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108350B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610099067.0
申请日:2006-07-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
Inventor: 李方伟 , 蒋毅 , 王斯晗 , 陈君和 , 张宝军 , 程极源 , 徐显明 , 何登华 , 裴皓天 , 王娟芸 , 丁玉芝 , 李文鹏 , 孔凡贵 , 夏志鹏 , 程广伟 , 董旭东 , 孙建林 , 于静 , 陶立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5 , Y02P2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天然气、油田气、煤层气等烃类蒸汽转化制合成气氢和一氧化碳用催化剂,其采用氧化铝、氧化镁、碳酸钙为原料,经混合、成型、煅烧得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铝复合氧化物的第一载体,孔容≥0.25ml/g,堆密度0.70~0.80kg/l,表面积1~2m2/g,然后再在其表面涂覆一层铝酸镧作第二载体,表面积达8~10m2/g,催化剂再以浸渍的方法在载体上负载上活性组分镍和促进剂稀土氧化物,由于该催化剂呈弱碱性、双孔分布的大孔结构,特别适用于低水碳比2.5以上条件下,烃类蒸汽转化制合成气的反应过程,具有良好的抗析炭性能,水碳比每降低0.1,合成过程可节能0.12GJ/tNH3。
-
公开(公告)号:CN101108350A
公开(公告)日:2008-01-23
申请号:CN200610099067.0
申请日:2006-07-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
Inventor: 李方伟 , 蒋毅 , 王斯晗 , 陈君和 , 张宝军 , 程极源 , 徐显明 , 何登华 , 裴皓天 , 王娟芸 , 丁玉芝 , 李文鹏 , 孔凡贵 , 夏志鹏 , 程广伟 , 董旭东 , 孙建林 , 于静 , 陶立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5 , Y02P2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天然气、油田气、煤层气等烃类蒸汽转化制合成气氢和一氧化碳用催化剂,其采用氧化铝、氧化镁、碳酸钙为原料,经混合、成型、煅烧得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铝复合氧化物的第一载体,孔容≥0.25ml/g,堆密度0.70~0.80kg/l,表面积1~2m2/g,然后再在其表面涂覆一层铝酸镧作第二载体,表面积达8~10m2/g,催化剂再以浸渍的方法在载体上负载上活性组分镍和促进剂稀土氧化物,由于该催化剂呈弱碱性、双孔分布的大孔结构,特别适用于低水碳比2.5以上条件下,烃类蒸汽转化制合成气的反应过程,具有良好的抗析炭性能,水碳比每降低0.1,合成过程可节能0.12GJ/tNH3。
-
公开(公告)号:CN112619694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1910955427.X
申请日:2019-10-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晶粒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常温下将氢氧化钠、水、模板剂和助剂混合均匀,加入铝源;待铝源溶解后依次加入硅源、晶种,剧烈搅拌,得到凝胶;对所述凝胶进行晶化处理,晶化结束后冷却并对晶化产物进行分离,固样经干燥、焙烧、氨离子交换、再次焙烧后得到氢型SSZ‑13分子筛,即所述甲醇制烯烃催化剂。与现有的常规微米级SSZ‑13分子筛制备方法相比,本发明获得的SSZ‑13分子筛晶粒尺寸小、结晶度高、形貌规整、比表面积大、扩散性能好,具有优异的甲醇制烯烃催化性能和抗积碳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978749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1911218502.0
申请日:2019-12-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级孔SSZ‑13分子筛制备方法。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将微孔SSZ‑13分子筛、分子筛骨架保护剂和水混合,得到骨架保护后的SSZ‑13分子筛;对所述骨架保护后的SSZ‑13分子筛依次进行碱处理、酸处理、铵离子交换和焙烧处理,得到氢型多级孔SSZ‑13分子筛。与现有的常规多级孔SSZ‑13分子筛制备方法相比,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无需有机模板剂的优势。本发明得到的多级孔SSZ‑13分子筛在甲醇制烯烃过程表现出更为优异的性能,其乙烯和丙烯选择性高,反应寿命较长。
-
公开(公告)号:CN110455985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1810433151.4
申请日:2018-05-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分析系统内残余空气的置换装置,用于瓶装高纯气微量水测定前分析系统内残余空气的置换,该置换装置包括带有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的主管道,在所述主管道上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之间设置有高压球阀,所述主管道的一端与高纯气瓶密封连接,另一端与气体管道密封连接,所述气体管道与工业高纯氮气管道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支管与减压器密封连接,所述减压器出口密封连接微量水分析器;所述第二支管与低压针阀密封连接,所述微量水分析器的放空接头和所述低压针阀的出口均密封连接至室外的放空管道。该气体置换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气路死体积接近为0,无爆炸等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4075941A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010824206.1
申请日:2020-08-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延长稀油注水井深部调剖有效期的方法,其包括(1)结合注水井的注入情况、吸水剖面、注水井与周边油井是否存在明显的注采对应关系及油井的生产情况,分析判断注水井优势通道类型,所述注水井优势通道类型包括动用不均型和水窜型;(2)对于优势通道类型为动用不均型的注水井,所述方法包括依次向地层中注入前置调剖段塞及后置阻隔段塞,其中,所述前置调剖段塞采用有机凝胶调剖剂,所述后置阻隔段塞采用高粘冻胶型堵剂;对于优势通道类型为水窜型的注水井,所述方法包括于调剖目标层段上下各卡一个封隔器,中间用配注阀连接,封隔器坐封以后,通过配注阀将调剖药剂准确注入目标层位;其中,所述调剖药剂为矿聚物永久性封堵剂。
-
公开(公告)号:CN112619694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1910955427.X
申请日:2019-10-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晶粒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常温下将氢氧化钠、水、模板剂和助剂混合均匀,加入铝源;待铝源溶解后依次加入硅源、晶种,剧烈搅拌,得到凝胶;对所述凝胶进行晶化处理,晶化结束后冷却并对晶化产物进行分离,固样经干燥、焙烧、氨离子交换、再次焙烧后得到氢型SSZ‑13分子筛,即所述甲醇制烯烃催化剂。与现有的常规微米级SSZ‑13分子筛制备方法相比,本发明获得的SSZ‑13分子筛晶粒尺寸小、结晶度高、形貌规整、比表面积大、扩散性能好,具有优异的甲醇制烯烃催化性能和抗积碳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82306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211203350.9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发明公开了一种测试仪器防喷管安装装置及测试仪器下井和取出方法,其中,测试仪器防喷管安装装置,包括:回转机构、封堵机构以及测试天滑轮;回转机构的一端轴连接托举机构,另一端连接测试闸门;当防喷管固定在托举机构上时,防喷管可以沿着轴线进行转动;托举机构连接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通过固定机构与井口法兰盘连接;封堵机构安装在防喷管顶部;测试天滑轮与防喷管靠近顶部的侧壁连接。以解决以往安装和拆卸防喷管时,操作人员需要高空作业,具有一定危险性;在固定完成后,不能随时调节防喷管上测试天滑轮位置导致其与绞车位置不易对准;以往通过液压装置举升防喷管的造价过高,且冬季容易维护成本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482951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011166638.4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增压注水管柱,包括外筒、内筒和上接头,外筒的顶部与油管连接,外筒上设置有封隔器,外筒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单向阀;内筒设置于外筒的内侧且位于第一单向阀的上方,内筒与外筒之间形成有输液通道,内筒上开设有与输液通道的顶部连通的第一输液孔,输液通道的底部与第一单向阀的顶部连通,内筒和外筒的对应位置上分别开设有相贯通的第一进液孔和第二进液孔,以形成进液通道,第一进液孔位于第一输液孔的下方;上接头能移动地设置于内筒内,上接头的顶部与抽油杆连接,上接头的底部且位于进液通道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单向阀,上接头上开设有连通第二单向阀的顶部与第一输液孔的第二输液孔。本发明解决了向注水井内注水压力不足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978749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1911218502.0
申请日:2019-12-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级孔SSZ‑13分子筛制备方法。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将微孔SSZ‑13分子筛、分子筛骨架保护剂和水混合,得到骨架保护后的SSZ‑13分子筛;对所述骨架保护后的SSZ‑13分子筛依次进行碱处理、酸处理、铵离子交换和焙烧处理,得到氢型多级孔SSZ‑13分子筛。与现有的常规多级孔SSZ‑13分子筛制备方法相比,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无需有机模板剂的优势。本发明得到的多级孔SSZ‑13分子筛在甲醇制烯烃过程表现出更为优异的性能,其乙烯和丙烯选择性高,反应寿命较长。
-
-
-
-
-
-
-
-
-