混合均匀,加入铝源;待铝源溶解后依次加入硅源、晶种,剧烈搅拌,得到凝胶;对所述凝胶进行晶化处理,晶化结束后冷却并对晶化产物进行分离,固样经干燥、焙烧、氨离子交换、再次焙烧后得到氢型SSZ‑13分子筛,即所述甲醇制烯烃催化剂。与现有的常规微米级SSZ‑13分子筛制备方法相比,本发明获得的SSZ‑13分子筛晶粒尺寸小、结晶度高、形貌规整、比表面积大、扩散性能好,具有优异的甲醇制烯烃催化性能和抗积碳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974204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111195053.X
申请日:2021-10-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2F1/04 , C02F1/28 , C07C51/48 , C07C51/44 , C07C53/126 , C07C53/124 , C02F101/34 , C02F103/36 , C02F1/26 , C02F1/469 , C02F1/66 , C02F1/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醇醛缩合反应废碱液的处理方法,该处理方法通过蒸发浓缩、采用醇醛缩合副反应产生的有机酸自中和调节废碱液的pH至6~9,分离回收有机相作为缩合产物返回缩合装置,中和后的废碱液进行BP‑C型两室型双极膜电渗析电解处理,将有机酸钠盐转化为有机酸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液循环利用,有机酸经过萃取精馏回收作为高附加值出售,萃取剂循环利用,萃余相返回与废碱液混合蒸发浓缩循环处理,凝液吸附处理,其中的有机物作为缩合产物回收,废水排放CODCr<500mg/L。本发明的处理方法无需外加任何添加剂,不会带入任何杂质,实现了醇醛缩合废碱液中的高附加值的有机物高效回收及碱液再生循环利用和零排放,基本实现了醇醛缩合的清洁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2374956B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011311578.0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7C2/32 , C07C11/08 , C07C11/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丁烯和1‑己烯的制备方法,将乙烯二聚和乙烯三聚反应的速率耦合,包括缩短乙烯二聚反应生成1‑丁烯时间的过程、以及增加乙烯三聚反应生成1‑己烯时间的过程。本发明中的乙烯二聚生成1‑丁烯反应,催化剂组合物为二元催化体系,取消了络合过程,大大缩短了诱导期,减少了反应停留时间;本发明中的乙烯三聚生成1‑己烯反应,向催化体系中加入惰性效能缓释剂组分,可大大延长反应诱导期,增加反应停留时间;以此,平衡了乙烯二聚生成1‑丁烯和乙烯三聚生成1‑己烯的反应速率差异,可最终实现一套反应装置生产两种α‑烯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